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新一代智慧型無線感測標準與應用
 

【作者: 陸向陽】   2007年05月22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7553】

WSN與眾不同之處

無線感測器網路(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約是在2000至2001年間開始興起,台灣則是在1到2年後開始重視WSN。相較於今日多數的新無線標準,WSN是很特殊的新應用。


今日無論是Wi-Fi、WiMAX、3G、Bluetooth等新無線標準,其末端發送/接收者用戶都是以人為本,是為了讓人與人溝通便利而設。相對地,WSN的末端用戶,多半是裝設在環境中設備上的感測器或者是致動器(Actuator)等等;與人接觸相關部分,僅有一些屬於監控數據的顯示器、或是監控操作用的按鈕等。簡言之,WSN是為了在環境現場以設備環節裝置進行感測、監督、控制而設。


WSN另一個特性與多數新無線標準所不同的是,多數新無線標準隸屬的傳輸範疇都已獲得確立,例如Wi-Fi屬於無線區域網路、3G是無線廣域網路的主流、Bluetooth在無線個人區域網路及無線免持聽筒方面已經成熟等。而相較之下,以何種主流標準作為WSN領域的輪廓,似乎依舊模糊而尚未成形。


多樣標準在WSN新生階段並存並用

目前為止,WSN領域中最具未來主流發展可能性的標準,似乎是其底層基礎標準為IEEE 802.15.4的ZigBee,不過相關業界對此並非全然認同。自2004年底ZigBee標準頒佈發表後,反而有許多業者與組織陸續提出與ZigBee相同訴求或性質相近的標準。或許有兩種可能來解釋這種趨勢,其一是WSN尚屬新生階段,當前真正具份量的主流標準未成形前,廠商仍有機會爭取按自有標準一統江湖,所以同時期多種標準如雨後春筍般浮現競逐實屬正常,等到大勢底定,主流成熟的標準自然為業界所心悅誠服。


另一種可能,則是目前ZigBee無法滿足WSN領域涵蓋各個層面的多樣需求,WSN的應用範圍非常大,不太容易以單一標準適用於所有類型的空間環境,自然環境監控、醫療環境監控、家庭自動化、設備監控等場合性質幾乎互不隸屬,因此有可能在短期之內,WSN領域仍舊保持多種標準並用並存的狀態。


無論如何,眼前WSN標準眾聲喧嘩是既定事實,而在WSN領域中,各個所推出的新無線標準特性及發展現況為何,便是相關業界開發WSN技術與應用時應該關注的焦點。


Wibree、RuBee、Z-Wave各執擅場

在WSN標準的新生階段,有幾個技術標準動向受到矚目,包括Wibree、RuBee、Z-Wave等等。不過這些新標準技術並不一定與WSN有直接相關,卻都可以作為短距離無線傳輸標準的新款替代方案選項之一。


Wibree

首先來說明Wibree。Wibree是Nokia在2006年10月所提出的技術,Wibree的實體層位元傳輸率僅有1Mbps,收發距離則在30英呎(約10公尺)之內,收發工作頻段為2.4GHz,從這些技術特性來研判,Wibree都與現有Bluetooth 1.x相近,很明顯的Wibree會是Bluetooth的替代性技術。


《圖一 Nokia提出的Wibree無線技術,有很大的意味是為了替代Bluetooth在手機上的應用,Wibree宣稱用電僅Bluetooth的1/10,圖為Wibree標章。 》
《圖一 Nokia提出的Wibree無線技術,有很大的意味是為了替代Bluetooth在手機上的應用,Wibree宣稱用電僅Bluetooth的1/10,圖為Wibree標章。 》資料來源:Wibree.com

作為全球第一的手機大廠,Nokia有為數眾多的手機產品需要內建無線免持聽筒、無線檔案傳輸及列印等功能,這些應用範圍目前大多以Bluetooth技術實現,可是每支使用Bluetooth技術的手機,都需支付技術權利金給授權機構Bluetooth SIG。為節省成本,Nokia便另立Wibree替代方案以合算方式嘗試取代Bluetooth。因此,Wibree與WSN領域並無關連。



《圖二 Wibree技術的通訊協定堆疊圖。 》
《圖二 Wibree技術的通訊協定堆疊圖。 》資料來源:Wibree.com

RuBee

其次是RuBee。RuBee類似Wi-Fi、WiMAX、ZigBee等發展模式,在底層技術上倚賴IEEE所訂立的標準。RuBee的底層技術為IEEE 1902.1(實體層、資料連結層等規範),不過該標準仍處於提案階段,因此也稱為IEEE P1902.1(P字母為Proposal提案之意),所以RuBee尚未成為正式標準,預計在12~18個月後正式標準便可出爐。


