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串聯或並聯的電壓參考選擇
 

【作者: James Horste】   2007年09月10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6044】

串聯式參考

串聯式參考元件有三個端點,分別為電壓輸入Vin、電壓輸出Vout以及接地GND,雖然在概念上和線性穩壓器類似,但設計上卻以較低耗電以及較高精確度為目標。串聯式參考元件以串聯方式搭配負載運作,可以被視為是輸入與輸出端子間的壓控電阻,請參考(圖一)。


它透過調整內部電阻讓輸入電壓減去內部電阻所造成的壓降以形成輸出端參考電壓的方式來進行穩壓,由於要產生壓降必須要有電流通過,因此,在負載移除時這些元件還會流通小數量的靜態電流以確保穩壓效果。串聯式參考元件擁有以下的特性:


《圖一 三端子串聯式參考電壓元件方塊圖》
《圖一 三端子串聯式參考電壓元件方塊圖》
  • * 電源電壓Vcc必須要高到足以在內部電阻上產生壓降,但又不能過高以免造成參考晶片的損壞;


  • * 晶片以及晶片的包裝必須能夠處理串聯流通元件上的功率消耗;


  • * 在沒有負載電流的情況下,唯一的功率消耗必須為參考元件的靜態電流;


  • * 串聯參考元件通常會比並聯參考元件擁有更佳的起始容忍度與溫度係數。



串聯參考元件的設計方程式

串聯式參考的設計相當簡單,只需確保輸入電壓以及功率消耗落在晶片最大可容許規格內:


P_SER = (Vsup – Vref)IL + (Vsup x Iq)


對串聯式參考來說,最高耗電情況發生在電源電壓最高與負載最大時:


WC_P_SER = (Vmax – Vref)ILmax + (Vmax x Iq),其中


P_SER = 串聯參考功率


Vsup = 電源電壓


Vref = 參考輸出電壓


IL = 負載電流


Iq = 參考元件靜態電流


WC_P_SER = 串聯參考的最高耗電


Vmax = 最高電源電壓


ILmax = 最大負載


並聯式參考

並聯式參考擁有兩個端子,分別為輸出OUT與接地GND,概念上類似於齊納(Zener)二極體,但在規格卻好上許多,和齊納二極體一樣,它需要一個外接電阻,並且以並聯連接的方式和負載搭配運作,請見(圖二)。並聯參考可以被視為輸出與接地端子間的電流源,穩壓效果則透過調整電流大小,讓電源電壓減掉電阻R1上的壓降來得到輸出端的參考電壓,從另一方面解釋,並聯參考透過維持固定的負載電流與流過參考元件本身電流總合來提供穩定的輸出電壓。並聯式參考元件擁有以下的特性:


  • * 搭配適當功率大小的電阻R1時,並聯式參考不會對最高電源電壓有所限制;


  • * 電源可以不受負載影響提供相同的最大電流,流經負載與參考元件的電流減掉R1上的電壓壓降可以提供穩定的輸出參考電壓;


  • * 做為簡單的兩端子元件,並聯穩壓器可以應用在如負向穩壓、浮動穩壓、截波電路以及限制電路等各種新型電路組態;


  • * 並聯式參考工作電流通常比串聯式參考要低。



並聯式參考的設計方程式

並聯式參考的設計在困難度上稍高,原因是必須計算外部的電阻值,這個電阻值R1必須確保因參考與負載電流所造成的壓降會等於電源電壓與參考電壓間的差,R1必須以最低電源電壓與最大負載電流的情況計算,以確保能夠在這個最糟的情況下還能正常運作。以下的方程式可以用來計算R1的大小與功率消耗以及並聯參考元件上的功率消耗,請參考(圖三):


R1 = (Vmin – Vref)/(Imo + ILmax)


R1上的電流與功率消耗由電源電壓決定,負載電流則不會造成影響,原因是流經負載與參考元件的電流總合固定:


I_R1 = (Vsup – Vref)/R1


P_R1 = (Vsup – Vref)2/R1


P_SHNT = Vref(Imo + I_R1 – I L)


最糟的情況是電源電壓最高同時沒有負載:


WC_I_ R1 = (Vmax – Vref)/R1


WC_P_R1 = (Vmax – Vref)2/R1


WC_P_SHNT = Vref(Imo + WC_I_R1)



WC_P_SHNT = Vref(Imo + (Vmax – Vref)/R1),其中


R1 = 外接電阻


I_R1 = 流經電阻R1的電流


P_R1 = R1上的功率消耗


P_SHNT = 並聯式參考元件上的功率消耗


Vmin = 最低電源電壓


Vmax = 最高電源電壓


Vref = 輸出參考電壓


Imo = 參考元件最小工作電流


ILmax = 最大負載電流


WC_I_ R1 = 最糟情況下流經R1的電流


WC_P_R1 = 最糟情況下R1上的功率消耗


WC_P_SHNT =最糟情況下參考元件上的功率消耗


如何選擇參考電路

現在了解串聯與並聯式參考間的差異,下一步就是決定哪一種較適合特定的應用,最好的方法是確保能擁有可以同時考慮串聯與並聯型式的合適元件,在進行各自的設計計算後,應該能夠明顯看出較適合的型式。以下是常用的選用準則:


  • * 如果需要比0.1%更好的起始精確度以及25ppm的溫度係數,那麼應該選擇串聯式參考;


  • * 如果需要最小的工作電流,請使用並聯式參考;


