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 / 文章 /
软件公司的网络转型策略
 

【作者: I Dream】2000年11月01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4502】

前言

随着网络公司陷低潮后,焦点又回归到软件产业上,如近日宏碁五年内450 亿的软件事业宏愿,道尽硬件公司转型的危机感与急迫性,而微软在2000年六月底宣布的Microsoft.NET计划,更说明经历因特网的热潮后,绝大部分软件公司也面临调整体质的必要,与网络更密切结合,以应付五年内全球化、直接触及消费者的激烈竞争,显示了软件服务业优胜劣败,合并联盟的生态加速演化。


当您开始使用计算机后,就与软件结下不解之缘,甚至于近年兴起的IA信息家电产业,将带给更多人所谓应用软件的机会,想想未来您会与其有任何新关系?或是您已投身软件业,将会面临何种工作方式的变革?本文即探讨软件产业应用因特网(包含有线与无线)后的各种可能变化,由于笔者对影像多媒体领域较熟,故多举其例,如有偏颇之处,还望见谅。


软件业的基本生存原则与问题

当您第一次看到微软与康柏各是软硬件市场的第一名,但它们在市场的占有率比较碓差距甚大,怎会如此?没错,当Windows可以达到95%时,Compaq的计算机却难以突破30%,当微软产生第一片Windows的母片时,后续压制的「再制成本」趋近于零,但是PC硬件等却有无法扣除的固定成本,且每台计算机硬件可升级与增加的零件有限,但是软件安装的限制多仅在于硬盘空间,因此软件业的全球市场规模在1993年已经超越硬件业,而目前在美国则成为仅次于汽车业与电子业,为第三大制造业,而当微软Bill Gates与甲古文Lawrence J. Ellison相互随股价波动,成为世界首富时,处于软件业中的成功是相当光耀的,但却属于极少数人,其它厂商除了在主导规格与标准的大厂夹缝中竞争求存外,就是运用技术与创新上的优势,与大厂进行联盟合作、甚至被购并,整体看虽然惨烈,但是进入者却前仆后继,原因是其以「人」为本的产业属性,仅要一个以上的程序设计师,有自己的想法、创意、技术后,即可成立一家软件公司,接着推出产品、服务,等着上市、或被并购,当然绝大部分则是消耗资金,收摊转业或东山再起?(毕竟媒体多报导耀眼的一面)。


而因特网所带来的则是一个全球化的数字通路与媒体,让小型软件公司本身更容易接触到终极的消费者,完全解除地域性的保护,任何人都有机会进行全球的发行与营销,不必考虑原有软件包包装与运送成本,将竞争的激烈性再次扩大,整体产业生态都将因其而重塑。


产品、服务、网络的三合一模式

过去的软件公司在「产品」与「服务」上有一定的区隔,例如「专业软件服务公司」多以系统整合等项目性服务为主,不涉及套装产品的销售,而「软件包厂商」则以产品研发营销为主,售后教育训练服务多处于次要地位,人力也有限,更不会将RD资源用于此,除非是OEM的大客户(虽然强调简单易用的软件应不必进行太多的售后服务,但是此状况似乎从未发生),不过未来「服务」与「产品」在网络上结合后,将越来越难以区隔。软件服务厂商为将服务标准化,以减低单一项目成本与流程耗时,就必须推出标准化的服务产品与软件组件,例如SAP的R/3,而原本软件包厂商为扩大服务领域,巩固地位,并让消费者一次购足,就必须跨入相关知识领域服务、社群经营与教育训练、出版等,例如微软;因此大型软件公司,或是利基市场中的领导者,未来必然跨入整体性的软件「产品服务网络(这三个词可以任意排列顺序,或许就是一个新的经营模式概念)」,多媒体内容与互动交谈必然包含其中,甚至纳入硬件(如微软的X-box)的制造,形成次产业集团,其成熟后的地位将难以撼动,不论是「产品」或是「服务」,都必将「网络化」,往后的戏码是各领域的领导者间的争斗与联盟合作(得要看有无外星人进来重新改变局面?或是「第三世界」出现「个」疯子),虽然竞争结果好像都是造福消费者,然而您的荷包变大了吗?生活可轻松否?薪资可能80%以上要缴服务费去了。