與Wibree相似,RuBee的性質也是以替代性應用為新技術主要考量,其對象正是RFID,不過也有部分互補的用意;因此RuBee在技術特性上,與RFID有諸多差異之處。先以RuBee Tag與RFID Tag來做比較,RFID Tag多為單純的EEPROM記憶體,而RuBee Tag則多為微控制器;RFID Tag多半不帶有電池,也可選用配備,而RuBee Tag幾乎都帶有鋰電池;RuBee Tag的好處在於讀取與寫入標籤資訊時,都只要相同的磁波能量與存取時間,相對地RFID在寫入時需要較多的感應能量以及較長的存取時間。


《圖三 Visible Assets公司所推出的RuBee(IEEE P1902.1)射頻標籤。》
《圖三 Visible Assets公司所推出的RuBee(IEEE P1902.1)射頻標籤。》資料來源:www.rfidjournal.com

此外,RuBee能以較低的頻率、較長的波長進行感應,其波段頻率低於450kHz,最佳化的運作頻率則在132kHz。RuBee選擇低頻的主要原因,很可能在於RFID的前車之鑑。在高頻(HF)的RFID感應應用,若RFID Tag所附貼的物品為金屬(如罐頭)或液體(如飲料)時,金屬易造成感應波的反射,以致感應效果變差,而液體更是會吸收感應波,而低頻的RuBee則較無此種問題,製作成本低、並且能夠感應抗雜訊。


另外,RuBee的感應距離在3~30公尺之內,使用鋰電池運作的標籤,可以連續使用10~15年,能與附貼保存品的保存年限內都不用再換替標籤及電池,傳輸率最高可達9600鮑率(Baud),超越一般在1200鮑率的效能。


RuBee的應用範疇與RFID相近,不過RFID並非是WSN,RFID用於器物貨品等物流的感應辨識,嚴格來講WSN應用於設備環境。兩者較相近之處則在於:RFID與WSN都不是Wi-Fi或Bluetooth之類的無線個人網路通訊範疇;此外RFID和RuBee都的應用都以類似傳統條碼呈現,讀取器與標籤之間是1對1、1對多的感應存取模式,連接拓樸層面屬於點對點或星狀(Star)放射,而非WSN的多節點間相互資訊中繼與傳遞(Mesh)。


Z-Wave

再來看看Z-Wave。Z-Wave是丹麥廠商Zensys所創立的無線技術,Zensys為了讓此技術有更高的普及適用性,因此另外成立一個技術標準的管理與推行機構Z-Wave Alliance,由該機構負責標準的後續增訂、修訂,並歡迎其他業者會員的加入與參與。


從技術面來審視Z-Wave,將其歸屬於WSN是恰當的。Z-Wave採行多節點互連的Mesh型連接拓樸,各節點能相互轉傳資訊,並能以低功耗方式運作;節點間的資訊傳遞具有高度即時性、並確保高度正確性,以及資訊內容量小等特點。不過Z-Wave並非是適用所有環境場合,而是集中針對家庭自動化而設計的WSN技術。


《圖四 Zensys公司的Z-Wave系統單晶片ZW0201,宣稱在簡單的應用如感測器、遙控器、門鎖等情況下,只要2個AAA電池即可使用10年。 》
《圖四 Zensys公司的Z-Wave系統單晶片ZW0201,宣稱在簡單的應用如感測器、遙控器、門鎖等情況下,只要2個AAA電池即可使用10年。 》資料來源:www.zen-sys.com

在Zensys尚未提出Z-Wave技術之前,Zensys本就專注於家庭自動化的電子設計方案。由於Z-Wave的一個區網僅只允許設置200多個節點(定址長度8-bit,具體數字是232個),相對地ZigBee卻可以有6萬多個節點(定址長度16-bit,具體數字是65536個),若要進行大型工廠與大面積環境的監控,僅有200多個節點的Z-Wave絕對是不夠的,所以Z-Wave只適合家庭應用,目前主要應用來調整燈光、自動百葉窗、空調等方面,未來則可能用來遙控各種自動化家電或數位家庭概念的相關產品。


再論RuBee

前述的RuBee還有更多的技術細節值得分享。由於RuBee內部一定會包含微控制器、提供基準時脈頻率給微控器的石英震盪器、鋰電池、無線收發天線等零組件,所以業界人士會擔心RuBee Tag的體積是否會大於RFID Tag。不過在技術上典型的RuBee Tag僅有1×1×0.7英吋,有些在厚度體積上還能薄於1.5mm,已與RFID相去不遠。而在標籤內的硬體資源方面,典型RuBee標籤內的4-bit微控器還具有1KB~5KB不等的SRAM記憶體,另外可選擇加裝感測器、或者是簡易的顯示器及按鈕等。


