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Google提出Android Wear,2015年4月Apple提出watchOS(用于Apple Watch内),经过约一、二年的发展,两套智慧表用的作业系统都进入2.x版的新阶段,各位是否好奇从1.0到目前为止,智慧表作业系统的功能功效有哪些改进提升呢?以下是笔者的探索。

半导体产业的技术是否能支持Android Wear的强力、独立系统发展,恐怕是一项挑战了。
半导体产业的技术是否能支持Android Wear的强力、独立系统发展,恐怕是一项挑战了。

先谈Android Wear,1.0版之后的1.3版在2015年8月提出,主要是加入可以互动的表面(watch face),并加入Wi-Fi的支援,弥补Bluetooth传输率的不足,然后也提升点执行效能与省电性。

到了2016年2月提出1.4版,1.3版以Android 5.0为基础所发展,1.4版改用Android 6.0,主要是加入了手势操控功能(藉由表内的加速度感测器来感测),也可以直接对手表发出语音讯息,以及支援手表发声,如来电通话、播放音乐等。

到了2016年5月的2.0版,开始加入​​表内独立执行的App,在此之前主要的App执行都倚赖自Android智慧手机,至此终端使用者可以直接在Android Wear智慧表上操作Google Play Store for Watch来搜寻、浏览、下载、安装、执行App,其他支援也包含可以手写辨识、提供触控键盘、OLED显示器时可以使用黑色背景(省电)等,然后重新定义圆表形的使用者介面等。

而watchOS方面也有自己的发展主张与路线,1.0版即支援多种应用,包含音乐、行事历、地图、体能训练、相机遥控、Passbook、siri等,表面也有9种选择,1.0.1(2015年5月)则支援站立活动的量测、Emoji字元,并增加更多西方语系的支援,如丹麦、俄罗斯、葡萄牙等。

2015年9月watchOS进入2.0版,比Android Wear晚出1.0版,但却比Android Wear早进入2.0版,包含新的表面、Siri支援的改进、音乐播放的改进、地图的改进、体能训练的改进、Apple Pay行动支付的改进等。

另外2.0版也对程式设计师更好,原生的软体开发套件(SDK)可以更快开发出更好的Apple Watch App,可以直接在Apple Watch上播放影片等,且2.0版才正式支援繁体中文(台湾、香港),此版也加入更多语系,包含其他国区的英文(纽西兰、新加坡等)。

watchOS的改版之后更密集,10月推出2.0.1,12月为2.1,2016年3月为2.2,5月为2.2.1。2.0.1修正一些错误,例如改制一些过度耗用电池的运作形情,与iOS同步行事历的问题:2.1再次延伸语系支援,捷克、越南等。

2.0.1与2.1多半在除错,2.2版则将重点放在加入新功能,例如一支iPhone可以跟多支Apple Watch配对使用(鼓励别人买多支手表但共用一支手机?),而后附近地图导引可以选择活动类项,例如是想吃东西、购物或其他,还有是配戴者静止不动时,有关心跳的侦测频繁度会提高。至于2.2.1版,仅在提升执行效率与执行稳定度。

由以上可知,Android Wear与watchOS的发展、提升路线不大相同,Android Wear有提升智慧表独立化、强大化的倾向,例如具备Wi-Fi、独立执行App等。但watchOS则仍是以轻量为主,并以应用支援提升为重点,多数应用仍倚赖iPhone智慧手机(例如NFC行动电子支付),甚至是更倚赖,此如前述,可让多支Apple Watch共用一支iPhone。

到底让智慧表持续倚赖智慧手机是否正确?或许Google、Apple各有看法,全球智慧手机成长率已经转缓,而Android以数量计算已占有近80%市场,自然不希望Android Wear智慧表太倚赖Android智慧手机,但Apple主要的收入都来自iPhone (次之为Mac,更次为iPad),且iPhone在整体市场已居弱势,因而多项新发展都在维持、强化、延伸iPhone的价值,包含Apple TV、HomeKit等亦在力拱iPhone。

不过,半导体产业的技术是否能支持Android Wear的强力、独立系统发展,而不致于电力太快耗尽导致不实用,或因使用新制程技术而让智慧表过度昂贵等,这恐怕也是一项挑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