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的CES與MWC的推波助瀾,產業界幾乎都將2016年定義為VR(虛擬實境)元年,這也引來不少廠商對於VR有著相當高度的興趣,甚至有不少的著墨,然而,VR這項應用是否也會帶來安全上的疑慮?恐怕也是極需思考的課題。
|
UL電子科技產業部首席工程師江志翔 |
UL電子科技產業部首席工程師江志翔表示,早在1997年,在日本紅極一時的神奇寶貝所播出的第38集的3D龍所釋放的強力閃光,造成觀賞者的不適甚至是嘔吐等症狀,在當時,一度癱瘓了日本的急救系統,而神奇寶貝動畫也一度遭到禁播。江志翔說,之所以會提出這樣的歷史事件,原因是在於新科技的使用對於人體的心理或是生理上,的確有可能會造成安全上的問題?同理,VR也潛藏類似的問題。
江志翔進一步指出,眼睛本身就是採取全視角的方式,同時它動的速度也相當快,才有辦法不斷取焦,耳朵則是立體構造,從看到與聽到,都是「同步」且「即時」。拉回來看VR,則是採用3D成像的方式來形成影像,如果產生頭昏暈眩的情況,那就表示眼耳所接收的資訊不同步所導致。從頭戴式的VR系統設計來看,從擺頭、傳輸、轉換、再傳輸到最後的成像,所有硬體元件都必須具備相當高速的處理與傳輸能力,基於醫學文獻的內容,理想的傳輸速度需達到20ms,但現階段各類硬體規格僅能達到50ms,所以仍然還有一段差距需要彌補。
VR對於生理可能造成的隱憂可能會有:頭疼與視覺疲勞、動暈症、光敏性癲癇與聽力受損,心理層面則會有:行為改變與認知功能轉變。
江志翔透露,UL過去僅固守在產業準則與強制法規等領域,但新科技不斷演進,UL也開始關注相互操作性、使用者體驗、易用性與防護等面向。針對VR方面,UL的確也開始著手進行相關的規範制訂。江志翔也坦言,目前UL的確有與VR相關的業者合作,如晶片、硬體裝置與軟體業者,都在UL的合作之列,合作方向會先以建制標準為優先,之後進入到IEC標準後,就會讓各國投票,以完成普遍的國際標準,但這過程相當繁複,但UL會盡力在滿足規範可行性的前提下,縮短制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