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客戶導向新經濟 - CRM從何做起?
網際產業座談會

【作者: 編輯部】   2001年05月01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6028】

隨著數位化腳步的推展,對於企業經營的一大衝擊即是:從生產導向轉為客戶導向的新經濟,「CRM」一詞也因此格外受到重視。目前的問題是,大家已認知到客戶關係管理的重要性,但資訊方案與作法充斥市場,企業反而不知該從何做起?


在本期的企劃中,除了從數篇精彩的產業分析、專論文章及問卷調查中一探CRM發展之現況外,本刊也很難得地邀請了六位CRM領域的業界領袖人物共聚一堂,透過此次的「網際產業座談會」,針對CRM之市場、架構、導入評估等議題,集思廣義,進行專業意見的充分溝通,共同評估檢討此一新市場的機會與挑戰。二個小時的精彩對談內容為各位紀錄報導如下:


數位時代打造客戶導向新經濟

問:首先,想先從整體環境面的角度來探討,是不是真的有CRM這樣的需求。很多人說,網際網路的興起,帶動數位經濟時代的來臨,而這會是以客戶為導向的時代。不知你們如何詮譯這樣的說法?


得捷副總經理崔志強:以我個人看法,客戶關係管理過去就有,以前就常聽到「以客為尊、服務第一」的口號,但是欠缺一個非常有效的方式去達成目標,只能用一些人為的判斷力來做這些事,所以服務的品質往往不能夠被保障。


在過去,我們強調的是人與人直接互動的商業模式,但隨著 Internet 興起之後,它增加了許多互動的機制和管道,因此也給予了客戶更多主導權。為何「數位經濟」又被稱作「客戶導向經濟」,我想「數位經濟」是一個名詞,它強調以 Internet 為主的一對一行銷,我們都知道,客戶喜歡被人當作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受尊重,每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它的差異性,所以我們強調一對一的客戶服務導向會是未來企業經營的主流。也就是說能夠透過Internet更具體地管理龐大的客戶資料,進一步的去做分析客戶的行為,找到其中的商機,企業才有條件走入二十一世紀,面對更激烈的生存戰爭。


北電蕭崑龍協理:我很認同崔副總所提到的,因Internet 的興起而讓我們跟客戶的關係起了很大的改變,尤其是客戶的自主性提高了。過去企業跟客戶之間的互動是由企業來決定的,以存提款為例,過去客戶非得親自到銀行去一趟,但現在可以選擇用 Web、ATM,或是到分行去。當然,這並不表示Internet 會把傳統通路取代掉,但在如此多元的互動管道下,企業想要了解客戶、掌握客戶,需要有更多的用心,以及有效的工具輔助。


CRM的市場現況與前景

問:所以CRM系統工具的市場應該大有可為。童啟晟先生長期觀察國內外CRM產業的發展,依你的觀察,CRM的一個市場現況如何,企業與廠商之間的看法是否仍有落差?


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產業分析師童啟晟:就 CRM 市場前景而言,國內外的研究報告都相當看好,根據我們 MIC 的調查,去年國內一年 CRM 就有二十六億台幣的市場,現在也看到許多知名的國際廠商,如Siebel等都積極進駐台灣,所以說這個市場的前景應該是相當樂觀的。其實一個新的觀念或技術,大致上都會經歷發展、成長、成熟與衰退四個階段,我認為CRM目前已進入成長期了。


我發現企業目前雖然普遍認同 CRM 的重要性,但是在對 CRM 進行導入評估時,態度卻是茫然的,這應和現階段的國內外 CRM 軟體多需耗製大量成本與人力,應用成效又不易評估有關,另外,國內企業即使已有少數建置 CRM 的成功案例,該企業多半也不願意分享其經驗,為的是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門檻,不願別人太快追上來。就企業型態來說,在一些大型的服務性事業,如金融或電信業,多已建置CTI Call Center,但從整個產業面來看,這些仍是條件充分的少數個案,其他的各個產業,例如同樣是服務業的流通業者,對於客服中心或CRM相關系統的需求也很明顯,可是即使有心也無人才、資金去做,這也是擴展 CRM 市場時面臨的一個瓶頸。@中標:CRM的定義與架構


問:我時常閱讀各位的產品或分析資料,整體看來,CRM系統的功能架構應可大致分為前台功能 ( Web、CTI )、應用系統 ( 銷售自動化、行銷管理、顧客服務等 ) 與後台分析 ( 資料倉儲 ) 等部分,或再加上顧問諮詢與軟、硬體基礎設備。面對如此龐大的架構,企業該如何思考本身對CRM的需求,又該從何開始做起呢?


