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台灣電子業面臨轉型挑戰 韌性成為台灣電子製造業的下張王牌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25年06月19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1576】

在全球供應鏈震盪、地緣政治不穩與科技演進快速變化的多重壓力下,台灣電子製造業正站在關鍵轉型的十字路口。根據IBM最新的CEO年度調查,全球企業領袖將「供應鏈績效」與「關鍵人才招募與留任」列為今年最棘手的兩大挑戰,顯示企業如何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已成為核心競爭力的象徵。

IBM諮詢顧問協理王喬
IBM諮詢顧問協理王喬

長期以來,台灣電子業以「效率至上」為主要經營思維,強調快速投產、精準交貨與成本控制。然而,IBM台灣諮詢總經理林翰建指出,當今的企業競爭已從效率導向轉向「預測力」與「韌性」導向。在高度變動的商業環境中,企業能否快速回應市場突變、持續創新與維持營運穩定,才是制勝關鍵。

台灣電子業雖然具備強大的研發實力與製造基礎,但同時也面臨許多產業特性帶來的結構性挑戰。IBM台灣諮詢顧問協理王喬指出,電子業產品週期短、供應鏈複雜,且對關鍵技術與原物料依賴程度高,導致在全球貿易爭端與供應鏈中斷時首當其衝。同時,新廠建置成本高、客戶需求快速變動、供應商配合度不足、IT架構老化、人才缺口擴大等問題也逐步浮現。

為協助企業擺脫困境,IBM提出「韌性為先」的五大轉型建議。首先是摒棄「AI跟風焦慮」,應以投資回報為核心,落實量少質精的AI應用策略。其次,建構具彈性的數據環境,打破資訊孤島並建立雲端平台及資安防線,以支撐AI與自動化技術的深度應用。

第三,企業應加速核心系統現代化,引入包括生成式AI、數位雙生、IoT等成熟科技,提升生產彈性與決策速度。第四,透過供應鏈金融方案,協助關鍵供應商穩定資金流,進一步強化整體供應網絡的回應力與抗風險能力。最後,建議企業以跨域整合為目標,培養具備製造、數位與創新能力的實戰型人才,同時靈活運用外部合作與彈性人力資源,加強組織的適應性。

面對全球不確定性與產業升級壓力,「韌性」已成為台灣電子製造業的下一張王牌。唯有善用數據與科技、建立具有前瞻性的IT與人力架構,台灣電子業才能在變局中穩住腳步,成功掌握新一波商機。

關鍵字: 人工智慧  AI代理  生成式AI 
相關新聞
Groq在芬蘭設立首座歐洲資料中心 強化低延遲AI推論版圖
AI「相變」新證據 Transformers從詞序推理突變為語意理解
MIT與FutureHouse開發AI平台 推動科學自動化革命
AI模型重現人類決策行為 在陌生情境中仍能進行「類人預測」
巨額投入vs零碎收益 AI投資的兩極現象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雷射鑽磨改質助半導體革命
» 透過標準化創造價值
» 5G RedCap為物聯網注入新動能
» 四開關μModule穩壓器彈性化應用
» 良率低落元兇?四大表面形貌量測手法 如何選?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18.97.9.17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