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台师大与ViewSonic携手合作全方位EdTech 推动台湾教育数位转型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9年10月01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1967】

数位转型浪潮已经席卷各个产业,培育全国师资的最高学府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与视讯解决方案品牌ViewSonic今日宣布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广「环境+师资+课程」全方位教育科技(EdTech),同时宣布「ViewSonic创新教室」在台师大教育学院大楼正式启用,以作为业界的教学示范场域。此合作结合双方在教育和科技的专业,协助台湾教育数位转型与创新,进而接轨国际。

台师大与ViewSonic携手合作「环境+师资+课程」全方位EdTech
台师大与ViewSonic携手合作「环境+师资+课程」全方位EdTech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校长吴正己表示:「随着教学模式转变,教育从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沟通,教育数位化的需求在近几年快速提升。此次与ViewSonic合作,结合双方各自在教育和科技的专业,将科技落实在教育现场,并能持续性地推广,为业界带来示范性作用。我们很高兴同时宣布ViewSonic创新教室正式启用,台湾师范大学作为培育人才的第一学府,希??藉此让未来教师从学习者角度开始体验EdTech,融入在他们未来的数位教学上。」

ViewSonic董事长暨执行长朱家良表示:「ViewSonic近年来积极投入教育数位转型推广,发展出整合硬体、软体、服务与生态圈的创新EdTech解决方案。我们期??运用ViewSonic叁与全球教育数位转型的经验,为台湾教育环境尽一份心力。有别於目前EdTech多偏重於硬体设备建置,而造成难以真正发挥科技效益或持续使用的困境,此次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合作,目标在於宣扬整合环境、师资、课程的全方位EdTech理念,除了打造友善的教育现场之外,还将共同培训数位师资和发展数位课程,全面性地提升台湾的教育实力及人才竞争力。」

运用「环境+师资+课程」全方位EdTech推动台湾教育数位转型

台湾数位教育环境目前仍偏重硬体设备使用,数位师资也有待提升,即便有新的设备,却因缺乏教育训练和友善的使用环境,降低教学者使用的意愿,而数位教材不足更让数位教育扩散性有所局限。全方位EdTech不仅「环境建置」,更结合「师资培训」和「课程设计」,打造一个EdTech生态圈,突破目前遇到的瓶颈,让未来发展更快速普及。

在环境建置上,两间「ViewSonic创新教室」於台师大教育学院大楼完成建置并正式启用。以作为老师与学生之间最重要的沟通平台互动式电子白板ViewSonic ViewBoard为中心,结合myViewBoard平台上的软体功能,协助老师更容易准备课程,上课时还可在数位教材上做注记、随时撷取网路资讯,或连结到各种云端服务上,即时引用叁考资料。在进行分组讨论时,可轻易整合不同组别的讨论结果,提升跨组别的交流协作,课程内容亦能立即分享给学生、其他的老师。此外,ViewSonic创新教室也搭配可任意组合的课桌椅、无障碍坡道,以增进协作讨论。

透过ViewSonic创新教室,台师大学生可以从学习者角色开始熟悉科技教育,让他们未来成为教师时,能更容易将科技应用在其教学上。为了培训更多数位师资,ViewSonic与台师大合作,除了为台师大教授安排培训课程之外,亦针对就读台师大在职专班的老师,於学期中安排培训课程。另外,更规划教师研习营与增能课程,以扩散至其他学校和县市,让全国中小学老师都可以叁与。

在数位课程上,则率先启动了「城乡云端协同教学」示范计划,由学生逾千人的桃园大业国小及学生仅60人的云林水碓国小共同投入,以空污议题进行课程设计。两校教室均导入互动式电子白板ViewBoard与myViewBoard软体,让两校老师可以共同规划和准备内容,上课时能整合远距互动,两校学生互相交流。为了增加课程活泼与互动性,双方学生使用空气盒子纪录空气品质,再将结果回??到课程上。透过此实验性课程设计,不仅引发学生对於环境议题的好奇关注,亦展现EdTech潜力无穷,能增进跨班级、跨学校的师生交流,让城乡资源共享,无形中缩短城乡教学差距。

關鍵字: 数位转型  数位教学  数字学习  台师大  ViewSonic 
相关新闻
戴尔科技五大创新催化 协助企业加速将构想转化为创新
Red Hat Developer Hub问世 优化开发者体验
施耐德电机获世界经济论坛认可 印度海德拉巴工厂被评为永续发展灯塔
英飞凌承诺制定科学基础碳目标并将气候战略扩展至供应链
AI加速冷革命 经济部与英特尔打造高算力系统冷却实验室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以协助因应AI永无止尽的能源需求为使命
» 低 IQ技术无需牺牲系统性能即可延长电池续航力
» P通道功率MOSFET及其应用
» 运用能量产率模型 突破太阳能预测极限
» 新一代4D成像雷达实现高性能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4IDN4FNWSTACUK2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