带动台湾第一波光电产业的成长动能,是光储存产业中的CD/DVD及盘片、数字音乐(Digital Music)及数据储存。从声音开始,台湾跨出了光电产业的第一步,也开启了数字化生活的大门。
虽然FVD新规格的推展具有相当的困难及挑战,但现在不做,台湾厂商未来将继续受制于国外规格不能脱身。掌握新规格摆脱权利金困扰,创新研发建立自有知识财产与自有品牌,正是光电所努力追求的方向。
本社社长黄俊义(以下简称黄):究竟什么是光电产业?光电产业该如何与其他产业区别?而光电所在台湾的光电产业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工业技术研究院光电工业研究所所长刘容生(以下简称刘):光电产业基本上可以这么区分--电信产业负责输入讯号,电子产业负责处理讯号,而最后将讯号转变为影像、声音,成为人机接口输出的,就是光电产业。过去整体ICT产业的重心,从重视更快的逻辑处理能力,到如今转变成以显示器发展为重心,象征着一个未来重要的潮流。光电所与台湾产业的发展背景可说是密切相关。台湾电子产业起步早,工研院在1970年初引进了CMDS的技术,衍生了今日联电与台积电。1980年初期,行政院将光电工业列为重点发展产业,1990年光电工业研究所成立,而从1995年起,台湾的光电产业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发展时间不过短短的十年、成长的速度快,这正是台湾光电产业的一大特色。而光电所也很幸运地,能够与台湾光电产业同步成长。
黄:台湾光电产业在短短十年间发展迅速,许多厂商在全球市场上更是名列前茅。而这推动台湾光电产业前进的动力究竟是什么?
刘:光电产业从1995年到2000年间快速发展,产值从新台币800亿到4000多亿,成长了五倍之多。从2000年到2005年产值又增长了两倍,预期2005年整体产值可望突破兆元大关。台湾光电产业的成长有四大主要关键,而带动台湾第一波光电产业的成长动能,是光储存产业中的CD/DVD及盘片,或者称之为数字音乐(Digital Music)及数据储存。在1990年代初期,台湾没有任何厂商生产CD/DVD及盘片,但如今,全球已有近半数以上的DVD及盘片是由台湾所生产,包括CD在内的光盘片更占有全球八成市场。随着数字音乐的需求让CD与DVD产业起飞,而这些数字化产品正是带动台湾光电产业起飞的火车头,从此台湾跨出了光电产业的第一步,也开启了数字化生活的大门。
光电产业的第二波动能,是从2000年到2005年间快速发展的LCD产业,或称之为数字影像(Image)和显示器(Display)。1997~1998年,亚洲历经金融风暴,整体产业摇摇欲坠,但台湾企业家逆道而行,大胆的进行大规模投资,创造了今日台湾面板产业的奇迹。目前全球前四大LCD面板厂,分别为南韩三星、LPL,与台湾的友达、奇美。台湾LCD面板厂能在短短几年内跃升为全球第三与第四大,正是当时投资的效果。
数字化是近20年来的大潮流,从音乐(Music)开始,进化到影像(Image),再到显示器(Display),最后便是Video及TV,例如Digital Video或VOD(Video on Demand)等数字内容。这些趋势将带动整体数字化内容的发展,因为这些产业都需要数字内容的搭配,往后更将进一步带动数字家庭潮流。台湾很幸运地,凭着过去电子及信息科技良好的基础,搭上这条数字化的大船,其中许多新产品都与光电产业相关,也顺势带动近年来台湾光电产业的蓬勃发展。
台湾光电产业分为四大领域,其中显示器(Display)产业占整体光电产业52%,数字影像(Digital Imaging)占14%,光储存(Optical Storage)占28%,而光电半导体(Optical & Communication Component)占了6%。光电所发展中的核心技术包括光储存、数字影像与光电半导体等三大领域,后者可说与IC制程息息相关,而微光机电的整合,也是光电所的特点。
黄:您觉得目前台湾光电产业发展上的盲点何在?产业界该如何因应才能求得更大的突破?
刘:每个产业发展的内涵,与其所处环境不尽相同。台湾高科技产业,包括光电产业,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在于获利率不断降低。所以如何协助厂商创造产品更高的附加价值,是光电所的一大挑战。基本上,唯有具备原创的技术、产品与专利,才能达到更高的获利。因此光电所目前也致力于技术的研发与专利的开发。台湾的许多产品,尽管产量经常位居全球之冠,但其附加价值往往没那么高。因为这些产品缺少大的差异化及原创性,例如CD与DVD盘片。劳力密集的要使用人工进行组装,则多移往大陆。因此,往后台湾势必得更加强创新研发,让产业更具备独特性以创造高附加价值。
另外,以光盘片的成本架构为例。一片CD盘片成本约十美分,但光权利金就占了光盘成本的四分之一。加上许多基本材料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因此几乎一半以上的成本都必须给付给国外厂商。低毛利让台湾厂商生存的很困难。因此光电所也积极加强专利的布局及创造以协助台湾厂商创造产品更高的附加价值。
黄:权利金问题已造成台湾厂商发展上的一大阻碍,光电所目前有哪些实际的作为协助台湾厂商走出困境?
