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伺服器系统大吹多心风
商品化大于实际效应

【作者: 林彥慧】2007年03月26日 星期一

浏览人次:【4336】

前言

在多核心处理器被Intel用好莱坞手法炒作成一个热门话题时,事实上,研发出第一款双核心处理器的厂商为IBM,在1999年发表了其双核心Power 4的计画,以180奈米铜导线绝缘矽(SOI)制程打造,2001年就已生产双核心的Power 4晶片,并用在IBM的RISC伺服器之中。当多核议题沸沸扬扬的环绕IT产业的周遭,但身为企业主与消费者的你,又对多核了解多少?根据哈里斯互动(Harris Interactive)的调查显示,48%的PC用户对于双核是什么还一知半解,而仅有的资讯只有来自厂商的广告标语。


因为热门,所以争议四起。对于多核心提出的质疑比比皆是,效能提升的幅度、频宽的搭配、软体计费与应用软体面临的设计问题等都是多核心伺服器在发展上势必得面对的问题。甚至,多核心是否只是Intel夸张的行销炒作手法,亦或是一种科技商品化的社会现象。


有鉴于此,本文采访了伺服器厂商,IBM系统暨科技事业处产品经理刘一慧先生(图一)与Sun服务事业群台湾区总经理戴碧勋先生(图二),希望由伺服器厂商的观点,来了解多核心风潮下对伺服器的影响。


《图一 IBM系统暨科技事业处产品经理刘一慧先生》
《图一 IBM系统暨科技事业处产品经理刘一慧先生》

多核心伺服器存在的理由

追求效能一直是科技发展的趋势,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散热问题与漏电的危机。伺服器厂商都一直在寻求提高伺服器效能的方法,从传统的SMP(对称多处理器)技术,到伺服器群集技术,都是通过增加处理器数量进行效能的提升。 IBM系统暨科技事业处产品经理刘一慧表示,市场转进多核心是一种需求导向,因为客户有效能上的需求,但是用增加处理器数量的方式来获取伺服器性能,这代价似乎太高。因为一台双处理器的伺服器价格,不是添加一个处理器的价格而已,几乎两台伺服器的价格。但是以双核心处理器来说,就可以降低成本。双核心伺服器的价位如果跟两台伺服器价格相同的话,也是乏人问津,但是如果双核心伺服器价格为原伺服器的1.2倍,而又有较高的效能,客户很难不趋之若鹜。


Sun服务事业群台湾区总经理戴碧勋也表示,Sun在5年前开始研发多核技术以期望能提高伺服器效能,2004年Sun公布了下一代多核心多线绪Nigara的计画,直接挑战8核心、单晶片32线绪平行执行的能力,在未来的20年内仍会继续朝此方向迈进。


目前多核心的发展状况已开始遭遇物理限制的瓶颈,因此,设计概念上,大概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种是模组式的多核心,另外一种为单晶片式的多核心。模组式的首推Intel与IBM,将两颗双核心以封装方式封成一颗具备四线绪执行能力的四核心CPU,模组化的优点在于能够加快产品的上市时间,并且可以降低时脉引发的散热与耗电问题。2个处理器核心嵌入同1个处理器模组中,1组紧密整合的双处理器核心能独立运作,即使这2个处理器还是共用同1个插槽,各种应用还是像使用两个处理器核心一样,这种设计让作业系统能将应用软体的执行绪分配至多个处理器核心,借此改进处理效率。


IBM认为,在现在强调核心数量的行销手法上,消费者应该回过头来仔细看真正达到的效率数字(GHz)。日前,Intel杜江凌博士也指出,多核心架构的设计并不在于核数的多寡,而在于应用的效能上,这就取决于设计者的能力,看其是否具备良好的应用弹性。


而单晶片式的多核心,以Sun为例,结合多核心的网路处理效能为其思考中心


设计出兼顾高效能、低耗电且网路处理最佳化,明年将会出32核心的CPU。 Sun指出,Sun的理念为电脑就是网路,而以单晶片式的设计来说,体积比较小,能够缩小伺服器的体积,有利于网路环境。


《图二 Sun服务事业群台湾区总经理戴碧勋先生》
《图二 Sun服务事业群台湾区总经理戴碧勋先生》

多核趋势下对伺服器造成的影响

多核心对伺服器的影响总括来说,可以分为效能提升问题、软体系统相容性问题与软体授权计费问题。首先,在效能的问题上,效能并不会随着核心数目而成正比级数增加。多核心处理器的效能表现上,透过整合系统汇流排至晶片之内,也许有可能比多个相同单核心处理器来得好,但是对现今多数整合记忆体控制器的处理器、或以既有系统为基础升级为多核心的伺服器系统而言,记忆体及系统汇流排就会变成相当明显的效能瓶颈。IBM表示,多核心并非多倍效能,在考虑多核心伺服器时,必须注重其系统的匹配与频宽的影响。


