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平面顯示器產業近期最大的新聞,莫過於韓國三星和LG集團將在平面顯示器產業進行結盟的消息。韓國政府宣布,兩集團旗下的三星電子、三星SDI、LG電子和LG Philips LCD(LPL)已正式簽署協議,成立了韓國顯示器產業聯盟(KDIA)。此協議不但一舉打破過去三星與LG兩大集團老死不相往來的敵對現況,更可能影響台灣、韓國與日本等平面顯示器產業強國的全球市場佔有狀況。

競爭激烈的液晶顯示器產業,台灣優勢是否將被蠶食鯨吞?
競爭激烈的液晶顯示器產業,台灣優勢是否將被蠶食鯨吞?

南韓商工能源部(MOCIE)表示,韓國的面板產業正遭遇日本、台灣與中國等地業者的強大威脅,為了擺脫這些業者的快速追趕,韓國業者唯有捨棄競爭加強合作,才有可能與這些地區業者拉大領先差距。而三星電子、三星SDI、LG電子與LPL等韓國四大平面顯示器業者經過協議,同意成立韓國顯示器產業聯盟。未來這四家廠商將會協議讓面板尺寸標準化,而非各自擁有自己的標準,以提高韓國業者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除了將交互進行專利授權、相互進行採購之外,並將在新產品的研發上進行合作。而在周邊設備的購置部份,這四大廠商未來將增加對南韓面板設備以及零組件廠商的採購數量,這意味著對於海外供應商的採購預算將大幅減少。

放眼過去,三星與LG兩大集團由於存在競爭關係,因此有了彼此不互相採購的不成文規定,此舉導致兩大集團大舉轉向國外廠商採購所需之零組件與設備。這主要是因為三星和LPL兩集團所生產的液晶面板產品規格各不相同,因此無法相互使用對方的產品來生產液晶顯示器或電視等產品。然而此舉確實也削弱了韓國在平面顯示器產業的競爭力,因此在南韓政府積極催生之下,韓國顯示器產業聯盟正式成立,鼓勵專利相互授權、採購、並且共同研發產品,減少對海外供應商採購。

根據協議內容,三星和LG將打破以往「不相互採購對方企業面板」之慣例,改而相互採購面板。兩集團將選擇可相互購買的面板,並從下半年起在必要時相互購買。此外,這兩大集團的合作領域也將延伸至液晶及電漿電視領域的全方位合作,包括面板到產品的整體供應鏈。這兩大集團旗下的四家公司並且決定,將透過「八大合作」議題以促進聯合發展之策略。這八大合作包括了:共享並擴大技術開發成果;促進面板產業間及設備、材料、零部件產業間之聯合研發;分享經由上述過程所獲得之知識產權和情報蒐集;並運營成為避免專利糾紛的聯合團隊。

回顧不久前,夏普(Sharp)醞釀多時的液晶面板十代廠建廠計畫終於拍板定案。夏普宣布將以打造「21世紀聯合工廠」為藍圖,在大阪興建佔地127萬平方公尺的生產基地,設置面板廠和薄膜太陽能電池廠,並爭取上游零組件供應商前來廠區內投資。透過垂直整合鏈,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這樣的聯合工廠一旦成型,對於競爭力的提昇與成本的降低都將有十足的成效。

在更早之前的2006年10月,友達光電(AUO)正式合併廣輝電子(QDI)後,在2006年10月份的單一營業額立即達到新台幣332億7300萬元之新里程碑。此外友達在2007年7月的月營收更首度突破400億元,並連續第三個月創下新的營業額紀錄。

比較此三事件,似乎可見台灣、韓國與日本這平面顯示產業強權三國鼎立的態勢已定。台灣在友達與廣輝合併之後,看似全球面板一哥的地位似乎也讓國人又多了一項驕傲。然而若仔細分析,全球面板一哥的地位,不論營收或出貨量幾乎都是由三星電子所領先,友達的合併只是拉近了與三星的距離,但並未超越其規模。

對於韓廠的結盟策略,台灣面板廠便指出,聯盟只是一個形式,在類似面板這樣具有高度競爭性質的產業中,包括產品規格、上市時間、銷售區域等都是商業機密,彼此有利益衝突,其採購決策不太可能會被這樣的聯盟所牽制。因此對於這樣的聯盟,台灣廠商也不必太過擔心。且台灣尚具備成本競爭力,這也是競爭對手所不能及的優勢。

的確在商業競爭之下,聯盟的形式可能導致雙方各懷鬼胎,最後不了了之。然而若雙方為了砲口一致向外,其所產生的團結能量就變得很大了。例如Blu-Ray與HD-DVD兩大陣營的廠商各自結盟,不也是以贏取對方佔有市場為目標嗎?若以此觀之,韓國此顯示器產業聯盟的力量對於台灣廠商,乃至於日商而言都將產生非常巨大的威脅。尚且台灣目前多以價格優勢取勝,缺乏知名品牌當作後援,這樣的低價優勢隨著日韓廠商新一代的面板廠房完工,以及中國大陸面板產業的崛起將消失殆盡。顯示器產業以規模取勝,當友達的合併案讓台灣興奮於擁有另一項世界第一的同時,韓國顯示器廠商的結盟,是否正讓台灣更形渺小呢?的確台灣再顯示器產業所擁有的優勢不容置疑,然而競爭者的新一波經營策略相繼而起,若台灣廠商與政府不正視此一問題,而以鴕鳥心態逃避,台灣的優勢也將被一點一滴蠶食鯨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