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DC的市场趋势观察,相较于投资创新研发过程,企业更倾向投资生产自动化,因为生产自动化的回报更具体且投资报酬率(ROI)更明确。尤其在工资节节高升的国家,企业为维持竞争力,将更积极地寻求如何在维持高工资的前提下,让组织能够快速获得生产力并持续保有竞争力。

图1 : 限制力量的安全性系统可让UR机器人若于其路径上侦测到障碍就自动停止运作 – 图为位于挪威的Nortura将UR10用于堆栈的应用。 |
|
此外,随着我们逐渐实践「人类与机器人在智慧型工厂内协同作业」的工业5.0愿景,在这种新型态的工作环境下,对安全及法遵需求的考量遂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主要原因在于智慧型工厂与传统工厂的运作型态截然不同,劳工和协作型机器人(cobot)能近距离共同作业,且如螺丝起子、包装设备或栈板堆叠机等一般,协作型机器人将被视为多功能工具来使用。而目前有85%的制造业者认为,到了2020年联网劳动力将成为制造业的基本配备,确保这类型工作环境的安全无虞变得格外重要。
考量全球制造生产流程的多变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6年2月公布了ISO 10218「工业机器人安全要求」标准的补充文件ISO/TS 15066,为协作型机器人系统如何确保劳工安全给予明确指引。规范详尽的ISO/TS 15066旨在协助机器人系统整合业者在安装协作型机器人时进行风险评估。
Universal Robots秉持以领先技术帮助全球企业提升生产力及制程创新的理念,投资了大量时间来确保其机器人不只能符合法规,更能远超标准、具备更高的安全性。事实上,由于Universal Robots的协作型机器人内建拥有安全系统专利的先进安全功能,让全球各地已实际安装应用的上千个机器人无须装设防护栅栏,即可进行操作(实际应用情境仍须视安全性评估而定)。

图2 : UR协作型机器人的可调式安全功能,让作业员可以放心地近距离与机器人偕同工作。 |
|
Universal Robots的可调式安全系统专利能让使用者自订一系列参数,以降低工业机器人实际应用时的相关风险。这些参数包括限制机器人的力道、速度、功率、动能,或设置安全范围以限制其工作区域,避免人身伤害的风险。举例来说,当有劳工于近处作业时,Universal Robots的协作型机器人便会减速,将与人碰撞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劳工与机器人在工作环境中互补互助的协作型劳动力为各方面创造庞大可能,包括强化制造生产力、推动创新,甚至提升职场安全及整体工作满意度等。尽管就现况而言,以传统方式确保机器人运作的安全性仍有其必要,但许多研究正在探讨如何设立实务规范准则来确保安全的人机互动,以实现解放协作型机器人所有潜在应用可能的终极目标。有关这方面的发展变革非常令人期待。
(本文作者Esben H. Ostergaard为Universal Robots技术长暨共同创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