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無疑是明年最具話題性的產品之一,尤其是在英特爾針對該裝置所量身打造的Menlow平台和低功耗處理器Atom已陸續量產後,明後年的動能將更加強勢。目前已有25家廠商,共35款的MID產品推出,預計在2009年將會有更多樣化的產品問世。雖然現在關鍵零組件與系統產品已陸續到位,但要真正推動MID市場成型並使之大規模流行的環節卻不在硬體,而是出在軟體身上,因為要實現英特爾所說的「真實行動網路體驗」(Ture Mobile Internet Experience),必須依靠軟體來進行優化才能達成。

BigPic:350x257
BigPic:350x257

從英特爾首次打出MID的概念至今,已將近有一年半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英特爾一方面積極的在新一代低功耗處理器Atom的研發上,另一方面也積極的推動搭配MID所需的無線網路技術「WiMAX」。就是所謂「Intel Inside,WiMAX Outside」的策略。但隨著Atom和WiMAX的發展已逐步落實,英特爾也開始意識到,光是依賴這些硬體設施,是無法讓MID成功進入市場。還必須有針對MID應用所開發的軟體和相對應的服務,才有可能吸引消費者購買MID。

以現在MID的應用來看,其目前所具備的功能與新一代的智慧型手機(如3G iPhone)非常相似,若扣除通話功能,則雙方同樣是具備如GPS、網路查詢瀏覽、及行動多媒體播放等應用,唯一明顯的差異是MID有更大的螢幕解析度,以及更接近PC的操作環境。因此,如何進一步的提升其獨特的市場定位,並與手機做出差異化,將是下一步英特爾必須傷腦筋的地方。而首先要著手的地方將是開發更符合網路應用的使用者介面,以及提升各項網路服務的整合能力。

就MID的使用介面而言,由於是強調行動網路的應用,因此,開發專屬的作業系統和瀏覽器將是勢在必行。目前已推出的MID系統,仍是採用PC架構的設計,作業系統也同是使用既有的PC Windows和Linux,瀏覽器當然也是進行相同的移植,然而MID畢竟與PC相去甚遠,現有的許多網路應用皆難以在MID上實現,因此,MID若要做大,作業系統商和瀏覽器供應商必須要為之量身打造一款專用的系統才行。

至於網路服務的整合能力,則必須要與地區的電信服務商充分合作,提供更完整、更專屬的地區性網路應用服務,才能真正的吸引消費者使用MID。否則光靠網路連結的訴求,並不能完全打動消費者。必須要讓消費者真正體驗到行動網路的便利,舉凡更優質的LBS服務、即時的消費情報、即時的互動服務、以及連結其他家電裝置(如TV、STB、DVR)的能力,這都是MID所必須具備的功能。

英特爾資深副總裁暨微型行動裝置事業群總經理Anand Chandrasekher便明確的表示,MID要成功需有三個要素,首先是軟體環境的支援,其次是行動的外型設計,最後才是不間斷的網路連線。由此可知,完整的軟體和服務的支援將是決定MID成功或失敗的關鍵。

為了達成此目標,英特爾已收購了英國Linux軟體開發公司Opened Hand,並將之併入行動軟體平台內,專為英特爾開發以Atom處理器為基礎的Liunx軟體。而英特爾CEO歐德寧也在日前訪台時,與經濟部簽署了發展「Moblin」(Moblin Enabling Center)技術發展中心的協議,以提供MID等新一代上網裝置新的軟體與應用程式。透過這些手段,未來整個MID軟體和服務生態系將會更加的明確,而距離英特爾所擘畫的願景也將會更具體的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