  • * 當並聯式參考搭配變化較大的電源或負載時必須特別注意,並一定要計算預期的功率消耗,因為它可能會比等效串聯式參考要高上許多,以下我們將舉例說明;


  • * 對高於40V的電源電壓,並聯式參考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 * 在架構負向參考、浮動參考、截波或限制電路時請選用並聯式參考。



《圖二 兩端子並聯式參考電壓元件方塊圖》
《圖二 兩端子並聯式參考電壓元件方塊圖》

範例一:低電壓,負載穩定

在這個便攜式應用中,最關鍵的參數為低耗電,以下為相關規格:


Vmax = 3.6V


Vmin = 3.0V


Vref = 2.5V


ILmax = 1μA


本文將選用目標簡化到兩個元件:


MAX6029串聯式參考


Iq = 5.75μA


WC_P_SER = (Vmax – Vref)ILmax + (Vmax x Iq)


WC_P_SER = (3.6V – 2.5V)1μA + (3.6V x 5.75μA) = 21.8μW


MAX6008並聯式參考


Imo = 1μA


R1 = (Vmin – Vref)/(Imo + ILmax)


R1 = (3.0V – 2.5V)/(1μA + 1μA) = 250kΩ


WC_I_ R1 = (Vmax – Vref)/R1


WC_I_R1 = (3.6V – 2.5V)/250k = 4.4μA


WC_P_R1 = (Vmax – Vref)2/R1


WC_P_R1 = (3.6V – 2.5V)2/250k = 4.84μW


WC_P_SHNT = Vref(Imo + (Vmax – Vref)/R1)


WC_P_SHNT = 2.5V(1μA + (3.6V – 2.5V)/250k) = 13.5μW


因此整體的功率消耗為18.3μW。


對這個應用來說,較好的選擇是MAX6008並聯式參考,原因是它的功率消耗只有18.3μW,相對於MAX6029串聯式參考的21.8μW要低,這個例子顯示了電源電壓變動對設計的影響較大,乍看之下並聯參考在1μA最小工作電流上擁有相當好的優勢,但為了確保在最糟情況下還能夠正常運作,工作電流必須提升到 4.4μA,而在這個例子中,任何高於3.0V到3.6V規格的較大電源電壓變動將造成必須使用串聯式參考。


範例二:低電壓,負載多變

這個例子與範例一類似,但在規格上則有些微小的變化,不再是穩定的1μA負載,這個範例中的負載會耗用1μA的電流99ms,接著為1mA電流1ms:


Vmax = 3.6V


Vmin = 3.0V


Vref = 2.5V


ILmax = 1mA (1% of time)


ILmin = 1μA (99% of time)


使用和上一個例子中相同的兩個元件進行考慮:


《圖三 這個組態中的並聯式參考元件透過改變電流值(Imo)來提供穩定的參考電壓(VREF)。》
《圖三 這個組態中的並聯式參考元件透過改變電流值(Imo)來提供穩定的參考電壓(VREF)。》

MAX6029串聯式參考


Iq = 5.75μA


C_P_SER = (Vmax – Vref)ILmax + (Vmax X Iq)


WC_P_SER (1mA IL) = (3.6V – 2.5V)1mA + (3.6V x 5.75μA)


= 1.12mW (1% of time).


WC_P_SER (1μA IL) = (3.6V – 2.5V)1μA + (3.6V X 5.75μA)


= 21.8μW (99% of time)


平均功率消耗 = 1.12mW x 1% + 21.8μW x 99% = 32.78μW


MAX6008並聯式參考


Imo = 1μA


R1 = (Vmin – Vref)/(Imo + ILmax)


R1 = (3.0 – 2.5)/(1μA + 1mA) = 499


For Iload = 1mA:


WC_P_R1 = (Vmax – Vref)2/R1


WC_P_R1 = (3.6 - 2.5V)2/499 = 2.42mW (1% of time)


P_SHNT = Vref(Imo + I_R1 – I L)


P_SHNT = 2.5V(1μa + 1mA – 1mA) = 2.5μW (1% of time)


For Iload = 1μA:


WC_P_R1 = (Vmax – Vref)2/R1


WC_P_R1 = (3.6 - 2.5V)2/499 = 2.42mW (99% of time)


P_SHNT = Vref(Imo + I_R1 – IL)


P_SHNT = 2.5V(1μA + 1mA – 1μA) = 2.5mW (99% of time).


平均功率消耗為2.42mW x 1% + 2.5μW x 1% + 2.42mW x 99% + 2.5mW x 99% = 4.895mW


在這裡可以看出,並聯式參考的平均功率消耗比串聯式參考高上100倍,因此對負載電流會有大幅變動的應用,通常串聯式參考是較好的選擇。


---作者為Maxim美商美信公司應用工程師---


相關文章
醫療設備高效電源管理之高性能設計
聚焦工業與網通 以生態系統觀點布局市場
Armv8.1-M架構介紹
選擇不同心跳率偵測技術的工程師指南
實現真正的數位I╱O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日本SEMICON JAPAN登場 台日專家跨國分享半導體與AI應用
» Nordic Thingy:91 X平臺簡化蜂巢式物聯網和Wi-Fi定位應用的原型開發
» 豪威集團推出用於存在檢測、人臉辨識和常開功能的超小尺寸感測器
» ST推廣智慧感測器與碳化矽發展 強化於AI與能源應用價值
»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7.78.18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