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科思創與中央大學合作 全球能量固化創新技術中心正式啟用
 

【CTIMES/SmartAuto 劉昕 報導】   2022年05月19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2598】

科思創全球能量固化創新技術中心今日於中央大學舉行啟用典禮。該聯合研發中心將負責科思創集團的「樹脂合成」與「光纖塗料」開發重任,中心設備完善,占地400多坪規模,更是科思創全球最重要的研發中心之一。

科思創攜手中央大學建立全球能量固化創新技術中心
科思創攜手中央大學建立全球能量固化創新技術中心

將透過科技部支持的產學研究中心計畫,綠色先進功能性材料開發與製程,與中央大學攜手開發更永續的未來產品,成為台灣首例設立於大學校園的外商全球研發中心。科思創為能量固化領域的技術領先者之一,擁有眾多專利。並在光纖領域中位居全球第一。

不同於溶劑型的塗料,能量固化的技術利用紫外線等光源,讓塗料得以瞬間固化,過程中無須溶劑,為塗料領域中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表現相當優異的解決方案。

紫外光固化樹脂可廣泛運用於各類塗料應用,如光纖光纜、太陽能光板、電子材料、油墨印刷、地板、頂級木器保護塗層等。

科思創塗料及黏合劑事業處研發副總裁Konraad Dullaert表示:「全方位擁抱循環經濟是科思創的願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在創新及技術發展上擁有夠多的成功。對塗料與接合劑事業處而言,紫外光固化是個關鍵技術,因為它能為我們的地球與我們的客戶提供更低碳足跡的塗料解決方案。」

科思創塗料及黏合劑事業處,能量固化全球負責人Aukje Doornbos表示:「紫外光技術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為許多應用產品帶來更用續的貢獻,而其中的一個關鍵應用領域即是在電信產業,因為有了紫外光塗層塗覆在如髮絲般細膩的玻璃纖維上,網路的訊號才得以透過光纖來傳送。」

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博士表示:「特別感謝中央大學與科思創合作案的推手中央大學前副校長李光華。材料科學是一門涉及物質性質與應用整合的跨領域科學,與民生發展息息相關,中央大學有許多傑出的教研團隊投注在此領域。中大將與科思創一起樹立頂尖大學與國際企業合作的新典範,希望能帶動更多的海內外廠商和學校教研團隊進行產學合作。」

德國在台協會處長許佑格博士表示:「身為德國政府駐台代表,我非常開心看到德國的知名企業在科技部的支持下,與大學進行產學合作,協助台灣的大學與國際接軌,也讓台灣學界的軟實力在全球舞台上被看到。」

台灣科思創總經理李銘城表示:「我們很榮幸能獲得科技部的支持,並進駐中央大學進行深度的產學合作,共同開創一個更精采的世界。」

促成科思創與RFM合作的關鍵人物,科思創RFM亞太區副總裁邵仲益表示:「開放式創新是邁向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期待藉由科思創與中央大學產學聯盟的雙贏典範,為產業界與學術界開啟更多不同的可能與思維。」

擁有無數先進技術專利的科思創,目前更積極透過科思創自身的科學家們投入更多產品開發,此外,也與國內大學透過開放式創新展開產學合作。

科思創與中央大學的產學合作項目包括,光起始劑的開發,生物質原料、更為永續的催化劑與探索在光電材料應用領域的可能性。中央大學與科思創將結合產學雙方的優勢,並藉由教研師生團隊的投入,培育產業人才。

科思創與中央大學期待透過雙方的合作,共同為高分子化學帶來高值化的研究成果,並期盼透過此模式,在未來開啟更多合作的可能,為促進台灣產業升級與落實學用合一貢獻更多心力,並對全球永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

關鍵字: 科思創  中央大學 
相關新聞
科思創與ADNOC簽署投資協議 支持其公開收購要約
科思創協同產品設計 全面邁向循環經濟
科思創聯手納斯特與北歐化工 打造汽車產業循環經濟
科思創推出阻燃級TPU電纜護套 滿足高阻燃性電線電纜應用需求
科思創攜手阿里雲平台 提升永續塑膠的可溯性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 光通訊成長態勢明確 訊號完整性一測定江山
» 分眾顯示與其控制技術
» 新一代Microchip MCU韌體開發套件 : MCC Melody簡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IAAE2VSSTACUK9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