而在软体与作业系统的相容性上,目前普遍存在的观点是:多核心编程难度较大,现有的程式码无法用在多核心解决方案中。而在作业系统的部分,能够降低因为CPU之间的协调而造成的损耗为当务之急,作业系统能否发挥每颗CPU的效能,也牵涉到更底层的伺服器硬体连接架构,记忆体、CPU与CPU间的传输频宽是否够大、传递是否够快无延迟等,事实上,对作业系统来说,别再增加CPU之间沟通协调的折耗,使原有硬体设计发挥到最大效能为其最大任务。Sun表示,在作业系统方面,对于自身出产的作业系统深具信心,并且强调在新旧机种的相容性上,做了很大的努力。


在软体的计费方式上,以往计费方式为看核心数而定,但是目前因多核的冲击而有了重大改变,Oracle可能开始以插槽数来计价。对此,IBM指出,在多核心的领域,将会大者恒大。有技术领先优势的厂商,可以降低插槽数目,在软体部分也将得到优惠。


伺服器市场的现况

在伺服器市场,IBM与Sun不约而同的提出,多核心不是今年产品的重点,对伺服器厂商来说,多核心是被Intel炒作出来的话题。 Sun更明白的表示,多核心只是一种提升效能的方法,严格来说,不能算是趋势。虽然伺服器厂商不讳言日后单核心伺服器消失的可能性,但是就目前为止,厂商并没有那么快放弃单核心伺服器这条产品线,这代表多核心目前仍是有风险的产品线。


IBM今年在伺服器部分,强调的是省电与虚拟化议题。 IBM指出,省电对伺服器来说,才是真正能为客户节省成本的关键,为客户降低成本,才是最实际的考量。而虚拟化,就是要为客户达到「俗又大碗」的途径。当透过虚拟化技术将电脑划分为多个作业系统,就能够提升电脑CPU的效率,使之不常处于等待状况,并且在流量大时降低风险。例如用于金融保险业的伺服器,一天流量最大可能是特定时间,企业主也不愿意因此而多采购伺服器,因此,虚拟化技术就是因应此需求而产生的重点。而虚拟化,也是HP在着力的重点之一。


Sun定义虚拟化的意义:把资源整合在一起,分配给不同的使用者,这就叫做虚拟化。 Sun也指出,多核心的确可以提高防护性,每个核心单独跑一个虚拟空间,其中一个故障,会把故障隔离以避免故障扩散,让其它的核心持续安全运作。但是,是否一直都持续如此高的使用性与防护性,就要看客户的需求而进行选择。


结论:被商品化的多核心

社会学大师马克思(Marx)曾提出当商品的使用价值被压抑转为强调交换价值时,即产生商品化(commodification)的现象。而多核心的的使用价值还有待商榷的同时,多核心这个名词,却成为提高售价的交换价值。眼前所见,多核心如同标签般贴在消费者的电脑产品,占据在你我脑海中。但所拥有的实际效益与该有的效能又发挥了多少?


也许,未来真有可能是多核心的天下,而单核伺服器如同手机黑金刚一样成为收藏品,这就叫科技的趋势使然。但是,在技术尚未全面成熟的时局,当下的消费者,应该严防的是来自厂商的商业操弄,利用科学技术来喧嚷着核心数目与假性需求,赚进大把的钞票。


商品化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当商业的力量使产品清一色的改头换面,消费者一点选择权都没有。但以目前的状况与伺服器的厂商来说,多核心只是一点一滴的让市场与应用发生改变,并不到全面取代的状态。 IBM与Sun提醒消费者与企业主,不需要落入Intel的议题炒作,将多核心视为一种提升效能的方法,所谓的多核心伺服器,不过是多一条产品线可供选择罢了。


相关文章
Android装置多核心系统设计策略
漫谈网格资料库
多核心计算机带来软件应用的困扰
多核心服务器处理器架构介绍(下)
多核心伺服器处理器架构介绍(上)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新唐科技MA35D0 微处理器系列适用於工业边缘设备
» SIG:2028年蓝牙装置年度总出货量将达到75亿台
» 罗姆旗下SiCrystal与意法半导体扩大SiC晶圆供货协议
» 美光针对用户端和资料中心等市场 推出232层QLC NAND
» 摩尔斯微电子在台湾设立新办公室 为进军亚太写下新里程碑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5100L4Q4STACUKZ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