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推出iPad之后,已在市场上引起一股旋风,各界以相当高的期待检视iPad的产品功能和市场定位,于是对于iPAd抱持质疑和保留的声音也开始浮现。某种程度上,这些意见很贴切地指出iPad未臻完美之具体所在,也是iPad未来在市场发展时必须要去积极调整的。iPad能不能走出一片天,就看苹果如何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些批评。

iPad在市场上的身影若要更加清晰,不一定非得特立独行,扮演称职的绿叶或许是另辟蹊径的一条路。
iPad在市场上的身影若要更加清晰,不一定非得特立独行,扮演称职的绿叶或许是另辟蹊径的一条路。

在苹果和执行长Steve Jobs的定义中,iPad是介于智能型手机和笔电之间、想要另类定位脱颖而出的新兴产品。iPad既不是小笔电、也不被归类于平板计算机的范畴,在这里苹果采用加法效应,把iPad功能涵盖电子书、视讯和音乐播放、游戏机、导航装置、数字相框等各种多媒体娱乐功能,要让iPad获得消费者认同,并激起购买意愿。

另一方面,为了使市场区隔更加明显,苹果藉由减法效应,强调iPad不内建一般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规格,也不支持通话,以纯粹的多媒体娱乐功能,欲展现iPad产品本身的市场差异性,杀出有别于智能型手机和笔电的第三条道路。

这样的产品定义与相关市场营销策略互为表里,方向看起来相当地清楚。但究其实,iPad在市场的定位轮廓却仍是十分模糊,更充满风险。

iPad是跟笔电和智能型手机有所区隔了,但市场则是马上就问了:iPad跟其他多媒体行动上网装置之间的区别在哪里?以及,iPad跟iPhone的差别又在哪里?这般的疑问,答案不在于响应真正的区别为何,而是,这样的疑问本身就已经是答案了。亦即,市场对于iPad的市场区隔定位感到疑惑,也不认为iPad作为另一种多媒体行动上网装置,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相同的疑问并没有出现在iPhone推出的时刻。iPhone一出现,市场上就认为,那当然不是笔电,却也不是一般的智能型手机。苹果不用对iPhone解释太多,iPhone在市场上就起了一阵阵的涟漪。很简单,iPhone让人感觉「不一样」。不具备操作系统和通话功能的减法效果,并没有广泛地让iPad在市场中形成正面舆论的乘法效应,反而可能模糊了iPad在市场和消费者心目中所预期的想象。

另一方面,结合多媒体娱乐功能的加法效果,能否进而吸引消费者认同,并且让消费者产生愿意购买的乘法效应,也有待观察。也许苹果自诩iPad在多媒体娱乐行动上网装置的定位十分具体明确,但是iPad的既有功能,却恰恰地漏掉了彰显其重要特色的关键内容。例如,iPad不内建双向视讯互动,也不具备多任务窗口显示功能,不支持Flash动画更令人感到错愕。这些反而弱化了苹果想要传达给消费者iPad是多媒体娱乐行动上网装置佼佼者的产品形象。这时iPad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不能够产生非其必要不可的动力呢?恐怕并不是那么容易。

苹果的减法和加法效果,还没有给iPad在市场上产生乘法的影响力。苹果需更加强iPad在多媒体娱乐功能要件的竞争力,不见得是用孤芳自赏的姿态有别于其他。也许可进一步考虑iPad和iPhone相互搭配的销售模式。iPad在市场上的身影若要更加清晰,不一定非得特立独行,扮演称职的绿叶或许是另辟蹊径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