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中国平板土洋大战
白牌平板中国心

【作者: 丁于珊】2012年03月13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6396】

中国这块全球平板计算机最大市场在过去一年百家争鸣,不管是国际大厂或是本土品牌、白牌业者都有直线成长的趋势。其中,中国本土品牌如联想、壹人壹本、万利达等产品定位主要在中高阶市场,白牌则以低价为优势,主打中低阶市场。


处理器大战 欧美大厂揭开序幕

自从苹果发表iPad后,全球掀起一股平板风,三星、联想、惠普、华硕等全球国际大厂纷纷投入平板计算机市场。抢搭这股热潮,中国本土品牌及白牌业者也纷纷推出各种产品,大举入侵这块新兴市场;根据ZDC数据统计,中国目前已有超过百家品牌业者投入平板计算机市场,产品数量更高达六百种。


以目前情况来看,在苹果产品的冲击下,真正能在平板计算机市场上获利的品牌并不多;但是根据近日调查显示,第三季iPad在中国的销量首次出现下滑3.4%;更多的中国白牌业者开始蠢蠢欲动,准备进入市场。而这样的情况对于行动处理器供货商来说,代表将有庞大的商机。


中国现在至少有13家行动处理器供货商涉足平板处理器市场。其中以nVidia、Qualcomm和Freescale等几个欧美大厂采用最多。


nVidia的Tegra 2除了因其自有的绘图技术优势,受到许多平板品牌厂商青睐外,真正让厂商注意到Tegra 2的契机在于取得Google的大力支持,并合作开发出第一台搭载Android 3.0的平板计算机,在Android的支持度上大大领先其他竞争对手,让想要推出Android平板产品的厂商选择采用Tegra 2,成为目前最多业者采用的处理器之一。


不让后起之秀专美于前,Qualcomm专精于行动通讯技术,吸引通讯技术较弱的PC厂商,并针对平板市场推出不含3G 基频的应用处理器APQ 系列,同时藉由在智能手机上的高市占率,将产品推广至平板计算机部分。


Freescale则具备既有客户关系的优势,能够较容易将产品推向白牌处理器市场。其2011年推出的i.MX6系列采用四核ARM Cortext-A9,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包括Linux、Android及微软的Window 8等,且可以用于任何一款平板计算机及笔电。


异军突起 威信袭卷白牌市场

由于白牌产品大多定位在中低阶市场,在价格的考虑上大多会选择本土供货商,如瑞芯微(Rockchip)、君正(Ingenic)、新岸线(NUFRONT)、盈方微(infoTMIC)等,都早已布局市场。新岸线从2010年推出双核行动运算芯片,而盈方微也在2010年有白牌平版采用其应用处理器。此外,还有炬力(Actions)、中星微(Vimicro)等供货商也开始布局。另外,威盛子公司威信(VIA)也是芯片出货量做多的供货商之一。


这些厂商大多有PMP、MP3等消费性电子处理器的经验,在既有市场饱和的状况下,转而寻求平板新商机。其中以威信2011年出货量最多,达450万颗芯片。


芯片厂威盛过去的处理器以低功耗X86为主,主打轻薄型笔电、迷你计算机市场。随着iPad在中国销售告捷,白牌平板计算机2011年的蓬勃发展,威信趁机推出ARM架构处理器,锁定低价位白牌平板计算机,抢攻这块新兴市场。


不走竞争激烈的一线品牌市场,威信转而投入低端白牌平板。针对售价约人民币499到599元的低价位平板计算机推出的处理器,虽然在性能上相对较低,但价格便宜且软硬件系统成熟稳定的优势,迎合白牌市场的需要。这样的策略成功地让威信在低端平板计算机处理器市场上大有斩获,2011年处理器出货量达450万颗,约为白牌平板6 - 7成的市占率,稳占市场龙头。


威信以ARM架构处理器为产品主轴,随着市场持续攀升,芯片出货量也将同步成长。除了价格便宜的优势外,威盛的品牌知名度也发挥作用。因此,在2011年成立威信后,能够如此快速抢攻白牌平板市场。不过虽然目前市占率高达6 - 7成,但是面对其他紧追在后的竞争对手,如何才能更稳固这块市场,是威信接下来要考虑的问题。


《图一》
《图一》

转型成功 瑞芯微奠定市场地位

面临iPad已占有大部分市场的状况下,处理器供货商发展因此受到限制,因此,白牌平板市场备受瞩目。根据深圳半导体应用联盟针对中国二、三线品牌统计,2011年中国平板计算机芯片出货量为1400万颗。相较于国际大厂主打平板高阶市场,选择的芯片偏向特定几家供货商;白牌平板产品在芯片上的选择就显得较多元化,中国本土厂商也以低价格占据优势。