逸凡科技CRM首席顧問曾旭升:我覺得在談 CRM 的時候,除了看系統工具本身與企業目標之外,更應該試著站在「客戶的客戶」的角度來看這件事情。例如銀行的客戶和電信公司的客戶,兩者的需要就大不相同。想想這些企業的客戶希望怎麼樣和他們互動,才不會流於本位主義的思考。


其實台灣七、八成以上的企業,跟客戶互動的基本技巧都相當不足。所以我們應從「客戶的客戶」角度,去做輔導企業改善互動技巧,並針對這家公司最大的弱點去著手,比如說有些公司面對面的業務管理已做得很好,可是缺乏一套有效的行銷機制,我們就有能力適時提供這方面的補強。所以面對 eCRM 這個題目,我覺得還是要以原有客戶為基礎,回過頭來看客戶想要什麼,這樣一來客戶群自然就會增加了。所以說我覺得 CRM 的重點就是如何把客戶群愈做愈廣,而不是一昧地相信科技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我大概會從這樣的角度,去看 CRM 的定位。


美商艾克張潤明總經理:談到 CRM 的目的,大家常常會說,應該要能更了解客戶,並提供更好的服務給客戶,這沒有錯,但不能忽略了企業「真正目標」的達成。企業經營的目標是什麼?應該不是客戶成長數,而是為了讓企業能獲利。這兩者雖然密不可分,但「本」與「從」的區別要清楚,才能清楚地思考策略與方向。


基本上,CRM 只是一個觀念,過去已經談很久了。目前還有許多人有這樣的觀念,以為CRM 是老字號的權利,也就是那些已經有數百萬個客戶,擁有豐富客戶資料的企業才需要去做,其他的中小企業,則自認為先天不良,後天不管怎麼補救,還是做不到。但現在所說的eCRM強調的是「你永遠不會太晚」,只要透過即時的網頁互動與分析,就可以開始一對一的行銷與服務。


童啟晟:我覺得談CRM的架構大家已沒有太大的出入,反倒是很多廠商的產品功能該如何歸類,常常是讓我們研究人員傷腦筋的問題。其實從ERP發展的例子來看,CRM產品同樣需要走過產業標準化的過程,而目前即使是Siebel這樣大廠的產品,都還有很多功能不完整的地方,更何況是應用到不同的產業之中,特別是電信業和金融業就是完全不同的領域。其實不管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或是CRM怎麼分類(眾笑),能夠賺到錢才是最重要的。


關於CRM該從何做起?其實我在很多演講的場合也被聽眾問到。我覺得可以用所謂的「漣漪效應」來看待這個問題,也就是從Web、Fax、e-mail、電話等人與人最常接觸的這一端開始做起,是最容易看到成效的。CRM愈往外擴,例如要與ERP或SCM相結合,或對整個企業進行流程再造,其成效就愈難立即而明顯。


所以對於台灣的企業,尤其是占大多數的中小企業,我會建議他們從CTI Call Center 或Web這端開始建置,再進一步做客戶分析。對於大型企業來說,才會強調以資料倉儲將各部門的資料進行整合,或進行企業流程再造。這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叡揚資訊副總經理蘇守謙:我們顧客常花很多時間去評估廠商的解決方案,而每個廠商在跟顧客建議時難免會傾向自己的優勢,但不一定是顧客最需要的。其實我個人以為,就解決方案廠商的角色來說,我們想創造利潤,別忘了先幫客戶創造價值,因為顧客會需要我們的任何的產品正是為了如此。所以我個人建議先去了解顧客最在意什麼,企業裡頭最容易幫顧客產生價值的部分在哪裡。


因此若問CRM 該從何做起?在剛剛提的 CRM 架構中,我有較為另類的看法,我建議從核心的行銷、服務、或是銷售等應用系統開始思考,到底是應加強我們的行銷或銷售管理,才能對顧客價值的提升最為有效。從這裏出發,再來思考如何與前端的 Web、CTI 等功能配合,和如何應用資料倉儲系統幫助分析。所以我個人給企業的建議是「從核心再往前端最後到後台」。


導入CRM 客置化或產品化?

問:企業導入的做法應選擇客製化或產品化?從導入到發揮實質效益之時程需要多久?導入 CRM 之成本效益能否具體評估?


崔志強:究竟這個企業的生存競爭力在什麼地方,是客戶服務還是做很多銷售的動作?每家企業並不一樣。選擇客製化跟套裝化,這牽涉企業目標在哪裡,當企業目標很明確的時候,我們才可以判斷是客製化比較好還是套裝化比較好。


談到建置時程的問題,以我過去經驗來看,建置 CTI 或是資料倉儲時間都不一樣,建置一個 CTI 大概要花三個半月到六個月,Web的應用則較快,動員起來只要一個月到二個月就可完成,完整的導入時間會根據客戶需求不同而有不同的時程規劃。


至於 CRM 的導入成本跟效率是否可以去評估?我認為可以,可是不能夠立即要求整體性的評估,企業必須確定你要什麼,從你最需要的部分開始做,才容易評估成效。舉例來說,導入 CRM前跟一年後,銷路有沒有增加,或者是說客戶流失率有無降低,客戶貢獻度有無提昇,這些數據都可以幫助企業找到一些結論,這些數據既然有,為什麼說它不能評估?


