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触控ITO替代方案的明日之星
新市场推动新技术抬头

【作者: 丁于珊】2013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10763】

近几年来,智慧手机、平板电脑风靡全球,触控已成为最自然的人机介面。各种技术当中,以电阻式及电容市占有大部分市场,电容式触控更在2011年市占率超越电阻式触控,而ITO(铟锡氧化物)透明导电感测材料的应用需求更因触控面板火红而跟着水涨船高,几乎占尽电容式触控所有市场。


事实上,透明导电膜市场商机庞大,且持续在成长当中,预计2015年可望达到5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其应用领域也非常广,包括触控萤幕、软性显示器、LCD面板OLED照明、太阳能电池等,而目前又以ITO独占此市场。


触控应用拓展 ITO现瓶颈

然而,在触控面板上,随着Windows 8的发布,触控应用朝向更多方面拓展,笔电、AIO、甚至大到数位看板也都加入触控功能;加上近来智慧手表等穿戴式装置热潮兴起,让可挠式触控显示器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中大尺寸面板或可挠式等应用因ITO本身材料条件的限制,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技术挑战,也让面板厂商伤透脑筋。



图一 : 随着触控应用朝向更多方面拓展,ITO 却因本身材料条件的限制,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技术挑战
图一 : 随着触控应用朝向更多方面拓展,ITO 却因本身材料条件的限制,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技术挑战

以Windows 8触控轻薄笔电为例,当萤幕来到13吋以上的中大尺寸后,为了不造成片电阻过高而影响触控灵敏度,另一方面又为了不让萤幕显得过厚而重,OGS成为首选方案之一,其夹带着低成本及轻薄的优势,积极布局触控笔电市场。


不过,OGS在大尺寸应用上,贴合良率一直是还未解决的问题,但若采用薄膜技术又会面临ITO尺寸越大阻抗越严重的问题,导致在大尺寸面板性能上较为不佳。其次,若采用OPS(One Plastic Solution)方案在制程上又会遇到ITO溅镀程序温度过高(约300℃),导致塑胶变形不透明的问题,这些都让ITO不适用于中大尺寸的应用。


也因为这些问题,虽然ITO目前仍然独占市场,但在中大尺寸面板上一直有着技术挑战,且其易脆的特性,也不利于软性面板市场的发展。为了解决ITO带来的难题,寻求能够取代ITO的新兴材料已是势在必行,Cambrios执行长John LeMoncheck就指出,不论是铟材料未来将面临短缺、ITO在中大尺寸面板的片电阻过高及成本问题、或是软性面板需求等,都显现了寻找取代ITO材料的必要性。


ITO商用化替代方案一一浮现

目前浮出台面的ITO替代方案包括银奈米线(Silver nanowires;Ag NW)、金属网格(Metal mesh)、碳奈米管、导电高分子等,而就现况而言,以奈米银线及金属网格的表现似乎最能够在短期内成为替代ITO的商品化技术。


奈米银线强力进入市场

透明导电膜市场极大,不少厂商也都注意到这个庞大的商机,纷纷积极投入一些独门技术的开发,例如Cambrios。 Cambrios选择电组特性较好的奈米银线作为材料,开发出奈米银薄膜(film)和奈米银墨水(Ink)方案,称为ClearOhm。


Cambrios亚太区业务副总姚欣仁指出,铟矿属稀有金属,目前蕴藏量最大地区为大陆,约占全球58%,中国为避免过度开采,出口有限,因此价格容易受到波动,相较之下,银的开采不受管制,在价格上相对稳定。


ClearOhm为Cambrios的主力产品,可藉由液态形式当作涂料,涂布于塑胶或玻璃介质上,且可采用低温涂布(Coating)制程,解决了ITO的高温溅镀涂布制程在OPS上会遇到塑胶变形的问题;而银奈米线可挠性佳,导电性也不会有太大影响,正好满足市场对于可挠性面板的需求,让ClearOhm在应用上具有更大的空间。


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光电系统组副组长翁敏航指出,目前ITO不易被取代的最大问题在于其蚀刻方式已经非常成熟,因此电极图案化(Patterning)能力很好,是其他材料所不易替代的优势。不过,姚欣仁表示,ClearOhm能够采用既有ITO图案化程序,其方案可采用黄光、雷射、印刷等制程技术,既定的ITO图样皆可转移,触控厂商不需为了不同材料改变制程,解决此问题。


姚欣仁指出,在成本上,ClearOhm的材料成本与ITO差异不大,相较下的优势在于反应速度快、比ITO具有更高的导电性、更好的透光性(可达到92%,ITO为90%),且因采用薄膜型方案,比起玻璃也较为轻薄。



图二 : ClearOhm的优势在于反应速度快、比ITO具有更高的导电性、更好的透旋光性且价格便宜。
图二 : ClearOhm的优势在于反应速度快、比ITO具有更高的导电性、更好的透旋光性且价格便宜。

更重要的是,由于不需像ITO必须投资大量的成本在真空设备等资产上,因此在组合成本上相对较低,目前其成本已可低于ITO,让ClearOhm在软性、非平面性等应用上有很大的机会,并且尺寸越大越具成本优势。以同样表面阻抗而言,姚欣仁指出,Cambrios的Ag NW方案与ITO价差约为10-15%。


ClearOhm的确解决了不少ITO遇到的难题。看好这样的技术,Gartner日前在「2013年触控和手势控制领域最酷供应商」报告中,将其评选为「最酷供应商」,并且指出比起ITO在成本、良率、原料取得、导电度等特性上都更具有竞争力,三星也投注了500万美元的资金。如此看来,ClearOhm确实拥有一定的市场发展潜力。


