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关于2018,看看他们怎么说
IEK、MIC、IDC、IHS、Gartner和TrendForce的关键评论

【作者: 葉奕緯】2018年01月24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34760】

回顾与展望,是所有企业在年末岁初都该做的事,市场研究公司更是如此,每年底都会针对该年所有的产业进行统计与分析,同时也对来年做出预测并标注重点的市场。


这些分析与预测都很重要,也很值得参考,因此CTIMES特别选出数家主要的市场研究机构,以下是他们针对2018年的展望:


[ IEK ]2018年OLED手机将成长至33% LED仍面临挑战

面板产业与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关系紧密,近年OLED面板即受到电视和智慧型手机产业带动而成长。最近发表的iPhone X更是将OLED比重攀高的要角,预估OLED在整体智慧型手机的搭载率,将会从2017年的28%稳健成长至2018年的33%。


而18:9全萤幕在智慧型手机市场的渗透率,预估也将从2017年的9.6%大幅攀升至2018年的36.2%,涵盖高阶、中阶以及入门产品。



图1 : IEK预估OLED在整体智慧型手机的搭载率,将会从2017年的28%稳健成长至2018年的33%。
图1 : IEK预估OLED在整体智慧型手机的搭载率,将会从2017年的28%稳健成长至2018年的33%。

在显示器产业方面,全球电子终端产品需求减少,使得全球面板价格也跟着下降,特别是大尺寸面板产值已连续三年减退。然而在2016下半年,中、美市场需求止跌回升,中国对我出口订单的回升使得整体面板产业销售值、出口值、与主要厂商的营收年增率等均恢复正向成长。


在LED元件部分,2017年台湾LED元件产值预期较2016年同期衰退5%,第三季为电子业传统旺季,因此终端市场需求逐渐回温,使得我国第三季LED元件产值达到240亿台币,较第二季成长5.2%。工研院IEK指出,碍于LED背光模组市场已饱和,因此整体产值成长仍面临挑战。


[ MIC ] B4G、5G、Wi-Fi、蓝牙 将为行动通讯产业带来新变革

展望2018年的通讯产产业,资策会MIC认为,相较4G行动通讯技术,5G将提供更快资料传输速率、扩大无线通讯覆盖面积和降低网路时延,并开始应用于消费类之外,如工业、交通、医疗等垂直行业扩展。


在智慧家庭方面,新创业者及传统路由器业者主打Whole Home Wi-Fi,推出具备路由能力的多台Wi-Fi装置组成Mesh网路,解决即使是高阶路由器仍无法改善的家庭联网讯号死角问题,为后续智慧家庭服务推动做准备。


至于蓝牙技术,蓝牙技术联盟于2016年发布蓝牙5.0,改善传输距离、速度及传输量等性能,以抢攻物联网商机为目标。


5G方面,2018年南韩的平昌冬季奥运,也欲将展示5G技术,各国行动营运商将更积极采用5G技术,以挽救传统语音和数据服务 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下滑困境,目前以日、韩两国在 5G 布局最积极。


[ Gartner ]以AI为基础的商业模式持续增加

2017年,人工智慧渐成为显学,不仅投入厂商数目增加,既有厂商也积极规划产品服务范围。今年为了解决延迟率、数据隐私等问题,促使人工智慧从云端运算(Cloud Computing)走向边缘运算(Edge Computing),成为云端服务厂商、晶片与矽智财厂商的焦点所在,加上各国对人工智慧的重视,预计将加速2018年人工智慧在制造业、自驾车、智慧医疗照护服务、物联网等领域的进展。



图2 : Gartner所展??的新兴技术发展周期。(source: Gartner)
图2 : Gartner所展??的新兴技术发展周期。(source: Gartner)

此外,医疗方面也导入大数据与人工智慧,全面强化电脑辅助药物筛选与设计,缩短新药开发时程并提高成功机率。并将电子医疗数据、临床文献等庞大的资讯汇入,导入机器学习技术,以实现精准医疗。


近年消费电子产品的成长速度则已趋缓,厂商开始尝试不同的设计与可能性,包括全萤幕、新机壳材料以及镜头的应用。智慧电视携手OTT、虚拟实境业者构建应用平台,提供消费者更多应用服务,未来的人工智慧应用也将导入支援硬体的AR / VR互动介面。


TrendForce:2018全球半导体产值年增3.4% 中国挑战20%

近年来,半导体产业也受到人工智慧影响,包括OS厂商、EDA、IP、IC晶片厂商也都在2017年针对人工智慧应用推出新一代架构与产品规画,是半导体产能提升的主要推手。