其實國外企業有很多這方面的經驗,所以只要企業切入重點是擺在它的需求面上,我想一定能評估,當然這也要靠諸位業界先進與企業共同來努力。


張潤明:企業到底要選擇客製化還是產品化,考量的因素其實蠻多的,首先企業自己要非常清楚自己的目標,並不是又貴又出名的產品就能符合企業的需求。其實 CRM 帶給大家一個機會重新去檢視跟客戶的互動關係,或許這是不須依靠很多科技產品就可以做好的事情。


第二個考量點是現實的情況,就是預算有多少?有些客戶要的功能其實是超乎預算可及的。第三點則,企業應考量本身的能力,從它的基礎架構、人力素質,到它的企業文化,這包括它的執行力,是否夠條件來自行開發,或採客製化。一個企業如果整合性需求越高的話,其實客製化情形就越高,經費需求也愈高。要完全量身訂作並不容易,如果預算有限,建議企業選擇能夠滿足它最重要的百分之八十需求功能的套裝軟體。


蘇守謙:我想補充一點個人想法,除非這個產業或企業屬性非常特別,真的需要量身訂作,否則從建置成本或時程來看,採用具備部分客製化彈性的套裝軟體,會是較好的選擇。其實從軟體工業的角度來看,我們現在已可以模組化軟體元件,如果我們可以試著將產品模組化,軟體設計元件化,以提高彈性的話,顧客就可以做到某種程度的客製化。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一個觀念。@中標:推行CRM有無產業標準


問:我想 CRM 近來談的很多,企業也在開始建置 CRM 系統,這邊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說,在 B2B 之供應鏈上有一些產業標準之制定,如 RosettaNet,然而在 CRM 之推行上是否也需要有相關標準之制定?


蕭崑龍:我個人看法是這樣的,在 SCM 裡面它有非常多的東西是屬於交易性的,因為它有整個產業上下游之間的關係,牽涉到非常多的訊息交換,所以有一個標準是非常重要的。RosettaNet 就是屬於資料交換性的一個標準,因為需求明顯,在Internet之前就有EDI這樣一個標準,在很多產業中被制訂出來。


坦白說這幾年來在 CRM 領域裡面,我比較沒有聽到有一個所謂的標準,我想原因在於,CRM 的本身並不是強調一個交易,如果有需要也是經過供應鏈來做訊息的交換,例如透過銀行間的虛擬私有網路來進行跨行轉帳。


所以就產業標準制定而言,我認為未來 CRM 這個產業領域上,在功能面上,我認為慢慢會越來越接近,可是資料訊息的交換我比較看不到會有走到產業標準的趨勢。


保障客戶隱私權

問:最後一個問題想來談談,在整個網際網路的環境中,CRM 之推行要如何兼顧客戶隱私性及客戶信用度稽核?這個問題牽扯到個人隱私權的保護和商業利益的考量之間的衝突,能否兼顧?


蕭崑龍:在過去我們的企業對個人資料保護這方面的問題很不重視,最近有一個案例,就是遠傳電信的手機用戶可以申請行動銀行,透過手機可以轉帳,而遠傳跟遠東銀行又達成某種程度的客戶名單共享,雖然兩家公司是關係企業,但對客戶來說卻是不同的公司,非經同意的交換資料,就容易造成客戶權益受損的問題。站在保護客戶個人資料的立場,我個人比較持嚴謹的態度,我覺得這樣的問題應該是要避免的。


蘇守謙:我想這個議題至少可以從幾個方面談,法律層面強調的是如何有效防範資料的不當外移,道德層面就是說必須考慮顧客實際的感受,比如說顧客今天上網作什麼事,看過什麼網站,我們立刻就從顧客昨天上網紀錄分析出個人的行為,然後今天就寄相關的廣告信函資料給他,有的顧客或許會覺得很體貼,但更可能覺得這樣的商業行為侵犯到個人隱私權。


最重要的,做 CRM 就是要了解到每個顧客都是單一個體,他有個別需求和特質。講到個別需求,剛剛蕭先生提到要處理行銷問題必須經過他人的允許,我也很認同,因此除了法律跟技術層面的控制因素,也應體認職業道德的重要性。我想資訊本身無罪,就是看人如何去使用它,這是一個觀念,需要從平時的教育做起。


相關文章
從Web Services看行動運算
從Web Services看行動運算
仍具明星相的無線通訊產業
垂直式交易市集的未來
聯電達成企業電子化的成功關鍵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施耐德電機響應星展銀行ESG Ready Program 為台灣打造減碳行動包
» 台達推出5G ORAN小型基地台 實現智慧工廠整合AI應用
» 歐洲航太技術展在德國盛大展開,全球吸睛 鐳洋推出衛星通訊整合方案,目標搶佔龐大的歐洲衛星商機
» 經濟部促成3GPP大會來台爭話語權 大廠共商5G/6G技術標準
» 經濟部支持跨國研發有成 台歐雙方分享B5G~6G規劃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16.26.104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