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通訊改朝換代 5G邁向全面系統實做
擺脫理論與模擬

【作者: 王岫晨】   2016年05月06日 星期五

瀏覽人次:【8965】


最近多數的5G議題,都圍繞在毫米波的技術進展上。而毫米波的發展,直接牽涉到的,就是測試這個層級。針對毫米波的測試,包括是德科技、安立知與羅德史瓦茲等,都是過去發展毫米波技術的傳統大廠,因此5G議題一旦跟毫米波沾上了邊,這些大廠也都已經準備好,要大顯身手一番。


至於Massive MIMO,目前許多相關廠商都很有興趣,許多晶片商更是積極跨足到這一塊領域。國家儀器技術行銷經理潘建安指出,觀察目前的儀器大廠,NI是少數同時對於Massive MIMO與毫米波都有技術能力與解決方案的廠商。



圖1
圖1

標準未底定 測試廠各擅勝場

要跨進Massive MIMO這一塊領域,確實有些門檻存在,觀察傳統儀器大廠,都是以發展昂貴大型的桌上型測試儀器為主力。只不過,Massive MIMO在驗證過程中,需要建立許多通道,這會使得整體儀器堆疊起來的空間與成本大增,導致採用這些解決方案的競爭力大為削弱。也因此,面對5G,傳統儀器設備的測試大廠,都會特別將發展重心,專注於他們最擅長的毫米波領域,也就是Channel Sounding。


事實上,Channel Sounding的主要用途,正是針對通道的特性進行量測,來找出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的最適合使用頻段。目前Channel Sounding的測試,以是德科技在這個領域著力最深。


潘建安認為,要發展毫米波,關鍵就在於毫米波的電路以及元件。而要做毫米波元件,就不能缺少測試,這毫米波的元件測試,就需要使用到諸如網路分析儀這樣的儀器。


但觀察這一兩年5G的發展狀況,其實連毫米波的元件,都還不至於達到發酵的階段。也就是說,由於標準尚未確定要在哪一個頻段,因此相關廠商就不會大量投入在元件的最佳化工程上。


毫米波原件測試的量,一定是得等到5G標準制訂確定了之後,才能走向大量商用化,廠商也才會進行元件測試的最佳化。而現階段,5G標準尚未底定,主要的儀器需求,則都會集中在毫米波系統設計階段的測試上。



圖2
圖2

邁向系統實做

潘建安也提到,觀察目前全球的5G發展現況,可以看到一個最重要的趨勢,就是系統實做。過去在3G、4G時代,經常都是透過模擬的方式來進行。只要透過一套演算法、一個通訊架構,然後跑模擬,做出了圖表,就可以送去協會進行討論。


只不過,現在的國際氛圍,已經逐漸迫使相關廠商,如果想要跨入5G這個市場,就必須要透過系統實做,並進行驗證。目前國際間的5G發展趨勢,已經走向系統實做的階段。而從過去3G、4G時代大家習以為常的模擬方式,到了5G時代卻必須被迫進行系統層級的實做,這也成為了5G最大的門檻。


也的確,目前許多開始投入5G系統開發的廠商紛紛認為,5G帶給台灣最大的挑戰,就在於如何把過去以理論及模擬為主的研究方法,導向為以實做,並進行系統層級驗證的結果為主流。



圖3
圖3

系統層級的測試挑戰

Alifecom總經理陳達慶說,5G的問題,很多都已經不是停留在實體層了,而是已經延伸到網路層、軟體層與應用層去發展與控管,以及進行不同的切換。這樣的狀況,使得系統的整合更為重要,因為這些設備將不再只是硬體層面,從IC公司到系統公司,都會某種程度上轉變成為軟體與服務型態的公司,這將是很明顯的趨勢。


因為,做硬體已經幾乎沒有利潤了,整個都需要轉型。而且,連整個系統都需要這樣的轉型思維。當然,複雜的系統整合問題,會使相容性比起過去更來得嚴謹,這將使得測試工作也變得更為重要。


