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聯發科成功完成5G NTN衛星手機實驗室連線測試
 

【CTIMES/SmartAuto 何宗儒 報導】   2022年08月18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2363】

聯發科技日前使用搭載自家具5G NR NTN衛星連網路功能晶片的智慧型手機,於實驗室環境測試中成功打通衛星連線,讓5G手機全球首次支援非地面網路的雙向資料傳輸。

5G NR NTN衛星通訊功能的測試晶片,日前於實驗室環境中連線測試成功,可望讓智慧型手機直接透過衛星通訊串連全球。
5G NR NTN衛星通訊功能的測試晶片,日前於實驗室環境中連線測試成功,可望讓智慧型手機直接透過衛星通訊串連全球。

本次測試遵循5G國際標準組織 3GPP Rel-17 規範定義的功能和程序,使用聯發科技具有5G NR NTN衛星網路功能的行動通訊晶片,配搭羅德史瓦茲的低軌衛星通道模擬器以及工業技術研究院開發的測試基地台,於實驗室中模擬高度為600公里、移動速度高達每小時27,000公里的低軌(LEO, Low Earth Orbit)衛星。三方共同合作,開拓智慧型手機支援衛星通訊的可行性,為手機衛星連網通話應用打開一扇大門。

5G NTN衛星網路可提供更完整的全球覆蓋功能,目前地面網路無法觸及的地區,都可透過智慧型手機實現5G衛星通訊的服務,加速5G網路地面和衛星的整合,形成無縫銜接的通訊網路,智慧手機用戶不需要新增配件,可望實現一機雙網,天地連線的創新服務。預計這項技術將擴大5G連接服務的可用性,特別是在關鍵的通訊、交通、農業、車隊和重型機器管理以及物聯網等,將可支援更多應用場景和新型態的業務發展。

聯發科技無線通訊系統發展本部總經理黃合淇表示:「作為5G行動通訊技術的領航者,聯發科技以客戶需求的角度出發搶先布局尖端技術研發,不斷挑戰技術極限,迎向創新應用。聯發科技本次成功驗證了衛星網路在5G 智慧手機上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徹底發揮5G萬物互聯的特性,為5G NTN衛星網路的發展帶來振奮人心的貢獻。」

羅德史瓦茲信號產生器產品部門副總經理Gerald Tietscher表示:「無所不在的連網環境是羅德史瓦茲重要的社會目標,我們致力於提供合適的量測解決方案以催生更新的技術,進而協助無線通訊產業能有更好的發展。」

工業技術研究院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丁邦安表示:「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工研院身為國內通訊前沿技術推動者中的重要一員,對於3GPP NTN通訊藉由廣覆蓋,以及高度整合地面網路所帶來無縫連結服務之前景十分樂觀,對5G地面與非地面網路的整合發展具有信心,也期盼能為產業界提供更厚實之技術支援。」

聯發科技長期推動國際標準制定,積極貢獻創新技術成為全球5G的新技術標準。自2019年便開始研發與提交非地面網路(NTN)相關技術提案至5G國際標準組織3GPP,並領導多個NTN技術項目,日前也完成3GPP Rel-17相關標準發佈的里程碑,持續作為全球新技術標準的積極貢獻者並引領產業趨勢。

測試過程中聯發科技克服了多項高難度的技術挑戰。為了消除智慧型手機衛星通信對傳統笨重天線的需求,聯發科技專注於較低頻的S/L波段,並利用物理層及演算法設計,成功克服低軌衛星高速移動造成的訊號衰落、時域/頻域的訊號變形、同步與接收解調性能等技術挑戰。另透過維持和5G相同的基礎物理訊號及通訊協定設計,有助於使用同一支手機支援現有地面5G網路和未來的5G NTN衛星網路。透過開放式衛星通訊技術標準,將有助於未來行動通信產業和衛星通信產業的合作與融合,以擴大規模經濟並達到雙贏的目標。

關鍵字: 5G  聯發科 
相關新聞
安立知全新模組可模擬MIMO連接 打造穩定5G/Wi-Fi評估環境
聯發科與大聯大品佳於Embedded World 2024展出嵌入式物智慧聯網成果
安立知強化支援GEO衛星NTN NB-IoT裝置協議測試解決方案
安立知以全方位無線通訊方案引領探索6G時代
韓國無線電促進協會攜手安立知 進行B5G/6G技術驗證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以協助因應AI永無止盡的能源需求為使命
» 低 IQ技術無需犧牲系統性能即可延長電池續航力
» P通道功率MOSFET及其應用
» 運用能量產率模型 突破太陽能預測極限
» 新一代4D成像雷達實現高性能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226.93.209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