历经从MP4转型到平板市场的瑞芯微,在2011年下半年终于奠定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瑞芯微芯片主打以低廉的成本实现3D游戏运行、高清视频播放等功能,2011年出货量达350万颗,RK2918处理器解决方案在低阶平板计算机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对于其他本土厂商专注于国内市场,瑞芯微也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在2011年的CES上,瑞芯微展示了基于Android 4.0操作系统的RK 2918系列芯片解决方案,这个解决方案以出色的性能和良好的兼容性,在今年中国低端市场表现不错,甚至一度进军美国。2012年CES,瑞芯微也参展并展出数十款搭载Android 4.0的平板计算机产品。在白牌平板热销全球的同时,也为瑞芯微带来更大的收益。


且据传闻,瑞芯微在明年的CES将发表RK30XX解决方案,采用双核处理器设计,在图形处理效能上将会更加强大。


除了威信与瑞芯微之外,其他本地处理器供货商还有盈方微、全志(Allwinner)、Telechips、君正、AMLogic、中星微。此外,虽也有一些平板业者尝试采用国际大厂处理器,但是对于高阶处理器的支持能力不足,无法发挥全部效能。因此,国际大厂如能提供此方面的技术支持,将有助于他们在白牌市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图二》
《图二》

低价已非唯一

但是在市场如此繁荣的盛况下,背后却隐藏诸多问题。多达数百种的产品,除了在质量上良莠不齐外,消费者开始发现众多产品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大家的系统、配备、外观等都很类似,差别只在于品牌形象。


随着市场热度逐渐平稳、消费者逐渐理性化之后,白牌平板的问题将更加显现:在品牌能力、销售管道上不及一线业者,硬件方面也无法和国际品牌竞争。而如果增加硬件成本将让价格上升。例如,初期白牌平板多采用电阻式触控,造成消费者体验不佳,导致2011年第二季销售稍有下滑。因此,业者改采用电容式触控,但成本也随之提高。因此,如何在硬件规格及成本上做取舍,是白牌业者需要考虑的因素。


另外一个隐忧则在于价格之战。随着亚马逊的Kindle Fire以超低价打入市场,白牌平板低价竞争的策略也受到威胁。


2011年,中国白牌平板计算机快速崛起,以价格低廉的优势快速抢占低端市场。但是在亚马逊、联想纷纷推出低价平板计算机,加上其他一线品牌也开始调整价格的威胁下,让白牌业者也面临降价的压力。根据MIC预测,未来白牌平板价格若无法降低至99美元以下,将无法维持一定的市占率。然而,不断降价的结果,将使得一些业者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其他存活下来的白牌业者利润也变得越来越低。


此外,看看中国平板计算机销售,虽有调查指出苹果在第三季稍微下滑,但大部分市场份额仍然是苹果、三星这些国际大厂占据;其他的平板厂商如何在如此多的竞争者下找寻一条出路,很显然,在技术及硬件方面是没有办法胜出的。必须考虑自己的优势,从不同领域着手。


找寻差异化价值

例如,消费者现在开始注意尺寸。有调查显示,比起iPad大尺寸屏幕,亚洲消费者似乎更喜好小尺寸产品。以中国消费者来看,7吋产品是最受青睐的,预估7吋平板计算机将占整体出货量的60%左右。这样的需求,也许可以让其他平板业者找到新的商机。


除了在外观及性能上,在中国平板计算机市场中,软件和内容才是业者接下来面临的挑战。


近日中国3G终端制造商大唐电信以主打「定制化」的概念,加入这场平板战争。其最近推出的平板计算机,根据企业不同的需求,在外观上可采用专属配色或印制公司LOGO等;内部软件方面也可以量身订做,整合办公室软件,提升工作效率。避开竞争激烈的个人用户市场,以客制化的方式,转而走向企业用户,这无疑是提供平板计算机业者一个新方向。


而日系厂商东芝也打算在内容方面取胜,透过推出本地化内容、提供不同区域用户个性化服务来实现平板产品在市场的差异化销售。


以内容取胜的亚马逊则因在中国市场还有版权、语言等限制,因此暂时没有进军中国的计划。然而,白牌业者并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如能推出在地化内容供消费者使用,提升内容丰富度,将会是白牌业者在未来保持成长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ROHM小型升壓DC/DC轉換器提升電池壽命
先进整合触控技术 开创行动装置新局面
平板电脑基础及系统架构
平板计算机基础及系统架构
触控薄型化技术改朝换代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研华AIoV智慧车联网解决方案 打造智慧交通与商用车国家队
» 资策会MIC 37th春季研讨会即将登场 聚焦AI主轴探讨趋势
» MSI於2024 NAB Show展示媒体及娱乐产业适用的GPU伺服器
» 鼎新电脑串连生态系夥伴 数智驱动智慧低碳未来制造
» 微星科技携手Discovery推动世界地球日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J6NRSTCSTACUKS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