人工智慧也影响半导体产业带来更多的新技术,像是感测器、数学加速器、储存单元与通讯能力,落实服务、建设通讯骨干、同步升级资料中心与伺服器(Server),并加快半导体产业的升级。



图3 : TrendForce预估2018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将挑战 6200 亿元人民币的纪录新高,维持20%的年增幅。(source:集邦科技)
图3 : TrendForce预估2018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将挑战 6200 亿元人民币的纪录新高,维持20%的年增幅。(source:集邦科技)

此外,中国在2018将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发展亮点,TrendForce在其「中国半导体产业深度分析报告」中提到,2017 年中国半导体产值将达到5176亿元人民币,年增19.39%,预估2018年将挑战 6200 亿元人民币的纪录新高,维持20%的年增幅,高于全球半导体产业2018年3.4%的增长率。


另一方面,印刷电路板产业于2017年第二季末市场稍有回温,第三季则渐入佳境,厂商第三季营收相对第二季均普遍成长,仅有约一成厂商季营收呈现衰退的现象,产业整体表现可谓旺季更旺。


[ IHS ]不是买车,是买「行动能力」

研究面向广泛的国际市场分析机构IHS Markit,提出一项新的重大研究成果指出,汽车未来的发展将会有重大的改变,日后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方向将会从「买车」转向购买「行动力」,而这将成为汽车未来变革的驱动力。


IHS在报告中指出,到2040年,中国,欧洲,印度和美国的汽车行驶里程(VMT)将达到每年110亿英里的历史新高(自2017年以来成长了65%),并将继续增加,因此,新型轻型车辆的销售将会大幅放缓。


而造成这项改变的主因,则是颠覆性技术的整合,以及政府政策和新的商业模式所带来的多面向竞争的缘故。


此外,全球车辆产业发展趋势中,自动驾驶发展的态势强劲,美国、英国积极推展自动驾驶法规的发展,致力于让自动驾驶车辆早日合法上路,间接加速车辆产业的蓬勃,陆续出现了自动驾驶电动巴士的试运行计画,正于全球展开。



图4 : IHS Markit指出,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方向将会从「买车」转向购买「行动力」,而这将成为汽车未来变革的驱动力。图为台北市政府进行中的无人功车测试。 (source:台北市政府)
图4 : IHS Markit指出,消费者购买汽车的方向将会从「买车」转向购买「行动力」,而这将成为汽车未来变革的驱动力。图为台北市政府进行中的无人功车测试。 (source:台北市政府)

各家半导体厂也正积极布局汽车市场,高通(Qualcomm)以470亿美元高价并购车用晶片大厂恩智浦(NXP),再来是三星电子以80亿美元收购美国汽车零组件供应商Harman,英特尔(Intel)也以150亿美元收购电脑视觉晶片开发商Mobileye。各家大厂卯足全力,布局车用电子市场,尤其是在未来自动驾驶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电脑视觉(Computer Vision)技术。


[ IDC ] 2018年物联网市场重点在「智慧管理」

2017年物联网成长依旧快速,各个市场也持续深耕,2017年物联网市场的重心是「智慧互动与互连」,2018年物联网市场的发展重点则在于「智慧管理」。


在消费性物联网上,语音助理开拓人与装置之间的互动性,使得应用加倍直觉,语音助理技术的演进,消费性物联网装置的接受度将持续攀升,预计2018年将会有更多基于语音助理的产品服务推出。


在物联网部分,边缘运算的导入让底层硬体更具运算能力,可协助如工业领域的设备端的回馈与反应更快,也进一步降低资料传输与使用云端的成本,亚马逊、全球最大开源社群的Linux基金会也相继投入研究,边缘运算将成为2018年的关注重点。


当相连装置数持续增加、智慧功能越来越多、系统效能也不断上升的同时,如何进 行有效率且有智慧的管理将成为关键,复杂的物联网架构将朝向易开发、易扩充以及易维护的方向迈进,整合式的智慧管理将成为物联网市场迈向下一里程碑的重要关键。


相关文章
MIC:CES 2024五大重要趋势
人工智慧产业化 AI PC与AI手机将成市场新宠
材料创新与测试技术并进 第三代半导体开启应用新革命
看好晶片微缩进展 imec提出五大挑战
AI无所不在前进行动装置势在必行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意法半导体入选「2024全球百大创新机构」榜单
» GTC 2024:所罗门与NVIDIA合作加速生成式AI应用
» 日月光半导体与文藻外大携手培育高科技跨域人才
» GTC 2024:益登展示跨域人工智慧解决方案
» 帆宣与隹世达合组「达宣智慧」公司 启动智慧医疗引擎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3JB5CDQ8STACUK1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