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手机传输接口落谁家? 专家说再观察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1年02月10日 星期四

浏览人次:【5304】

智能手机跃升成为随身多媒体中心,对于随时随地都会出现的多文件传输需求,当然需要更强大的互连技术。目前最常用的就是USB接口,但新技术不断想冒出头,例如Intel的Light Peak互联技术针对多媒体的应用的持续进化,目前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进入商用市场。

Light Peak技术是Intel在2009年发表的,主要在于透过光纤进行系统和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Light Peak技术使用光纤加快数据在行动设备与硬盘、网络和多媒体设备之间的传输。虽说是光纤传输,然而最初是以铜线作为数据传输媒介,但铜线的传输效果出奇地好,也可满足目前大多数用户的需求。至于光纤传输数据的速度虽然更快,但光纤技术却也更昂贵。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采用Light Peak技术的厂商开始使用光纤。光纤传输的速度是每秒10GB,最大距离是100米。未来使用光纤的传输速度和距离都将超过铜线。

而目前市场争议的点,在于USB的市场地位是否会改变。专家认为,这些技术可能会共存,最好是将Light Peak视为一个传输接口就好,不必将之视为取代其它技术的产品。

专家意见在于,Light Peak传输速度非常快是事实,可达到USB 3.0的两倍。只不过目前尚无任何必须用到如此快速传输的实质需求。因此,预计几年内市场依然会以消费者最熟悉也最普及的USB为高速传输的主流接口,Light Peak要被应用在行动多媒体装置上,可能还得再等等。

虽然Intel计划藉由Light Peak将把PC、电视和其他行动装置连接在一起,并且强调Light Peak传输速度快、不受电磁干扰、以及能够缆线制作更细薄的技术特性。但专家质疑,Light Peak的高速传输速度要用到哪里。若要把计算机或蓝光驱的HD影片传送到电视播放,以USB 3.0每秒5Gb的带宽就可以做到。至于价格问题,USB 3.0主机端控制芯片价格已降至3美元以下,装置端控制芯片价格则降到1美元左右,几乎逼近USB 2.0的价格。反观Light Peak成本却仍高达5~10美元。因此,对价格敏感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来说,采用USB当然仍将是首选。

只不过,这是否意味着USB 3.0已经理所成为智能手机主流接口了呢?答案未必。USB 3.0能否成功进入智能手机领域,短期内必须划上问号。专家指出,随着功能愈趋多元,智能手机的设计挑战不外乎二者:更简单的数据传输方式,以及减低耗电量并延长使用时间。各式新的应用都将促使Micro-USB的充电及传输成为智能型手机的标准。

传统智能手机在设计上,必须使用多种零组件且必须支持更多功能,导致电池体积无法缩减,这是智能手机在轻薄化的最大障碍。新一代智能手机的USB方案,应该要能节省耗电,并在维持清楚眼图的基础下,将不同的零组件整合为一。

USB 3.0最大的机会存在于影像视讯领域,但一切尚待观察。毕竟「究竟行动装置需要多快的传输接口」是最大变量。例如HDMI也是行动装置可能的多媒体接口之一,未来可能同时看到智能手机上同时出现HDMI与USB接口,或者持续沿用USB 2.0。智能手机主流接口未来究竟奖落谁家,专家认为先不用急,等市场模式建立之后,再切入该市场,才是最安全的方式。

關鍵字: USB 3.0  Light Peak 
相关新闻
USB 3.0推广组织即将发布USB 3.2最新版规范
兆镁新相机推出全新USB 3.0工业相机和单板相机
[Computex] Microchip打造USB3.0智能集线器
USB Type-C超便利 Cypress推高功率控制芯片
新一代USB接口逆转 不辨正反面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SiC MOSFET:意法半导体克服产业挑战的颠覆性技术
» STM32MP25系列MPU加速边缘AI应用发展 开启嵌入式智慧新时代
» STM32 MCU产品线再添新成员 STM32H7R/S与STM32U0各擅胜场
» STM32WBA系列推动物联网发展 多协定无线连接成效率关键
» 开启边缘智能新时代 ST引领AI开发潮流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J51G76USTACUKT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