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強調整合的時代,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整合概念或方法,就不容易產生創新價值的產品。如果只是生產個別的裝置或元件,通常它們的替代性很高,同時利潤也很微薄,因為一般技術或資訊取得相當容易,加上東西普遍、製作門檻又低,價格利潤當然一直往下滑。然而業者可能不知道怎麼整合起?要創造出「不一樣的東西」更是難上加難,其實從硬體來看的確不容易,如果懂得應用軟體,那就有完全不一樣的想像空間,所以了解軟體、發展軟體,以及應用開放源碼的資源,就有整合不盡的素材、技術與市場。

就等你打開
就等你打開 "Open Source"大門!

開放源碼(Open Source)本身就是一種聚合(Convergence)與共創(Cooperation)的典範。每一個開放源碼專案,都有它獨特的地方,以及無法估算的發展潛能,不管是大型或小型的專案,只要符合某些人的需要,都能綜效產生出更大的價值出來。因此,學習並接受開放源碼的精神與資源,就能得到整合的效應,實在是「一兼二顧」,不假它求的新時代潮流。開放源碼的推行與應用,也是從美國開始,目前美國以開放源碼為創新事業的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紛紛設立,他們都有很好的藍圖展望,也得到許多創投資金的青睞。

最近國際產業調查組織IDC就做了一份關於開放源碼的研究報告,IDC明確指出開放源碼的影響力正在大幅度擴增,這顯示未來軟體發展的長期趨勢,必然少不了開放源碼的加持。這份報告是IDC調查了116個國家地區超過5000名開發人員的分析,他們發現在5000個回覆的受調查者中,有71%的全世界開發人員使用了開放源碼的軟體,而且有54%開發的軟體產品是用在本身的組織上。另外有半數的全球開發人員,持續增加在工作單位上使用開放源碼的需求量。

所以,提供開放源碼的各類服務當然就有很大的市場,我們可以用「軟體服務業」來定義他們,也可以說是一種提供其他業者做整合應用的產業;而應用相關開放源碼軟體的各行各業,則是利用這些工具或服務來發揮整合的力量、創造共享的價值。很多著名的開放源碼專案,目前都被製作成各種不同的商業應用,最普遍的算是Linux的自由軟體商業版,除了老字號的Red Hat之外,Novell最近也全面性地大力推廣其Suse Linux Enterprise Desktop 10,還有HP也在推廣其Debian Linux的商業支援方案。另外,還有MySQL、Mozilla、Sourceforge等本身就是商業性的開發案或服務組織,而著名的PostgreSQL資料庫專案,也由原開發人員另外製作商業性應用的EnterprixeDB資料庫系統。

僅管在歐美地區不乏商業上成功的案例,但台灣業者投入開放源碼產業者可謂少之又少,只有零星的業者,以及學術、個人等非營利的組織有較多的參與。即使政府提出專案來鼓勵,仍是曲高和寡,利用開放源碼資源的較多,貢獻參與的相對較少,如果不趕快追上此一潮流,想要繼續保有IT王國的美名,恐怕不容易。因為想對開放源碼有深入的了解與使用,只有積極地加入開放源碼發展社群、提出更多的前瞻專案才有可能,如果因而產生商業性的經濟效益,那更是有所成就的表徵。切莫把開放源碼搞成學術的象牙塔一般,既排斥商業化的營利,又不貢獻自己,只為了贏得清高、清談的美名,那真是一點都不踏實的登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