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GSM与WiFi的成功,使ICT产业更积极地制订与实行更多的无线通信技术,这包括3G、WiMAX、11n、UWB等,其中3G诉求在无线广域网(Wireless Wide Area Network;WWAN),未来可望升级取代GSM;WiMAX定位在无线都会网络(Wireless Metro Area Network;WMAN),做为宽带的无线化方案与无缝通讯的补强聚合者;11n则是无线局域网络(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WiFi的加速版本;至于UWB是将目标放在无线个人网络(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WPAN)上。
上述这些无线网通应用,基本上都用于「公众、企业、家庭、个人」上,但还有一块是大家所忽略的,那就是「产业」,产业领域也正积极采用无线技术中,以IEEE 802.15.4为底层基础的ZigBee是目前的首要代表,ZigBee诉求用在保全、医疗、玩具、计算机外设、家庭自动化、消费性遥控、产业控制等多方、多类、多层次的感应、量测、监督、控制上,对于上述各种的无线通信应用,一般统称为「无线感控网络」,英文缩写为WSAN,全写为Wireless Sensor Area Network,然也有Wireless Sensor and Actor Network的说法,但无论是哪种全称,其所指意义差异不大。
就ZigBee的应用定位而言,如此广泛的运用领域,将使ZigBee在市场用量上获得最大的支撑,不过正因为期望囊括的范畴过广,使部份业者认为ZigBee无法达到全面的通遍适用,且产业应用重视「专精合用表现」胜过「标准量价成本」,因此开始有其他业者提出更适合自有熟悉领域的无线感测、监控技术。
首先发难的是丹麦的Zensystem,该公司提出Z-Wave技术,认为Z-Wave比ZigBee更适合用在家庭自动化应用上。
其次是瑞典的Ericsson,Ericsson主张用既有已普遍盛行的Bluetooth为基础进行精简化修订,期望以Bluetooth Lite之名打入WSAN市场。
再来是美国的Echelon,Echelon提出Pyxos技术平台,此技术平台也包含无线通信的标准规范,Echelon方面认为Pyxos将比其他的无线技术更适合用在工厂的自动化生产机械上,此外也适合用在自动贩卖机上,或办公事务用的复印机上。
不仅如此,其他还有Nordic Semiconductor、RF Integration与TI等多家业者,也都针对某一应用需求而提出更专精适用的WSAN技术方案。很明显的,ZigBee并非是唯一的未来之选,且不易遍行适用在各类应用领域。
更简单地说,大家都想提出更具标准通用、更普遍低廉的WSAN技术方案,但一方面也不希望在特性需求上有太多的妥协折衷,至少与WPAN、WLAN、WMAN、WWAN相比是如此,这是目前WSAN推行发展上的一大难处。这也是本文想要传达的:WSAN有其市场机会,但也有其通适隐忧。
最后各位或许会问:WSAN领域真的是块大市场吗?答案既肯定又明显,从Intel一直持续发展的Mote/iMote/iMote2项目,到近阵子Sun提出的SPOT(Small Programmable Object Technology),倘若不是够大够广的市场,相信这些大厂也不会轻易投入与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