目前宸鸿、友达等都已开始与Cambrios合作,市面上也已经可以看到由ClearOhm技术所做出来的商品,例如华为的Ascend、NEC的MEDIAS X两款手机、LG 23吋V325 AIO PC以及GVision的15吋POS触控萤幕都是采用了其方案。


不过,真正大量的应用仍未出现,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制程良率及通过环境测试检验的现实问题。在制程上,由于银奈米线的结构稀疏,在蚀刻过程可能造成感测线断裂的问题,让出品良率受到影响;对于大尺寸的应用来说,则仍面临片电阻值过高的问题。



图三
图三

金属网格力战大尺寸市场

另一项同样被认为具有替代ITO市场发展潜力的技术为金属网格(Metal mesh)。金属网格具有价格便宜以及导电性佳的特性,较为知名的厂商有Atmel。 Atmel的XSense是Metal Mesh的一个代表方案,Atmel将其称为FLM(Fine-line Metal),华硕最新推出的7吋MemoPad即采用此技术替代ITO感测层。


Xsense是采用极细的铜金属线来替代ITO,为了不让金属线不被肉眼看到,且不会遮光,此铜线必须做到5-10μm的线宽,这会让电容感测变得相当困难,也是一般触控IC难以满足的感测要求,这相对也突显了Atmel触控IC在感测能力上的优势。


除了Atmel,日本厂商富士也采用Metal Mesh,不同之处在于富士使用的是银。富士将卤化银层涂布在PET基材上,经过曝光、显影、定影等程序,再利用银线来制作网状图案。富士表示,其技术能够达到极低片电阻值,且透光率可与ITO相似,成本当然也较ITO低。日商凸版印刷也开发了网格铜膜和以网格铜膜为感测器的触控面板,其中铜线的幅宽只有5μm,是以蚀刻制成。


不过,Metal Mesh有一项极为重要的问题必须解决,其网格结构会在显示器上造成莫瑞效应(Moire effect),让同尺寸面板在不同解析度时(如1080p, 900p or 768p等),会出现不同的视觉波纹效应,客制化挑战不小。另一个问题为,铜或银金属线并不透明,除非极细,否则容易被肉眼所见。姚欣仁指出,尽管价格便宜,但消费者是否能接受,还待市场来证实。


新势力崛起 Cima展现出色性能

为此,另外一家厂商,Cima NanoTech提出类似于Metal Mesh的新兴技术SANTE film,SANT不仅能因应现今大尺寸、多点触控显示器的要求,对于ITO无法触及的可挠式显示器市场也能够满足。 Cima NanoTech 执行长Jon Brodd指出,相较于银奈米线,SANTE技术可达到极低电阻且高透光率,其特性反而较为接近金属网格那一端,但却又有着金属网格较难达到的高透光率。



图四 : Cima NanoTech的SANTE技术强调高透光率极和低表面电组
图四 : Cima NanoTech的SANTE技术强调高透光率极和低表面电组

SANTE技术原理是将银奈米分子以卷对卷(Roll to Roll)连续式湿式涂布在PET基材上,所有银奈米分子可自行组成微米大小的导电网路,在触控光学膜的表面形成不规则网纹,因此不会有莫瑞波纹的问题。同时,SANTE可提供? 25Ω/sq的超低表面电阻,拥有超高的导电性,也满足对透光率的要求。



图五 : SANTE技术的银奈米分子可自行组成微米大小的导电网络,在触控光学膜的表面形成不规则网纹,因此不会有莫瑞波纹的问题。
图五 : SANTE技术的银奈米分子可自行组成微米大小的导电网络,在触控光学膜的表面形成不规则网纹,因此不会有莫瑞波纹的问题。

Jon Brodd表示,SANTE所强调的,即是在高导电度的同时,又能够达到88%的高透光率。此外,SANTE关键的优势在于其材料特性能够如纹身贴纸般,转贴至塑胶膜或玻璃基板上,在软性显示器上有更多元化的应用。 Jon Brodd指出,其表面低阻抗性与可弯曲挠曲性是一般 ITO flim所无法达到的特性。


在制程与成本考量上,面对业界对于新技术必须要汰换旧有设备的疑虑,Cima NanoTech资深业务开发经理刘轩耘指出,SANTE能够融入原本的ITO制程,无需添购新设备或汰换旧有设备,降低导入新技术的门槛,也减少成本支出。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浮上台面的商用化ITO替代技术为银奈米线和Metal Mesh,而市场需求则来自中大尺寸的触控面板及可挠式的应用。不过,这些ITO替代技术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仍在于提出更多成功卖到市场的Design Win实绩来证实自己的「替代性」。其市场的成长是可预期的,但成长的速度看来还有待观察。


相关文章
MPLAB® Connect Configurator简介以及GUI常用功能范
以协助因应AI永无止尽的能源需求为使命
低 IQ技术无需牺牲系统性能即可延长电池续航力
P通道功率MOSFET及其应用
运用能量产率模型 突破太阳能预测极限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新唐与Qt Group合作扩展HMI平台协助客户於嵌入式系统实现GUI设计
» 元太与友达携手进军智慧零售市场 打造大型彩色电子纸显示器
» 统明亮光电加盟艾迈斯欧司朗 协助汽车氛围照明智慧化
» 格斯科技携手生态系夥伴产学合作 推出油电转纯电示范车
» Aledia取得microLED突破进展 尺寸与色彩精准度创世界纪录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O7S14OGSTACUK7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