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摆脱代工 台湾自动化产业新契机
机器人大军来袭

【作者: 丁于珊】2013年05月15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9197】

深圳是全球最大也是最受关注的世界工厂,富士康的龙华厂也位于此地,近24万名来自中国各地的农民工聚集在这里,每天做着重复的动作数千次,生产出富士康代工王国的地位。


然而,因血汗工厂污名难以摆脱、员工抗争频繁、甚至跳楼事件频传等负面消息,使得富士康备受外界抨击。面对这些接踵而来的劳工压力,让郭台铭在2011年中喊出,三年内要用一百万台机器人取代人力,同时提高富士康的生产效率。


而后,也有消息传出,富士康已开始在各个工厂中布署机器人大军,当时根据知情人士透漏,已有约一万台名为「Foxbot」的机器人进入至少一家工厂的产线中,截至2012年底,预估有另外的两万台Foxbot会陆续出现在其他工厂中。


自动化显然已是富士康制造过程的一部份,也许最终将取代120万名人力需求。


自动化推动制造业回流

Foxbot是富士康自行研发、生产的工业机器人,尽管目前只能从事部分简单、重复性高的工作,且一只机器人的成本大在两万至两万五千美元之间,约为一位富士康工人的三倍之多。但是拥有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国家工程师、国家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台大电机工程学系教授罗仁权指出,郭台铭的方向是对的,只是时间没有这么快。


事实上,早在上一个世纪福特汽车创办人Henry Ford就已经有了想用机器人取代人力的想法,他曾感概到:「我只需要一双手,但是总会有一个脑随之而来。」经过一世纪的发展,机器人如今才开始慢慢进入到工厂里头,取代人类的那一双手。



图一 : 工业机器人目前只能从事部分简单、重复性高的工作,但却能够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达到「熄灯制造」的可能(图片来源:module-r.com)
图一 : 工业机器人目前只能从事部分简单、重复性高的工作,但却能够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达到「熄灯制造」的可能(图片来源:module-r.com)

表面上看起来,机器人的成本效益似乎仍比不上人力,不过就长期来看,机器人能够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达到「熄灯制造」的可能;加上目前各种电子产品大多讲求轻薄短小,精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仅靠人眼难以去辨识零件上的缺失,自动化产线不仅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且可以缩短生产线,减少土地使用率。


利用机器人取代人力、建立自动化产线不只有郭台铭想做,欧美日韩等国也都希望能够透过智能自动化生产,将制造业拉回国内发展,甚至连中国也在积极布局自己的自动化产业,罗仁权形容:「这是鲑鱼返乡,」当所有国家都将制造业拉回自己国内,对台湾来说将会是一大威胁。


尽管成本较高,但智能自动化提供更有效率、更精细的生产方式来创造产值,并透过服务来增加产品价值。


此外,根据2012年一份台商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在中国许多台商普遍遇到缺工及人才、缺单、缺通路三大问题,其中缺工及人才就占了68%,且中国劳工薪资也有上升趋势,世界工厂的优势已不如以往,因此有16%的台商计划减资、转地经营或者撤资回台。


但是当初因劳力成本过高而转移到中国或其他地区,如今在台湾劳力成本没有降低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吸引台商回台设厂,工业局副局长吕正华响应:「自动化是一大关键,如果没有自动化,台湾将会生存不下。」在产线自动化后,台商不会有缺工的压力,反而能够找到更高阶的人才,创造更高的价值。


不只自动化 还要智动化

台湾是全球的重要生产基地,拥有良好的制造技术及3C产业基础,同时也拥有机、电、信息等专业人才及完整的产业供应链,具备极佳的自动化产业发展条件。


事实上,台湾发展自动化产业时来已久,早在70年代,台湾代工业正盛行时,订单应接不暇,为了创造更多利润,但又添购不起昂贵的设备,一些工厂在原有设备上加入油压、气压及部分简单的PLC(可程控器)控制系统,开始低成本自动化产线发展,虽然灵活性较低,但是能够达到大量生产、效率高的需求。


直到近几年,随着技术不断进步,自动化产业更进一步升级为智能自动化,过去的经验,如今成为产业升级的优势所在。吕正华表示,台湾在资通讯(ICT)产业与机械产业支持体系完整,有助于智能自动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而就刚起步的机器人产业,工业局金属机电组科长蔡妙慈也提到,机器人拆解开来,无非就是机械、电机、光电等基础技术,台湾在这方面发展完整,即使目前机器人没办法超越日本、德国,但在国际间仍保有一定的优势。如今最大的问题在于,机器人的稳定度及可靠度仍然备受考验,而这两方面必须依赖厂商累积更多的实务经验来证明。


为了加速产业发展,政府也开始拟定智能自动化产业发展方案,搭配台湾产业生态链,发展工业机器人,同时也向下扎根,掌握核心技术。然而台湾因为代工背景所致,在这块领域上相对弱势,许多核心技术没办法真正落实。 ,