5G最大的挑戰,就在於如何把過去以理論及模擬為主的研究方法,導向為以實做,並進行系統層級驗證的結果為主流。

陳達慶說,放眼5G,對於測試廠商來講,也可視為是能發揮所長的領域。因為5G要的,不只是通訊,也不只是硬體,而是越來越大比重的系統層級考量。5G其實是以服務為導向,來對網路的架構與系統做出最好的定義,並使無線通訊的應用更有效率。或許可以這麼說,從3G到4G,只是通訊速度變快。但從4G到5G,則變成系統層面的挑戰了。


目前市場預期,能在2020的東京奧運會,就推出5G的系統來進行實地測試。Alifecom技術行銷處長高淑華認為,5G的發展,會分成高速與低速兩種不同的需求與設計方向,但都是實現在同一個網路架構之下,去滿足這些不同的服務模式。


打造符合需求的儀器

所以,5G需要更快的速度、更好的系統能量、要大的聯網數量、更高的反應速度,來因應不同的應用需求。在兼顧更穩定、更節能,還要能把目前人們所能想到的各種應用服務都整合進來。看起來,5G真的還有很長的一段路得走。


目前5G的技術發展,將會從4G LTE延伸而來。目前許多量測大廠,紛紛與國際大廠接軌,就是希望能在這麼大的5G框架之下,打造出真正符合客戶需求的儀器,而非將所有測試功能都一股腦兒提供給客戶。畢竟在實際測試中,很多功能是使用不到的,但這些多餘的功能,卻都必須一併負擔其成本,十分不划算。



圖4
圖4

【快速完成5G建構】

NI的LabVIEW平台,可以快速幫助客戶完成5G系統的建構。此外,包含軟硬體成本都更為合理,這也使得目前全球許多Massive MIMO與毫米波的研發,都是採用NI的解決方案來打造系統。


相較於其他廠商的5G發展,NI是在前期便開始與5G的客戶合作,並完成參考架構。這時候,有興趣的客戶,就可以購買這樣一套NI與通訊大廠共同開發的系統。例如NI與Nokia合作的整套系統軟硬體與程式碼,就受到很多客戶的青睞。既使缺乏相關經驗,也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奮力一躍,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就是說,客戶不需要從頭設計5G系統,而是可以透過既有的架構,只需進行小幅的修改,例如加入客戶所需的演算法,就能快速驗證系統的最終成效,而不是從零開始摸索,如此將可節省下不少寶貴的開發時間與成本。


NI對於5G的發展,將更著重於與國際知名通訊大廠的前期合作,並讓這些合作的成果,成為一個商品化的軟硬體參考架構。


NI認為,其他儀器大廠的儀器架構,儘管對於Channel Sounding駕輕就熟,卻難進行即時的驗證。NI的解決方案,則是同時對於Channel Sounding與即時驗證,都可輕鬆搞定。



圖5
圖5

【提供5G彈性測試平台與完整解決方案】

新一代5G可能由密集且高度整合的小細胞(small cells)網路組成,並利用數種不同的空中介面,在微波和毫米波頻段中傳輸,以支援高達10 Gbps的峰值資料速率,和不到1 ms的往返延遲。這個組合式網路也許能支援各類的情境,包含簡單的機器對機器(M2M)裝置,或是沉浸式虛擬實境串流。5G技術預料將帶來美好的終端使用者體驗,但同時也讓5G系統開發工程師面臨許多有趣的挑戰。


是德科技行銷處資深行銷專案經理郭丁豪指出,從技術預測跳躍到實際部署,必須從創造、產生、和分析原型信號開始。目前業界還沒有發表5G標準,因此也尚未定義實體層波形。雖然業界對於5G波形仍無共識,但是多載波濾波(FBMC)、通用濾波多載波(UFMC)以及正交分頻多工(OFDM)波形都在候選名單中。


其他可能的選項還包括sub-6 GHz頻率的波形,以及在微波和毫米波(mmWave)頻段的波形,其頻寬可能高達2 GHz。目前仍在研究中的各種波形、頻率及頻寬,為5G信號的產生與分析,帶來各式各樣新的測試挑戰。


