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引領風騷-無線技術的應用
開創傳輸新領域

【作者: 彼得‧貝得摩】   2001年08月01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2164】

前言

無線網路產品近年來快速成長,日趨普遍,尤其在企業環境中更是如此。除能即時且行動式地存取企業關鍵系統,如銷售及存貨資料;另還可查看電子郵件或股價。企業主管正迅速地體認到無線運算的價值。由於對相關效益瞭然於心,我們相信大眾將持續需求高可用性的行動式方案,以便在任何時間、地點存取關鍵資訊。這看似容易,但落實這項願景,所牽涉的技術則需更為努力。


在此同時,全球企業的運作已變得更依賴資料系統。除了業務步伐持續加快,業務面在地域上的必然擴張,也讓資料、網路使用者及資訊人員更為分散。競爭如影隨形,安全缺口的潛在損失也不容忽視。當然,網路(傳輸資訊的媒介)也變得愈來愈有價值。不過,當資訊需以無線或有線網路安全傳送時,成功與否就成為相當重要的問題了。


行動辦公室的設立

根據無線區域網路協會(WLANA;Wireless LAN Association)最近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無線網路可持續提升效率與生產力。但即使如此,無線區域網路也可能加深網路主管的擔憂,使其掙扎於儘速提供無線網路來因應挑戰。


我們深信,網路供應商及其客戶必須共同合作,以3大關鍵要素來建立未來的行動辦公室。這3大關鍵要素分別是安全性(Security)、可用性(Availability)及行動性(Mobility),以讓資訊能安全傳送,並可在任何時間、地點來存取。


在Dataquest最近發佈的調查報告中,有2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在網路架構中導入無線區域網路。而在這些人之中,有2/3是以一般稱為Wi-Fi的IEEE 802.11b標準佈署無線網路。但這些802.11b網路的佈署層級則有顯著不同。已經在所有據點佈署無線網路的比例是低於15%;其他多數皆是在網路上的幾個個別據點,佈署無線環境。.


雖然無線區域網路尚未成為壓倒性的多數,但對於認為無線網路只博取到媒體和企業層級供應商注意的人來說,上述數據必然令其印象深刻。當網路主管愈來愈熟悉這項技術後,無線應用的新創意也會隨之蓬勃發展。如(圖一)。



《圖一  無線技術的整體解決方案》
《圖一  無線技術的整體解決方案》

舉例來說,網威(Novell)最近除了在其私域網路環境中部分導入無線區域網路,還決定採用802.11b技術以強化BrainShare年度技術會議與會者的體驗,地點涵蓋美國鹽湖市、巴黎及南非。網威甚至將無線網路的觸角延伸至會議中心附近的旅館,利用行動網路連結旅館客房與會議中心,讓與會者能從中獲益。


此外,部分服務導向的無線公司也已攻進旅遊市場,專責提供無線網路傳輸給商務或渡假人士使用。Skynet Global就準備以無線區域網路連結澳洲及東亞地區的機場與旅館,以為旅遊人士或訂購其服務的使用者提供資訊。該公司並已與北美地區的同類型供應商結盟,未來並計畫將觸角延伸至全球。


Dataquest指出,這些新型態的無線應用可望推動市場持續成長,並讓普及率於2002年底前達到50%。在倫敦週日報(London Sunday Times)最近的一篇報導中,就提到無線區域網路的成長趨勢及優越功能,甚至可能在未來形成對3G,也就是一般所稱的第三代行動網路的一大威脅。值得注意的是,許多電訊廠商也已投注上億美元來為其3G方案取得相關的長期技術授權。


無線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

上述種種到底對無線技術與功能的未來賦予何等意義?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這番走勢絕非平淡無奇。以下則有幾項要素,可供佐證這條未來之路。