「机械是工业之母。」吕正华表示,因此我们现在要回过头来,把基础技术扎稳,才能打国际战,「否则我们一瞑大一吋,别人却是大九吋,台湾永远也追赶不上。」


技嘉根留台湾

同时,政府也成立智动化服务辅导团,透过示范案例来辅导产业升级转型,技嘉就是智动化服务辅导团的其中一个示范案例。


技嘉是国内三大主板厂商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在台尚有制造工厂的主板厂商,由于主板上的电容器相当多颗,在导入自动化生产之前,一条产线需要40个人力需求,且采用人工安装的良率仅有80%,没办法进一步提升。


因此,技嘉开始导入由工研院开发的四轴Delta Robot电容插件系统,节省了9个人力,却又能够提升15%的生产效率,每年产值提升2.25亿,同时良率也增加至99.5%,技嘉希望从一贯化生产迈向智能自动化生产,预计3年内将带动主板产业新建以及更新产线。未来技嘉也计划将饼做大,将扩增10条自动化生产线来增加产能,确保根留台湾。


虽就单一产线来看,自动化取代了部分人力,但若十条产线都在台投资,整体来说反而能提升台湾就业率。不过吕正华也提到,自动化是必须长期发展的产业,台商短期内不可能完全关闭国外的工厂,将生产全部拉回台湾,当前的目标是透过导入自动化技术,扩大台湾的产线,维持台湾的竞争优势。


台湾当务之急:找人才

然而,尽管台湾自动化产业似乎前景看好,但这当中也潜藏不少危机。罗仁权语重心长的指出,台湾的制造业、机械业靠着过去代工经验练就出一身功夫,如今面临产业升级,却不见人才,「台湾的Level Cost已经没有优势了,我们的优势在于优化制程及优化管理,但是人才都跑到哪里去了?」


曾在德国当过学徒的罗仁权举例,德国的工人在进入社会前,通常需要经过严格且专业的学徒培训。在过程中,学徒不只在学校学习理论课程,也实际进入工厂里加强技能训练,通过学徒培训的学生在毕业后通常能独当一面,而不会有产学落差的问题。


反观台湾,注重快速且大量的生产,人力大多是分工流水线制度,工人无法掌握整体作业流程、独立作业,导致人力容易被取代或淘汰。另一方面,叶妙慈提道,学校就像一道墙,将学生和现实世界隔绝于两端,学生毕业后没办法符合业界期待,导致毕业即失业是许多学生普遍面临的难题。


此外,由于缺乏自主技术,且德、日自动化系统质量较好,许多厂商倾向跟这两国购买,但是如此一来,若原厂不肯开放原始码,在这之后的软件修改将受制于人;若原厂愿意开放,厂商仍需花费时间学习,缺乏效率。


「自动化的系统、软件要自己写,这很不容易,」吕正华指出台湾长期以来的问题,受制于过去代工的产业背景,一直为缺乏软件人才所苦。因此,软件人才的培训也是台湾推广智能自动化的重要关键之一。


图二 : 富士康的Foxbot未来将解放人手,取代120万名人力需求(Source: The tech block)
图二 : 富士康的Foxbot未来将解放人手,取代120万名人力需求(Source: The tech block)

从优势出发找方向

尽管还有许多挑战,但厂商导入智能自动化生产仍然势在必行。方向是什么呢?精密机械研究发展中心副组长萧仁忠指出,汽车产业的焊接、喷漆、装接等流程的自动化需求最多,台湾也可以往这方面发展,但若仅以台湾本身当作市场,发展就很有限,「如果能够打进中国这个大市场,「虽没有本土厂商的在地优势,但还是相当可为。」



图三 : 汽车产业的焊接、喷漆、装接等流程的自动化需求最多,台湾也可以往这方面发展(图片来源:abc.net.au)
图三 : 汽车产业的焊接、喷漆、装接等流程的自动化需求最多,台湾也可以往这方面发展(图片来源:abc.net.au)

除了工业型机器人外,健康照护及文创观光两大领域也是机器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但这两方面目前还需要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真正落实机器人取代人力的目标。


工控市场仍带来很大的商机,吕正华说到,「自动化、机器人是未来的趋势,尤其对台湾的电子厂商,能够提高更多的产能及效益,」不过相较于消费性市场,工控市场需要更多的技术及跨领域的整合,以政府的角度来看,并不会特别偏重于发展哪一方,而是均衡发展。


他举例,过去的DRAM产业只有产能而没有技术,就如同一个人头小肚子大,当脑部没办法供应新技术、新想法,产能却又不断提升,要消化这些过多的产能很辛苦。


「工控市场,尤其是机器人这块领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政府倾向将基础技术扎稳后,再慢慢往其他地方发展成匀称的体态。」而这需要产业、政府、学校多方面共同携手,长时间的不断投入发展,才能办到。


相关文章
产业计画测试新5G行动技术Six Nines功能
因应市场规范 掌握庞大节能商机
如何对5G测试投资进行未来验证
后PC时代 嵌入式系统纵横发展
工业过渡:实现可信的工业自动化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虹彩光电独家胆固醇液晶技术 研发创新彩色电子纸方案
» 聚焦新兴应用 富采锁定汽车、先进显示、智能感测三大市场
» 美光针对用户端和资料中心等市场 推出232层QLC NAND
» 工研院、友达强强联手结伴 聚焦4大领域产业抢商机
» 摩尔斯微电子在台湾设立新办公室 为进军亚太写下新里程碑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PBSI440STACUKF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