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2016)年6月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 Taipei)期间,Bluetooth SIG宣布新版蓝牙技术Bluetooth 5,新版的传输距离增强4倍、传输速度增强2倍,广播的资料传输率增强8倍。

物联网技术重视是否能以Mesh方式实现通讯,蓝牙这方面也积极备战,反倒是Wi-Fi在这方面呈落后状态。 (source:Beaconstac)
物联网技术重视是否能以Mesh方式实现通讯,蓝牙这方面也积极备战,反倒是Wi-Fi在这方面呈落后状态。 (source:Beaconstac)

另外蓝牙一直是连接型通讯,新版也增加非连接型(Contactless)通讯,所谓连接与非连接,以网路概论而言,在于通讯协定中,是否会一直侦测,收发的另一方是否持续存在,若有此侦测机制,称为连接型,反之为非连接型。

最典型例子是TCP/IP的TCP协定,以及UDP协定,TCP即是会时时侦测收发的另一方是否还存续,每丢传一个讯息后,会开始聆听对方是否能回应「收到、知悉」的讯息,否则将重新丢传或暂时等待,或相关处置。

而UDP则否,只管一直传发资料,对方知悉与否并不在意,事实上许多连线游戏、线上游戏即是如此,资料丢失、未接收妥并不要紧,因为很快又要传递与更新下一个新资讯。

蓝牙增加非连接型的传输,主要用于方位相关应用与导航应用,例如Beacon信号广播或导航器资讯的广播,广播只管不断对外发传讯息,不需要聆听知悉,也因此能增强资料传输率。

而6月所发布的新闻稿,其实仅有概略描述,没有具体的技术数字,但近期相关数据开始揭露,Bluetooth 5所谓的双倍资料传输率,答案为50Mbps,此前的Bluetooth 4.x(BLE )没有明确揭露其传输率,但在50Mbps揭露后,也间接表示过往约仅25Mbps。

同样的,过往隐晦不明的BLE传输距离也逐渐有资讯,4.0版约为200英呎(60.96公尺),5.0版拉升至800英呎(243.84公尺)。

不过,正规蓝牙标准其实另有其传输距离设定,并有对应的发送功率规范,Class 1允许10mW(毫瓦),典型传输距离约100公尺,多半为产业用途;Class 2为2.5mW,距离约10公尺,多半用于手机;Class 3为1mW,距离1公尺,主要用于蓝牙无线耳机、话筒上。

但在Class 1, 2, 3外,尚有Class 4,要求采行更低的0.5mW发送功率,传输距离也限缩到50公分,更低的发送功率与距离,意味着更长时间的电池寿命,推想以无线键盘、滑鼠为主要应用。

规格版本虽然提升,但Bluetooth SIG也力求新版标准,尽可能以韧体软体方式达到提升,避免换替晶片硬体,甚至期望采行OTA(Over-The-Air),亦即透过无线传输方式,就能替蓝牙装置升级其规格版本。

不过,此理想在某些应用上可能要落空,Apple提出的HomeKit,要求支援HomeKit的蓝牙、Wi-Fi装置必须采行Curve25519椭圆曲线密码学加密演算(等同于3072位元RSA加密的安全强度) ,现有蓝牙、Wi-Fi晶片纯以软体方式实现该演算,速度极慢,慢到一个可用iPhone、Apple TV遥控的无线门锁,按下开门后,约40多秒才真的开启。 40秒的开启时间,即便如美国的大空间家庭,亲自动身走过去开门都较为快速。

因此,最终依然迫使晶片商推出新晶片,难以完全用更新韧体方式升级,而既然确定采行硬体加速,晶片商也连带强化HomeKit相关执行,例如特别支援HomeKit通讯协定HAP(HomeKit Accessory Protocol) 。

至于在多方面与Apple对抗的Google,对于物联网的无线传输安全防护,并没有如Apple般的高标要求,因此一般蓝牙、Wi-Fi晶片即可。但是Google也有其独有的通讯主张,如 Thread、Weave等协定,这又是另外一个推行挑战。当然,物联网技术还重视是否能以Mesh方式实现通讯,蓝牙这方面也积极备战,反倒是Wi-Fi在这方面呈落后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