1.更高的頻寬

首先,類比式數據機及RJ45乙太網路埠都已經證明,一旦某項媒介開始普及,該項媒介的更高速版本將會繼而推陳出新。無線技術對這項理論的驗證備受矚目,因為無線介面在實質上就是一個複雜的無線電系統。當無線技術具備更高頻寬之際,將有更多選項及技術可從中選擇。目前,IEEE標準是其中最為成功的,因為它提供了成本合理的產品以便於快速導入,而且已取得許多深具影響力的支持。值此之際,如藍芽(Bluetooth)論壇等組織也自行提出高速標準;其他競爭標準如HiperLan2,必然也同樣會帶來顯著的影響。


然而,與RJ-45不同的是,這些無線電無法在不同頻譜或資料頻率之間跳躍。供應商所面臨的挑戰,是在當前產品仍不盡完善的同時,持續提升這項技術的效能表現。在創新及創造的之際,也必須保障客戶的既有投資。


2.進階網路服務

事實上,IEEE 802.11委員會目前已有任務小組專責研究服務品質(QoS;Quality of Service )等議題。要求較高頻寬或時間敏感度高的應用程式,也將嚴格考驗服務品質。舉例來說,影音串流、IP電話、視訊會議等應用已開始出現在許多無線網路中。很快地,無線電子郵件將成舊聞,而以液晶觸控式螢幕在網路上舉行的影音會議,以及手持式個人數位助理,都將習以為常。


3.安全性

安全性仍是一項關鍵挑戰,對於安全技術的研發也會持續不輟。企業經理人對此領域必須保持關注留意。由於訊號具有先天的可用性,使得無線安全性顯得特別模糊難辨。由於訊號存在於空氣中,環繞於我們周圍,因此,最進退兩難之處就是沒有實質物體可以建構出無法穿透的防鎖,或其他終極的整體安全技術。所以,我們必須多方比較,以佈署符合我們所需的安全防護。舉例來說,我用鎖來確保屋後車庫的安全,因為車庫中有割草機、腳踏車、各種工具等物品。雖然我知道只要一把小鋼鋸就能破壞這道鎖,但在考量這項風險後,我仍認為不需要佈署武裝警衛來看守後院。


網路安全技術必須以潛在損失為考量來進行佈署,而且,這些佈署的戰力所在就是保持主動管理。網路上的使用者必須被認證。資訊需要編碼保護。入侵行為則要能被偵測及阻止。RADIUS式的授權技術、壓縮及加密傳輸的虛擬私域網路(VPN)技術,以及網路上的入侵偵測軟體(IDS),都是很好的開始。


當前絕大多數的網路設備只有交換及傳送資料封包等簡單功能。市面上的許多設備都不具備察知網路存取者的功能,也不在乎網路上正在進行什麼活動。但這正是了解安全性、可用性和行動性的重點所在。


新興技術與標準如802.1x/延展認證協定(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微軟已於日內宣佈支援)、使用者目錄,以及政策服務,都將催生新一代的使用者個人化網路服務。


結語

使用者個人化網路不同於以工作群組或虛擬區域網路規範出群組使用者的傳統作法。而無線區域網路在地域上的動態本質,正好有助於發展以人、以使用者為導向的網路。特定服務必須跟著使用者移動,不管是服務品質、頻寬供應、存取限制、特殊編碼加密需求,甚或網路主管的特殊要求。以人為導向的作法,加上服務可用性和無線行動性等條件,將於未來落實行動辦公室無所不在、無時不在的願景。


相關文章
802.11n穩紮穩打!
網路通訊用IC的設計技巧(下)
網路通訊用IC的設計技巧(上)
RACF架構優勢探討(下)
無線網路的安全探討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NETGEAR引進Wi-Fi 7無線路由器 發揮AI平台最大效益
» 【COMPUTEX】經濟部攜手明泰、光寶、聯發科 推出「O-RAN基站」三頻全產品線
» 宏正AI創新連結浸體驗 COMPUTEX 2024展示賦能應用方案
» 歐盟6G計畫主席來台 與經濟部簽約合作跨國研發
» 經部領軍台廠重回MWC 秀5G電信與系統商最佳夥伴實力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116.14.66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