整合全球人力与资源的网络架构

首先软件公司本身就得架构在网络上。由于软件公司经营涉及许多层面,其中「人才」是最重要关键,否则高超的开发技术、丰富的创意营销概念从何而来?其它还包含联盟策略、资源分配、全球运筹等,主要设备仅是计算机。


当软件厂商日益扩大与全球化时,就得建立起全球性的网络架构,进行「产品服务网络」的规划、开发、生产、营销、与售后服务、更新、人员的引进等,再把用户意见回馈至生产流程中,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机制(Intranet),每个工作都要有可以分配的人力,并有管理的规范,其中还包含第三方、外包厂商、策略联盟厂商、经销体系的沟通联系(Extranet)。而如同硬件公司的全球生产、土地、设备资源运筹与布局,软件公司也必须积极运用海外低成本、高素质人力资源,以网络进行吸收与联结,增加竞争力,例如微软在印度、中国大陆等。台湾也大举进入中国大陆设立研发中心,单一地点或区域不会是绝对重点(例如高耸的企业本部),而在于如何利用网络进行全球资源的整合运作,类似ERP的思考方式,如趋势科技在菲律宾利用低廉劳工成本、英语能力普及的特性建立全球服务中心等。当此网络更加成熟后,厂商与员工的主佣关系也容易变成按件计酬或其它异步方式,因为当标准流程与规范建立后,面对面的沟通不再必须,员工的价值也将建立在信用程度、能力等冷酷但可计量的标准上,很多人视其为理想,也认为有违人性,但是不如此又很难发挥整合的力量,所以不论在初创或是转型中时期,建立完整、有弹性的全球网络架构规划,是任何领域软件公司永续生存的必然条件,而知识管理、软件组件数据库、客户数据库等,亦必须建立于其上。


因特网的进阶运用

上述是原则性的概念,放于实际中执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应变措施,主要视软件公司本身的定位与条件而呈多元发展,不过其中必然的关系是:所有软件公司都要自行思考网络的定位(媒体乎?通路乎?客户关系乎?),将其纳入整体的「产品服务」布局中,以下为几种正在成形中的运用。


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承继Portal、B2C、B2BEC等焦点,ASP在2000上半年也成为厂商网络发展的热门话题,但也随着网络股价暴跌而风光不再,所有软件公司心里也明白,或多或少都要涉及这条路,否则「产品服务网络」的全球建构将难以达成。


「软件变服务、服务走网络」,发展成ASP是将软件公司摇身变成网络公司的极佳方式,将软件架在Server端,计次或是月租收费,例如个人行程、在线开店、企业管理、扫毒、游戏等,虽然处在服务对象不明、网络带宽不足、收费机制未成熟的时境,但仍高喊以提高公司身价,然而在Sun与微软将战场开入Office软件的ASP服务中时,已可嗅得其可能的潜力,其与Server端软件包差异也在一线之隔,如(图一),(还真是销售自用两相宜)。


《图一 MGI的Zoom Server,并购至Live Picture,是架在Server端的影像缩放软件,随时也可成为ASP进行服务》
《图一 MGI的Zoom Server,并购至Live Picture,是架在Server端的影像缩放软件,随时也可成为ASP进行服务》

如同纯达康公司的窘境,ASP也难纯ASP,虽然其在整合ISP下,具有更新快、收费弹性、跨平台、不限时空使用等特性,但是带宽仍会在多媒体的运用频繁下持续保持不足(为基础建设厂商所乐见?),厂商短期内仍必须搭配实体套装产品的应用(至少一片简单包装的光盘),透过Client执行某些功能,否则仅是ASP的功能与远景的Demo网站,离实用仍有相当距离。


Microsoft.NET

为何单独将其提出?虽然概念不新,但一方面是微软讲的,自认是继DOS、Windows后最大幅度的转型,一方面则是上述ASP的典型表现,其在2000年六月份的Microsoft Forum 2000为Gates提出后,也成为软件业转型模式的主要模板。它最主要的精神是将网络视为软件与服务的「发展平台」,跳脱Windows作业平台的界线,以防止Unix、Linux等其它作业平台的追兵,简言之,就是将「产品服务」构筑于「因特网」的「平台」上,它有几个重点:


