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後疫時代產業須數位轉型 工研院倡議轉向智慧價值思維
 

【CTIMES/SmartAuto 陳復霞 報導】   2020年07月06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3060】

隨著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全球的整體經濟和社會、環境都面臨莫大的衝擊和危機,而危機就是轉機,如何轉型成功是未來產業的重要議題,工研院今(6)日舉辦「韌性台灣 後疫產業發展論壇」,倡議企業應改變製造思維,轉向知識價值的「台灣智慧價值」思維,如高階製造、精準健康和人文科技,而後打造「強韌台灣」,成為全球產業和經濟可信任的關鍵伙伴,創造疫後新商機。

工研院舉辦「韌性台灣 後疫產業發展論壇」,與會專家與主講者合影。(攝影 / 陳復霞)
工研院舉辦「韌性台灣 後疫產業發展論壇」,與會專家與主講者合影。(攝影 / 陳復霞)

談及台灣抗防疫的過程,前副總統陳建仁認為是人民與政府團結合作的成效,以及ICT產業的蓬勃發展,運用相關技術防疫得以成功,他認為這場疫情是產業改變的契機,並且需要跨國合作。此外,台灣在COVID-19防疫方面表現受到重視,將ICT技術用在生醫產業,快速因應藥物、疫苗發展,經由防疫成功的經驗,將讓未來產業更加蓬勃發展。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則表示疫情顛覆教育型態後形成的新風貌,線上及遠距學習逐漸成為全球因應疫情的教育模式,國際移動力也顯得脆弱性及單一性,未來產業期待的人才特質為何值得思考,她強調「溝通」是科技與教育的要項,而透過跨域平台,面對無遠弗屆的分享,更了解醫療科技及經濟,建立知識價值。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繼美中貿易紛爭後,新冠肺炎疫情再次突顯台商供應鏈分流與多元市場布局的重要性。在當前短鏈革命所帶動的全球供應鏈新格局下,企業應深化「台灣智慧價值」思維,從生產製造加工鏈體系,透過數位轉型,打造以台灣為基地的全球製造總部,將高階製造、研發及新興產業投資留在台灣。

工研院已超前部署疫情過後的新常態(New Normal)市場,擘畫「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以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等三大應用領域與智慧化共通技術的研發方向,以期攜手產業跨領域創新,協助產業轉型與升級,強調合作共創產業發展新局。劉文雄表示工研院持續研發創新技術,在應用領域,2020年上半年著重於防疫,因應經濟復甦的新常態需求,下半年將以ICT輔助醫療、服務業、遠距教育(AR、VR)和照護等為要。

根據工研院IEK Consulting報告,台灣服務業及中小製造業在疫情前就已受到全球科技潮流衝擊,在疫情危機後,將加速產業形貌的三大轉變與挑戰。包括:製造業將加速將供應鏈移出中國大陸,並開始建立分散式供貨(Distributed supply chain)生產模式;企業「無接觸經濟」商業模式比例大增,將導入遠端作業、無人化、虛實整合等方案;以及「以人為本」的快速篩檢、遠距醫療、在宅醫護等服務將加速實現,開創醫療物聯網(IoMT)商機。

後疫時代,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指出,此次肺炎疫情直接帶動防疫產業成長;在後疫時代,預期無人化、彈性製造、多元供應成主軸,台灣產業的發展機會為製造台灣、健康家園、數位全球。由於肺炎疫情將影響未來十年的全球產業鏈,建議產業應更加速數位化轉型,帶動創新服務朝向新3C-合作(Collaboration)、安全(Cybersecurity)、創新(Creativity)發展。

此外,電電公會理事長李詩欽提及空汙已讓地球進入「氣候急診室」,美中貿易戰加速形成區域化,促使分散式供應鏈發展。製造業是重回經濟穩定的核心力量,而台灣具有製造的優勢,他認為未來幾年可觀察到ICT產業布局,在於台灣研發創新、量產LCCs,組裝則在美墨邊界、中東歐,供應全球市場,分散式供應鏈。醫材公會理事長洪盛隆表示,台灣醫材以出口為主,數量有限,而醫材是國家重要的戰略物資,他以防疫第一道防線的口罩及第二道防線為醫院物資-如防護衣、檢測醫材和呼吸器等說明,建議政府應該居安思危,超前部署,才能在天災地變時得以守護民眾安全。

而在後疫時代台灣的轉型商機,沛星互動科技(Appier)首席科學家孫民強調產業數位轉型不可逆,在COVID-19下呈現指數型爆發,各行業會產生更多的數據供應、收集,相較於之前在網際網路上產生雲端和AI,未來物聯網產生大量的數據會讓產業隨之轉型,當數據增多,AI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關鍵字: 後疫產業  智慧價值  數位轉型  工研院  電電公會  醫材公會  沛星互動科技 
相關新聞
智慧校園 ICT+AI 把關 7-11未來超商X-STORE 8啟動
勢流科技2024台灣使用者大會登場 西門子高層分享數位化創新趨勢
工研院攜手聚賢研發 開拓農業伴生創電新模式
海委會攜手海廢標竿企業 赴日共創循環經濟新契機
工研院通訊大賽獲獎名單出爐 AI創新應用助2025年通訊業產值破兆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AI高齡照護技術前瞻 以科技力解決社會難題
» 3D IC 設計入門:探尋半導體先進封裝的未來
»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 光通訊成長態勢明確 訊號完整性一測定江山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I4CRV88STACUK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