《圖五 典型不具備自有電能的被動式RFID標籤天線》
《圖五 典型不具備自有電能的被動式RFID標籤天線》

值得注意的是,RuBee Tag支援IPv4協定,這表示RuBee Tag可透過Internet進行存取。不過近年來IPv4的位址數逐漸不夠配發,因此RuBee Tag可能需要透過內外IP的對應與轉換才能實用,像類似的ZigBee相關增訂標準中,有一項便是能讓ZigBee節點位址與IPv6位址相互對應轉換的機制。


此外RuBee採行可變長度的訊息封包,封包大小約在數十個Byte至數百個Byte之間,同時也支援傳輸加密,目前的安全防護作法近似於一次性金鑰(One Time Key)的概念。


在應用上,RuBee也收到全球賣場廠商與電子資訊化方案業者的支持,賣場業者包括英國Tesco、德國Metro、法國Carrefour、美國Best Buy等都鼎力支持;電子廠商包括HP、IBM、Sony、Panasonic、Motorola、NCR等都鼎力支持。RuBee預計將應用在物流追蹤(倉庫、商店、賣架)、醫療管理(醫院、手術室、醫療設備及器材)、以及農務管制(牲畜、進口動物管制)等領域。


再論Z-Wave

與其他無線技術不同,Z-Wave的發展並沒有以IEEE標準為基礎,這或許是IEEE組織已認定全力發展ZigBee的結果。原本Z-Wave並不被業界看好,但在Cisco採行Z-Wave技術、以及Intel投資Zensys公司及其Z-Wave技術之後,Z-Wave技術受到關注的幅度大大提升起來。之後Microsoft也在.net Micro Framework的預想性應用展示中,應用Z-Wave技術,爾後也有Logitech推出使用Z-Wave技術的家庭遙控器。接連多家國際大廠的積極態度舉動,使業界對於Z-Wave技術更感好奇,甚至許多人將它與ZigBee進行比較。


Z-Wave主要有2個可用的頻段,在歐洲使用868.42MHz,在美國則用908.42MHz,調變上使用GFSK,初期標準傳輸率為9.6kbps,隨後又增訂出40kbps的新速率,且新舊速率的節點可相容共通運作。


在傳輸距離上,Z-Wave在毫無阻隔遮蔽的條件下,兩節點間的傳輸距離可達100英尺(約30公尺),不過當有遮蔽阻隔時,傳輸距離就會縮短,不過仍可穿透阻隔持續完成傳輸,長度縮短的幅度則與阻隔物的材質相關連。此外Z-Wave各節點可以協助資訊轉傳,最多可以跳跨4個裝置節點,若各跨段皆為最遠傳輸的100英呎,則最遠傳遞距離可達400英呎。


除上述特點外,Z-Wave相當低廉簡單,Z-Wave單晶片收發器每顆已低於3美元,且使用8-bit的8051微控制器就可操作,相對的Bluetooth的無線通訊,最少都要32-bit的ARM7處理器才能操控。


不過Z-Wave的缺點在於,不是使用最具全球通訊適用性的ISM頻段,工作頻段沒有可切換的通道(Channel),如此將不易排除干擾,且傳輸上沒有加密的安全防護措施,加上節點數不足,還有其他產銷面的顧慮,因此目前Z-Wave收發器晶片仍由Zensys獨家供應,對欲採行應用的業者而言,仍有供貨源上的難題需克服。


參考方向之一:ODVA機構提出CompoNet網路標準

CompoNet過去在研發階段的專案名稱為「CipNet SA」,之後在2006年4月時由ODVA組織發表,才正式命名為CompoNet。ODVA在訂立CompoNet之前就已訂立過許多網路標準,包括DeviceNet、ControlNet、EtherNet/IP等等。這些網路標準都有共通特性,那就是只定義實體層、連結層、傳輸層的技術標準,更往上的協定層則一律採行CIP(Common Industrial Protocol)協定,所以DeviceNet、ControlNet、EtherNet/IP以及CompoNet等,也都被稱為CIP網路。



《圖六 ODVA組織訂立了各種適用於CIP協定的網路標準,包括DeviceNet、ControlNet、EtherNet/IP等,而最新的成員則是CompoNet。 》 - BigPic:761x638
《圖六 ODVA組織訂立了各種適用於CIP協定的網路標準,包括DeviceNet、ControlNet、EtherNet/IP等,而最新的成員則是CompoNet。 》 - BigPic:761x638資料來源:www.odva.org

CompoNet確實是針對感測器、致動器而設計的網路,但卻不是無線網路,而是實線網路。CompoNet採行Master/Slave實體連接架構,網路中最多可以有1個主控(Master)節點、64個中繼器(Repeater)、以及284個Slave節點。在傳輸速率上CompoNet有4Mbps、3Mbps、1.5Mbps以及93.75kbps 等4種速率。


CompoNet在連線長度上最遠可達1500公尺,但是要達到理想值,必須在速率上使用最低的93.75kbps,同時連線架構中必須用上中繼器,線路必須是用Round Cable才行,而CompoNet的Master到Slave之間,最多只能透過3個中繼器。