刘:其实,台湾厂商之所以必须给付如此高额的权利金,主要原因在于缺少自有的规格。如今DVD之主要规格多掌握在欧美及日本大厂手中,这些厂商透过DVD联盟主导标准与规格。台湾厂商多从事代工,所以只能跟随别人的标准使用别人定好的规格。
要提出自己的规格,必须具备相当的技术水平。2004年光电所发表FVD规格,便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虽然许多人对其前景仍持保留,但重点是,如果FVD规格不能成功,造成结果便是未来的一、二十年内,台湾厂商将必须继续采用欧美、日本的规格,并付出更高额的权利金。因此,虽然FVD的发展具有相当大的困难度及挑战,但现在不做,台湾厂商未来将继续受制于国外规格而不能脱身。有鉴于此,目前FVD规格也已得到不少业界厂商的支持。
目前台湾在光储存领域的发展重点,在创造高附加价值产品,并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厂商。数字影像方面,虽然台湾以量取胜,但真正的高价值产品却掌握于他人之手。所以,掌握新规格摆脱权利金困扰,创新研发建立自有知识财产与自有品牌,正是光电所努力追求的方向。
台湾目前必须加强技术的深度与专利的发展。主要实行方式就是透过国际合作。与国际大厂或知名学府合作,且不仅是单向合作,而是彼此扮演不同的角色,各自发展自己之专长部份。透过合作,一方面可引进自身所缺乏或较薄弱的技术,另方面也能透过授权等方式解决专利问题。当台湾培养出自己的专利之后,未来在专利权的谈判上将更有足够的筹码。
黄:台湾光电产业很幸运地搭上了数字化发展的列车,这也正是光电所的优势所在。未来光电所将如何运用此一优势,摆脱光电产业发展的瓶颈,并协助厂商提高毛利率呢?
刘:光电所的经营理念,是如何在技术上追求卓越与创新。因此除了在光电技术上持续深耕,也透过许多方式加强国际合作,包括学校、研究机构,并与国内的大学建立密切合作研究关系,来加速提升国内产业薄弱之处。例如光电所结合国内光电产业上、中、下游十家LED厂商组成联合研发联盟,并协助厂商申请经济部业界科专。台湾的光电产业除了少数的LCD面板厂商之外,多半是中小型企业,因此结合不同厂商,可共同增强研发能量。光电所也与美国Telcordia合作,在台湾成立亚洲第一座光通讯测试验证中心,如此可节省台湾厂商的验证时间与成本,达到加速产品上市的目的。而光电所与俄国研究机构IOFFE Institute,及柯达等国际大厂的合作,则可加速将专利或技术快速引进台湾。
这些努力,重点都在于创造更大附加价值,并落实于业界,以提高产业竞争力。希望能协助台湾厂商从OEM、ODM,以致于最终发展成为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
黄:如您所述,拥有更多品牌厂商,才更有实力参与规格的制订。在光电所的协助之下,台湾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类似明基这样的厂商呢?
刘:长期以来,台湾都是以OEM为主。许多原料与设备均来自国外,加上台湾厂商经济规模多属中、小型企业,在发展上多抱持被动心态。这种不愿意成为市场第一的心态必须有所改变。业界现已了解未来台湾产业发展必须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并拥有自己的品牌。而在转型的过程中,光电所能做的,就是协助并配合台湾产业界,使其在这个转变过程发展的更快,更好。
黄:从过去这短暂的十年发展,您如何看待台湾光电产业未来的发展走向呢?
刘:在政府的扶助下,台湾光电产业十年来已有大幅进步。光电产业横跨需千亿资金的LCD面板产业、几百亿资金的光储存产业,到百亿以下资金的光电半导体产业,不仅产业间异质性高,竞争与合作模式也不尽相同,且多半经济规模都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强化这些厂商的竞争力及创造研发的能量,对光电所而言是个很大的挑战。
目前两岸彼此间免不了既竞争又合作。在目前,不论在光电或电子技术上,台湾还是略占优势,在产品的开发营销与管理也较具经验。台湾光电产业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引发不少的人才需求。大陆市场广大、人才济济,然而其缺少的是将创新的想法商品化,台湾则多能将创新的点子实际应用于产品上。但台湾的短处在于发展过快,因此基础不扎实。所以两岸间最好的互动模式,便是取彼之长补己之短。毕竟光电领域太广,台湾光电产业要永续维持竞争优势,就必须更致力于创新、整合与研发,并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光电所近年来透过以国际合作等方式来强化技术的创新与深耕,就是希望能整合各方优势,协助业界提高竞争力。
工研院光电所配合南分院近期有个规划,要将光电与艺术结合,称为数字艺术。如此一来,便可利用数字技术来呈现艺术价值与人文精神。例如以3D动画呈现功夫的美感。另外,又如开发3D扫瞄技术,在医疗用途上可检查人类身体有无增高增胖。在商业用途上则可量身订作个人的服饰,或者车内之座椅等,利用高科技来做更人性化的设计。
对台湾来说,光电产业是个新兴产业,且涵盖范围极广。台湾光电产业一波带动一波,未来发展无可限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人才的掌握将是个关键。人才如何培养、延揽与训练?又如何开发更优质的环境吸引更多厂商以台湾为发展基地?光电产业的进入门坎高,且是一场高附加价值的竞赛,谁能掌握这些关键的竞争优势,便能胜出。而台湾光电产业未来五至十年间的发展,也将对未来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及整体的经济体系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整理\王岫晨、摄影\黄昱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