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自今(2020)年元旦以來,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延燒影響,不利全球經濟表現,根據IHS Markit三月份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約0.7%,較上月下修1.8%,其中美國、歐元區、中國大陸分別下調至-0.2%、-1.5%、3.9%。但依經濟部統計台灣製造業受惠於5G基礎建設、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擴增,及台商回流擴廠趨勢延續,即使1-2月傳統淡季的台灣出口、製造業生產指數仍分別年增6.3%、8.3%,相對優於其他國家。
|
即使1-2月傳統淡季的台灣出口、製造業生產指數仍分別年增6.3%、8.3%,相對優於其他國家。 |
其中亞洲地區主要國家1~2月出口多呈下滑態勢,以大陸年減17.2%最多,其餘依序為新加坡-2.7%、日本-1.8%、南韓-1.5%。台灣則受新興科技應用加持,積體電路及資通訊產品出口熱絡達504億美元、年增6.3%,創歷年同期新高。也促使電子零組件與部分產能回流台灣的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值分別年增21.2%、12.5%,創下歷年同期新高;唯有機械業隨大陸與香港投資觀望氛圍加深,年減10.5%。
至於1-2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8.3%,則為近3年同期最大增幅,其中電子零組件年增24.4%,為推升製造業生產成長之主要貢獻,主因受惠於5G基礎建設、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應用擴增所致;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增9.6%,係由於行動裝置鏡頭需求增加,加上網通產品、伺服器等廠商擴增台灣產能所致。傳統產業則續受美中貿易紛擾影響,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干擾產銷秩序,部分廠商調整產量因應,致機械設備業、汽車及其零件業、基本金屬業及化學原材料業分別年減13.9%、2.6%、2.3%及0.1%。
值得一提的是,回顧2019年由於美中貿易紛擾拖累全球經濟成長,造成國際原物料價格滑落,傳統產業需求疲弱致下游需求觀望影響,又以化學原材料業、基本金屬業及機械設備業最為明顯,產值分別年減18.0%、10.9%、10.7%;電子零組件業則受到上半年積體電路庫存調整、面板供需失衡,而年減6.2%。惟因半導體高階製程需求強勁,加上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等台商回流擴增產能,導致產值年?21.7%,為2012年以來最大增幅,漲跌幅互抵之後,使得製造業產值13.2兆元,較上年減少5.8%。
根據經濟部統計在181個細分行業中,仍有23個業別產品不畏逆風繼續成長,產值再創新高,主要可歸功於掌握新技術及趨勢。其中台灣電動機車以內銷為主,受惠於近年來環保減碳的剛性需求不減,政府陸續推出補貼換購政策,導致平均單價逐漸親民化,使之產值於2019年突破百億元,較上年成長91.9%。電動自行車則為外銷導向,隨著環保、休閒、運動等議題在全球持續發酵,以及業者不斷強化產品行銷與推陳出新,當年產值突破200億元,年產值倍增達111.0%。
IC及晶圓測試產業也受惠於5G、AI應用及高效能運算需求強勁,推升高階晶圓及封裝需求,帶動當年構裝IC產值年增5.6%,達3,771億元,為連續3年正成長;以及晶圓測試產值年增9.3%,約981億元,連續4年正成長。
另由於美中貿易爭端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電子控制器及恆溫控制器亦在調升台灣生產比重及擴增產線之列,致2019年產量明顯攀升,帶動其他量測、導航及控制設備產值突破400億元關卡,達455億元、年增45.9%,為2011年以來最大增幅。以及平面顯示器檢測設備及零件,受到近年來大陸面板新廠裝機需求暢旺,導致產值屢創新高,2019年產值年增0.8%,連續7年正成長。
名列美對中加徵關稅清單中的伺服器及網通產品、網路連接器(含集線器及交換器),也隨著物聯網、工業4.0及雲端運算興起,加上美中貿易爭端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與轉單效應,部分廠商調升台灣生產比重及擴增產線,致使伺服器產值年增210.9%;網路連接器產值年增79.4%,為90年以來最大增幅。
綜觀上述在逆風中突圍的產品群,皆因為擁有5G、AI、電動車等之新興科技技術優勢,或掌握全球供應鍊重組、環保、人口結構轉變等趨勢脈動,致能突破困境,逆勢成長。即便今年上半年受到全球疫情嚴峻,經濟前景不明導致終端需求下滑,將限縮台灣生產及出口動能。
惟疫情亦帶動遠距工作、線上學習、網路消費等新型態經濟活動,對網路設備、雲端伺服器及筆記型電腦之需求增加,可望減緩對經濟之衝擊。倘若下半年疫情趨緩後,製造業能掌握新興科技商機、廠商持續調升在台產能配置等趨勢,或將有利支撐台灣全年經濟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