1. 统一格式:其核心采用XML作为数据建构,以及软件间、网站间传递交换的数据标准。


2. 统一接口:藉由浏览器显示,未来将以Universal Canvas做为统一的显示与操作接口,将所有软件功能拆除重组。


3. 统一输出:显示在各式硬件,如PC、PDA、手机、电子书阅读器、STB机顶盒等,特别是强调将以自然语言方式互动交谈。


短期内.NET将针对程序开发者(提出C#语言与SOAP协议)与企业进行服务,而Office软件也将于2001年后上线,但这绝对是大工程,而且如何稳定获利仍然成谜,所以不会是短期内发生的事情,但是对于微软众多的第三方与经销商,可得注意自己在软件厂商网络化后的生存空间与价值。


注意当微软所有软件的接口统一时,其它应用软件厂商要如何因应?消费者会乐见单纯但外表多变的操作环境,加上软件组件化发展的影响下,可以想见未来以虚拟人物作为接口时,应用软件可能将成为人物外表看不见的特性与功能,如同目前广受欢迎的换皮(Skin)接口,功能与接口设计将逐渐分离。


Free=自由?免费?

自由软件(Free Software)与免费软件(Freeware)近来也在软件公司的发展策略上占有一席之地。前者以开放原始码为主,如其始祖的Unix、Linux、至后来的Netscape Navigator等,本有智能共享的美意,后来却作为大厂抗争微软的利器,将微软各种获利方式免费化,逐步剥夺其生存基础。如能共享智能自然是好事,但仅是大厂可为,中小型厂商可真难以与之共舞,不过网络的发展倒是助长全球研发与改良开放原始码的可行性,在某些共享需求强的软件平台领域,此种方式可能会长期存在下去,成功关键则在于标准版本的建立与否。


免费软件则多为小型软件厂商与工作室的生存方式,先以免费、无功能与使用限制的软件遍撒网络,其上或加入横幅广告机制,藉以扩大使用族群、提高知名度,最后整个公司实际上就是一个产品,坐待大公司的并购,最著名的是发展ICQ的Mirabilis公司,这类小型公司多仅有程序设计师,无能力营销,网络即是最便宜好用的全球性通路,透过专业下载网站的评比与讨论区中的相传,身价自动水涨船高,相似的例子大量出现于多媒体播放、解压缩、搜寻等小型工具软件中,见(图二),未来此方式仍会延续下去,并融合软件组件的概念,但是有可能产生免费软件的全球网络组织,透过共同的机制让用户经由网络酌收费用,可说是由下而上的公司网络形成。


《图二 网络上琳琅满目的免费工具软件,象征中小型厂商的创意与活力》
《图二 网络上琳琅满目的免费工具软件,象征中小型厂商的创意与活力》

免费软件亦有成功转型为商业付费软件的例子,如JASC公司的Paintshop Pro,目前高居全美非专业级图像处理软件的销售冠军,而ACDSee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例子。


目前中大型软件厂商与网站亦使用此服务来扩大使用族群,如Adobe的ActiveShare、友立的PhotoExplorer 6、Yahoo的 Yahoo!Messenger、蕃薯藤的「快报通」,针对不同定位则有功能上的差异,但是共同特性是均会采取与其经营的网站相链接的方式,例如PhotoExplorer可将照片储存至艾美网(www.imira.com)并建立自己的网络相簿。


各式相关网站经营

许多软件公司伴随网络热潮,也纷纷开立新事业部,进行网站的经营,一方面藉以提高股价,却也看好网络公司冲天式的发展以增加营收,这大致上又可分为三种:


1. 本业上的网络服务:基于本业的方向,针对原用户进行网络服务,表现在所有软件公司的网站(似乎已经没有软件公司没有网站了),而网站的语言版本也象征其国际化的程度,功能大同小异,多半无获利的压力,基本功能如公司、产品简介、应用实例、试用版下载、在线资源提供与技术支持服务等,而近期Macromedia与Adobe均成立教育训练相关服务区域,这似乎是此时的热门主题,而在线商店建立与EDS版销售,好像也是必备的功能,代表软件原厂要跨入在线直销仅是「要不要」的问题罢了(那在线B2C软件商店呢?)。


