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2021达梭系统3D体验周 强化跨域致胜竞争力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1年09月09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4217】

面对现今台湾制造业亟须掌握跨领域专业知识(Domain knowledge),逐步迈向数位转型需求,达梭系统(Dassault Systemes)也将在9月8日~9月10日首度透过线上举办「2021达梭系统3D体验周」。邀请众多台湾相关领域专家与知名企业领袖共襄盛举,展现如何透过3D解决方案以及虚实整合等技术,强化跨领域整合能力,以实现全方面数位转型,在后疫情时代取得竞争优势。同时分享在航空航太、高科技、工业设备、汽车交通、建筑营造、生医材料等产业,包含5G、云端、空中计程车与无人机、智慧制造等不同领域,运用达梭系统3DEXPERIENCE平台的成果。

达梭系统(Dassault Systemes)在9月8日~9月10日首度透过线上举办「2021达梭系统3D体验周」,展现如何透过3D解决方案以及虚实整合等技术,强化跨领域整合能力,以实现全方面数位转型。
达梭系统(Dassault Systemes)在9月8日~9月10日首度透过线上举办「2021达梭系统3D体验周」,展现如何透过3D解决方案以及虚实整合等技术,强化跨领域整合能力,以实现全方面数位转型。

首日由达梭系统大中华区总裁张鹰率先开场致词,说明达梭系统3DEXPERIENCE平台如何帮助客户在迈入后疫情时代之际,运用虚实整合、数位双生等创新技术,实现跨域整合,为企业打造逆境转机。张鹰表示:「随着全球迈入后疫情时代,世界各国政府与企业皆设法运用数位科技来因应疫情新常态,数位转型已成为不可逆的大趋势,达梭系统向来致力透过3DEXPERIENCE平台,帮助客户运用新兴科技实现数位转型,以强化面临危机与挑战时的弹性应变能力。」他说,达梭系统已深耕台湾市场15年,作为达梭系统全球布局的重要市场之一,未来我们也将持续透过市场领先的技术,与台湾本地合作伙伴携手实现各产业数位转型蓝图与目标。

接着在为期3天的线上3D体验周,达梭系统还邀请汽车、建筑、航太、高科技与生技医疗领域等领域的客户担任主讲嘉宾,分享3DEXPERIENCE平台应用实例及未来的产业趋势。工业技术研究院智慧机械科技中心组长罗佐良表示,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智慧机械产业数位转型,近期上线的智慧机械云平台,即由工研院智慧机械科技中心偕同各法人机构以及达梭系统等多个国内外厂商成立,其能够与达梭系统3DEXPERIENCE平台无缝结合,加速实现智慧制造。台湾世曦工程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曜沧也表示,智慧制造为建筑营造产业发展带来相当大的进步,有助于协助提升营建工程效率,大幅减少时间与金钱成本。

信昌集团研发长奚仲强则透过供应商数位转型经验,分享如何抓住汽车产业新商机;中强光电公司协理吴上炫,分享达梭系统3DEXPERIENCE平台对投影机研发数位转型的助益;东野精机公司生医事业部部门主管罗捷,则探讨疫情为生技医疗产业带来的新思维,以及企业如何借此抓住转型契机。另外,也邀请到华硕电脑公司处长曾斌祺,分享如何运用3D模拟工具考量多重物理量的电脑系统设计。

除了精彩的嘉宾专题演讲以外,本次线上3D体验周亦特别规划观点对谈,由演讲嘉宾与达梭系统大中华区企业客户事业部销售副总裁李智军、达梭系统台湾资深销售总监张铭辉、达梭系统台湾资深技术经理许欲生以及达梭系统台湾资深技术顾问林汉镔共同针对数位双生、3D模拟等虚实整合在多元领域之应用进行观点交流,希冀透过跨领域产业在数位转型的经验与应用案例分享,实现各产业数位转型蓝图与目标。

相关新闻
HLF高峰会首次移师新竹工研院 吸引全球10大创新生态系代表齐聚台湾
贸泽开售TI新款车用乙太网路实体层收发器DP83TG721-Q1
InnoVEX 2025沙龙座谈 助新创抢攻亚洲市场
医生实测:ChatGPT在诊断疾病方面更胜一筹
研究:成功掌握AI潜力的关键在於适应全球地缘政治与监管环境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您需要了解的五种软体授权条款
» 使用PyANSYS探索及优化设计
» 能耗个个击破 5G与AI的节能之战
» 为AI注入理解力
» 深度资讯编码架构之探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J6BSFDCSTACUK1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