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令人无所适从的未来芯片
 

【作者: 謝馥芸】2004年03月05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4813】

一讲到未来芯片,许多想象镜头一一出现:上百兆晶体管的芯片、更高速快捷的速度、更多元化功能之芯片等等。未来,总是让人充满希望。我们将会有更便利的产品,更舒适的使用功能,这是二十一世纪初科技快速演进下,人类自然会产生的期待。然而,「期待」真的是期待?不是错觉吗?


在很习以为常的科技新闻里,随便捡个最新、最具代表性的科技技术发表新闻,来证明科技业者满足了过去市场对今日的期望。2004年2月,IBM在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中表示,该公司之硅锗(SiGe)芯片技术,在每秒位和频率频率上,已证明硅打败了磷化铟材料,同时IBM针对无线网络,发表60GHz硅锗收发器计划。同时间,Intel(英特尔)在英特尔科技论坛(IDF)发表Intel Wireless Flash Memory英特尔第9代闪存技术,其采用采用90奈米制程技术,该产品每个cell能储存两倍的数据量。


然而在此同时,Intel却对业界大声疾呼未来将有的危机:「未来芯片热的像火箭口」。一样是2004年的2月,英特尔技术长盖尔辛格对媒体表示,未来十年内,装有Pentium芯片之计算机,将需要相当于核子反应炉的电力;十年末期,芯片就会热的像火箭的喷火口;十年后,芯片热度将媲美恒星太阳的表面。


事实上,无需等到十年后,芯片就可以发展到高温,而使家庭与办公室无法容纳这样的产品。试问,计算机散热影响室温若超过36度,冷气开再强仍无法降温,这样的产品,还能摆在室内吗?消极的作法是做风扇,但风扇的功能也有极限,那么做个奇想:不如在计算机机壳里装个小型冷气?结果计算机的附加成本提高,累赘的东西变多;或者加个像冰冷扇的东西在里面?又太不实际了。


热到这般田地,这些多余的「热」又没有做能量的价值,就算业者制造的出这种高温芯片,在市场上也将无用武之地。参考盖尔辛提议,芯片设计师应从芯片结构做根本上的改正,问题是要从何下手?电路吗?在有限的条件下做有限的修改,芯片设计师怎么改都有困难啊!将硅材料换成其它材料制造,这类研究已行之多年,目前尚未有能取代硅之主流材料,冒然换材料,对业者将有所风险。


一次与在晶圆厂工作的友人聊天,谈到他从六吋晶圆厂到八吋再到十二吋厂的心路历程,他不禁要说,除了努力适应新厂外,还真不知要怎么做会比较适当。试想,从最初的六吋厂的少数自动化,一直到十二吋厂的几乎全自动化,若非努力配合时代去做自我成长,很快就将被大环境所淘汰。然而在他努力适应十二吋厂的同时,上层管理者早已面临非改变不可的处境。


未来芯片,若有新的结构变化,是否意谓着又环境又将有大变动?届时设计人员、制造商、消费者等等皆层,又将如何面对这样的新挑战呢?说穿了,讲再多,大部分的人还是无所适从,顶多是看着摩尔定律如何走入坟墓,又或者看科技厂商何时搬出新的问题出来。


相关文章
视觉化 Raspberry Pi 数据:轻松用 Arduino Cloud 掌握物联网装置
一美元的TinyML感测器开发板
建筑业在无线技术基础上持续发展
环境能源物联网将为资产追踪带来革新
功率循环 VS.循环功率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ST协助实现AIoT万物联网 遍布智慧化各领域应用
» 工研院携手联发科开创「边缘AI智慧工厂」 创新整合平台降低功耗50%
» 制造业Q1产值4.56%终结负成长 面板及汽车零组件制造创新高
» 晶创台湾办公室揭牌 打造台湾次世代科技国力
» 工研院突破3D先进封装量测成果 获德律、研创资本、新纤注资共创欧美科技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614EW4R4STACUKE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