2. 本业相关的社群服务:在有特定使用族群的软件厂商中,网站也成为其经营社群、扩大使用人口的方式,不过针对占有率高的厂商较有正面效果,例如欧特克(Autodesk)公司为全球建筑业中建立的buzzsaw.com与服务机械业的RedSpark.com,展现经营B2B交易市集的企图,均已独立为新公司,当然可在其中大力宣传本身的软件优点,收益还是归于本业,其它如Macormedia以shockwave.com经营多媒体互动游戏、Adobe以ecircles.com经营数字影像分享等均属之(图三)。另一方面软件公司长期针对特定领域研发所累积下来的相关知识,如果能以内容或是教育网站方式经营与出版,也容易占有优势,顺便为知识管理奠定基础。


《图三 Adobe以ecircles.com经营数字影像》
《图三 Adobe以ecircles.com经营数字影像》

3. 异业网站经营:亦有些公司特别针对热门的主题,投资或是直接跨入经营网站,例如内容网站、EC网站等,不过此方面投机性大,如未与传统厂商进行联盟,双方以个别优势合作,则成功机会较小,且在网络退潮后往往会成为本业的负担。


如何获利、谁能获利?

目前软件业的获利方式仍十分传统,透过项目、软件包OEM或是销售等赚取业绩,但是未来的产业生态势必更为单纯化,由几家国际领导大厂掌控90%以上的市场,相信必然No Free,只是会让您花的不痛不养,但是结算后仍占据您薪资的大部分,整个获利机制应该是由不同领导集团出面进行掌控与分配,制订游戏与交易规则,针对「产品服务网络」的混合体,方式可包含下载、计次、计时、租用、浏览、传输量、使用位、交换、成品、宣传、散布、传销、改良、协力合作、授权、教育训练、利润分享等任何可想象与计量的单位,进行「数字货币」的「交换(非单向流动)」,甚至达到「付费个人化」,透过网络算得清清楚楚,这一切都必须由集团提出机制后,配合金融与授信机构进行(届时后者可能也在集团之下,例如哪天微软并购银行等),所以获利属必然,仅是必须先归属于集团,财富也将更集中于少数人,您的薪水当然还是照领。


结语

当Sony宣布新一代的爱宝狗将支持因特网功能后,「狗」藉由网络与主人聊天已不再是个笑话,届时您可能会带着宠物型笔记计算机(例如可爱的小鹦鹉,眼睛投射出屏幕,与您自由谈天),进入虚拟办公室、开发新的电子人脑...,很难具体构思这种「产品服务网络」的新生活,如同气、液、固态混合在封闭系统中,所有成分动态交替变化着,暗喻着硬件、软件、网络可能的互动关系,软件则属于似有若无的「气」,但却是四处充斥的。虽然有所期待,但心理也为阅读网络上一篇「网络新贵 生活新贫」文章而受冲击着,毕竟科技飞快进步,但道德、质量、文化却未见明显提升,自己身为开发者与消费者,到底何处被真正「造福」?亦或是陷入于满足「被创造出的需求」之欲望与执着中。


如您对于软件的整体竞争策略有兴趣,可以参考「数字式竞争」一书(天下文化出版),大致仍可预知五年内的趋势,对于百年的发展,则可参考「心灵机器时代」(高宝集团出版),为信息与生物科技整合的乐观想象代表作。


(作者为本刊专栏作家,如有疑问,本文作者乐意与您一起讨论,来信请寄到idream@mail2000.com.tw)


相关文章
挟ICT与半导体优势 台湾生技产业将趁势而起
一日购足!台湾打造完整AI产业供应链
欧姆龙与宏碁云架构携手推出AIOT
模拟能力推动产品创新
多功能嵌入式系统新未来:从Android到Raspberry Pi 3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新闻
» 宏??、国卫院与长庚医院合作开发AI智慧预测系统
» 台达推出5G ORAN小型基地台 实现智慧工厂整合AI应用
» 取得ISO 14064-1作为净零起手式 鼎新以碳总管助力企业跨步绿色转型
» 欧洲航太技术展在德国盛大展开,全球吸睛 镭洋推出卫星通讯整合方案,目标抢占庞大的欧洲卫星商机
» 宏??持续布局储能产业 投资磷酸锂铁电芯大厂长利科技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PCSDLMOSTACUKY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