CompoNet的線路類型與連接拓樸也值得注意。CompoNet的可用線路,除了前述的Round Cable外,還可使用以壓力夾鉗成的IDC連接器IP20。這個被稱為Flat Cable的裝置,除了傳遞信號外,也可以順帶傳輸電力,最高可傳遞直流電壓24V、電流5A的電能,如此就可以在供電狀態下實現節點的新增及移除作業。



《圖七 CompoNet獨有的Flat纜線以及用壓力夾鉗成的IDC連接器。 》
《圖七 CompoNet獨有的Flat纜線以及用壓力夾鉗成的IDC連接器。 》資料來源:www.odva.org

在連接架構上,CompoNet提供2種彈性的連接拓樸,允許使用daisy-chain型態或者是trunk-line型態的連接方式,並可支援階層式連接,同時也提供高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HA)的備援連接。目前最先支援CompoNet的業者為日本的歐姆龍(OMRON)與美國洛克威爾自動化(Rockwell Automation)。


參考方向之二:Dusk Network公司提出TSMP通訊協定

TSMP的全稱為Time Synchronized Mesh Protocol,TSMP確實是針對WSN而提出的通訊協定。該協定的內容範疇,在於OSI通訊堆疊模型中的資料連結層、網路層與傳輸層。至於最底層的連結層,則不在TSMP的定義內,不過TSMP在此層次也有2種選擇:直接取用IEEE 802.15.4的定義,即是使用與ZigBee相同的實體層,但只使用2.4GHz的ISM頻段;另一則是使用900MHz頻段,不過卻沒有依循的標準,而是使用專屬性技術來實現。


《圖八 TSMP支援多種連接拓樸,包括網形(Mesh)、星形(Star)、以及星網形(Star Mesh),星網形的內部為網形(交錯性連接),外部為星形(放射性連接)。 》
《圖八 TSMP支援多種連接拓樸,包括網形(Mesh)、星形(Star)、以及星網形(Star Mesh),星網形的內部為網形(交錯性連接),外部為星形(放射性連接)。 》資料來源:www.dustnetworks.com

TSMP在多方存取上,採行TDMA技術,以時槽(Time Slot)來進行傳輸配置。而為了合乎WSN運用上力求節點省電的應用要求,各節點只有在預先排定的工作排程中、有需要收發傳輸時才會喚醒運作,否則都會進入休眠模式。


此外,TSMP為了能在惡劣環境下也能完成傳輸的應用考量,除了採行與Bluetooth相同的跳頻(Frequency Hopping)技術來抗干擾外,相同的資訊在透過不同節點進行傳遞時,也會換用其他通道(Channel)來傳遞。另外,TSMP也善用Mesh連接拓樸,來做為WSN的容錯與備援網路,同時也在協定中加入多種智慧性機制,使整個WSN運作更為順暢耐用。


相關文章
雲端服務運用於居家安全能源管理
紮穩根基 擴大台灣無線寬頻產業能見度
HSPA/LTE主宰行動寬頻新世代!?
行動電視現況與趨勢介紹
無線感測網路於智慧化居住空間之應用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wonder發言於2007.06.29 09:14:44 AM
WSN總是運用在人們看不到的地方,卻帶給人們最大的便利,可說是協助人們生活的便利科技之一。
Jalen Chung發言於2007.06.13 11:48:23 AM
在Computex展會上有一家台灣廠商,專門作自動讀表系統AMR的無線感測網路應用,廠商名稱為台灣廣登電子,產品也已經商業化應用了,監測軟體也是由廠商自立開發完成的,其實就像識方科技一樣,或許還有其他台灣廠商正在開發WSN應用產品與解決方案,有機會我們應給努力研發創新應用的廠商多些鼓勵........
Keira Lin發言於2007.05.30 10:13:17 AM

贊成!!!

人的需求就是那些,但是科技為了賺錢,總是搞出很多相似的新花招。

Steven Wang發言於2007.05.22 03:58:53 PM

是很嚴苛拉,但不管怎樣,新科技都是用來造福人群的,而所有的爭辯都只是名詞之爭、以及商業之爭而已。

Clif發言於2007.05.22 03:33:06 PM

 其實無線感測網路也強調與異質網路的結合開放度,因此在技術上會針對不同應用環境,界接各種通訊或是網路,例如有研究單位就把ZigBee看成是WLAN和RFID的中介(Bridge),結合RFID辨識長處,形成應用在物流領域的WSN架構。所以作者的定義會不會有點嚴苛呢?

  相關新聞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 慧榮獲ISO 26262 ASIL B Ready與ASPICE CL2認證 提供車用級安全儲存方案
» 施耐德電機響應星展銀行ESG Ready Program 為台灣打造減碳行動包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5.63.131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