郭丁豪認為,克服這些挑戰的關鍵在於,進行5G研究及先期測試時的靈活性。在評估初期概念和新的候選5G波形時,工程師必須具備執行假設(What-If)分析的能力。少了這項能力,將導致選擇錯誤路徑、或是直到開發後期才發現問題的風險升高,而開發後期的任何變更,都將耗費更多的代價與時間。


因此信號產生與分析工具的靈活性顯得特別重要,因為它們讓工程師能在出現更強大的5G候選波形時,迅速改變研發方向。工程師也需要能夠靈活地使用大範圍的調變頻寬(從幾MHz到數個GHz),以及從RF到微波、甚至是毫米波的頻段。


若考慮在sub-6GHz增加傳輸資料量,除了使用新的波型技術,如何有效分配頻譜,以及解決干擾問題將是最重要課題。


若使用微波或毫米波,干擾與頻譜分配問題相對較少,但為了制訂新的無線介面標準,研究人員首先必須能夠評估射頻通道的特性,才能瞭解射頻信號透過通道傳遞的方式。研究人員目前使用通道探測技術來收集CIR(通道脈衝響應)資料,如此便可利用通道參數估算演算法來萃取通道參數,接著可將萃取到的資料用於新通道模型的建構。


重要技術挑戰包括:


‧ 以大於500 MHz頻寬及多通道支援,在毫米波頻率下進行信號產生及分析


‧ 資料擷取及儲存


‧ 通道參數估算


‧ 校驗及同步化


是德科技(Keysight)可提供以下解決方案,來解決5G所面臨的挑戰。


a. 通道探測參考解決方案:搭配多通道系統,並使用內建FPGA數位收集器,解決頻寬與資料擷取與儲存問題,再搭配SystemVue軟體運算通道探測所需參數。


b. 彈性化5G測試平台:特別適用在產品的先期開發,很彈性按所需頻率或解調頻寬,去擴增設備。而這些設備也都能各自拆開去開發子系統。


c. 完整的5G解決方案:是德提供從模擬到到5G原型開發,到通道探測,在到產品開發所需儀器。


d. 最新的UXM可選擇到內建1GHz解調頻寬,並頻率高達50GHz。最新多點觸控讓測試更簡便。第一台單機可支援大解調頻寬與高頻率的頻譜。


e. PXI或AXIe模組化設備滿足若需多通道測試之需求。



圖6
圖6

圖7
圖7

【毫米波頻段將扮演重要角色】

羅德史瓦茲應用支援經理陳飛宇指出,5G相關之技術層面非常廣泛,從發展趨勢來看,5G不論是頻寬或是傳輸速率都將面臨需求大幅增加的問題,在頻譜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一般預期毫米波頻段將會在5G發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除此之外,通道量測、多天線MIMO技術、波束成形和IoT及其他衍生應用如車聯網、智慧城市等,都將是伴隨5G發展而來的趨勢。


陳飛宇說,R&S旗下具備多種5G解決方案,以通道量測為例,使用R&S SMW200A向量訊號產生器搭配FSW85訊號及頻譜分析儀,不須外部混頻器即可分析頻率達85GHz的訊號,足以涵蓋5G毫米波頻段需求。


在物聯網相關應用方面,R&S也針對不同產業需求提供豐富的測試解決方案,如R&S CMW500無線寬頻測試儀即提供多樣化的測試功能,並可支援多種無線技術如LTE、WLAN、及Bluetooth等的全新量測應用;透過最新的高階調變模式功能(256 QAM和64 QAM),能有效提升諸如LTE及LTE-A的資料速率。


相關文章
蜂巢服務和 Wi-Fi 輔助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追蹤貴重物品
匹配修正量測和移除嵌入 有助突破信號產生極限
分散式模組化VNA有效解決長纜線測試痛點
全球標準如何促進物聯網發展
五大策略 提升企業物聯網競爭力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Tektronix頻譜分析儀軟體5.4版 可提升工程師多重訊號分析能力
» R&S展示藍牙通道探測信號測量 以提高定位精度
» 太克收購EA Elektro-Automatik 擴展電源產品組合
» 安立知全新模組可模擬MIMO連接 打造穩定5G/Wi-Fi評估環境
» 攸泰科技倡議群策群力 攜手台灣低軌衛星終端設備夥伴展現整合能量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35.198.49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