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友達以ALED技術打造娛樂實境 強攻元宇宙商機
 

【CTIMES/SmartAuto 籃貫銘 報導】   2022年04月18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2845】

友達光電將參加4月27日至29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辦的Touch Taiwan 2022智慧顯示展覽會,展示一系列結合ALED技術與軟硬體整合能力的產品,包含智慧攝影棚與球型飛行模擬艙,高規格商務用筆電與手持裝置,以及結合LCD模組整合鏡頭技術與極省電高彩膽固醇液晶(cholesteric liquid crystal)技術。此外也將展出下世代顯示技術Micro LED、AmLED電競與車載應用,

/news/2022/04/18/2005573080S.jpg

著眼於影視產業競爭激烈,受疫情影響下,影視創作者面對強大的時間成本雙重壓力,仍需快速產製新穎且高品質的影視作品。友達攜手首屈一指的電影影像製作公司再現影像(Renovatio Pictures),於展場打造寬度近8公尺、高度4公尺極致擬真智慧攝影棚。運用友達ALED技術,獨立驅動發光每個像素,具備高像素密度、高亮度、廣色域、反應時間快等特性,提供極致精細和超高動態對比的畫質表現。

同時藉由無縫拼接達到客製化大尺寸設計與形體,具有不受形狀限制、可無限擴張的特性,能取代影視產業慣用的綠幕攝影棚,大幅減少影片後製時間及道具成本,亦能讓演員在智慧攝影棚內體驗身歷其境、沉浸式的表演,達成最佳演出狀態。

此外,專業攝影師現場實機拍攝畫面,能同步呈現於結合友達獨家A.R.T.先進抗反光技術(Advanced Reflectionless Technology)的108吋顯示器上,具備抗眩光及抗反射特色,讓現場觀眾體會到無反光的最佳觀影效果。未來期能將智慧攝影棚導入國內大型展演空間、學校等場域進行推廣運用,加速台灣影視產業升級轉型,厚植台灣數位內容價值鏈能量。

友達也利用ALED技術,以P1.25小間距搭配球形拼接,結合友達影像處理技術,打造球型模擬艙,搭配生態圈夥伴智崴科技(BROGENT)精密六軸動態座椅,結合極致擬真模擬畫面與體感動態座椅,提供沉浸式遊戲體驗,可運用於遊樂產業賽車模擬設施,亦可應用於陸海空駕駛、飛行員、救護車駕駛等特殊訓練,使受訓人員融入實際情境,此球型模擬艙可量化受訓員表現,依據精準數據和模擬訓練模式,縮短培訓時間,達成客製化訓練,同時降低訓練危險性。

友達本次展出15.6吋雙螢幕筆電,其中一面螢幕利用高反射光學膜,能在省電的狀態下呈現出鍵盤樣式,而非一般待機黑色畫面,結合觸控功能後即能將這面螢幕切換為鍵盤,提升商務筆電多元使用情境。亦可延伸應用此技術於其他顯示器,以客製化待機畫面融入周邊環境,成為裝置藝術,達成一致性的美觀效果。

14吋極窄邊框筆電螢幕將極小化相機模組整合於液晶面板模組上方,有效將邊框縮減至5.17毫米,達到屏占比最大化的視覺享受,以極佳的整合技術大幅減少筆電組裝的複雜度與生產成本,同時讓筆電更加輕薄、易於攜帶,美學設計與便利性兼具,滿足後疫情時代混合辦公與遠距教學的視訊需求。

此外,友達開發的7.9吋反射式顯示器,採用膽固醇液晶技術,靜態顯示時可中斷驅動電壓,利用環境光顯示畫面,無需任何背光,大幅降低耗電量;且不需使用彩色濾光片與偏光片,反射率與色彩飽和度均優於市售彩色電子紙,展現類紙張的閱讀品質及精緻畫質,兼具節能與護眼的雙重效果,未來可應用於教育市場及戶外公共顯示等領域。

關鍵字: 元宇宙  友達光電(AUO
相關新聞
MIC:四成網友認同元宇宙時代將來臨 看好三大應用情境
震旦家具推動DEI多元共融 協助打造幸褔職場環境
友達58.6吋R1000曲面長條顯示器 獲2024中科創新獎
產學合作推展AI跨域應用 臺師大與輝達、技嘉打造元宇宙實驗室
AI暨元宇宙專家齊聚分享新知 臺日合作創新未來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SiC MOSFET:意法半導體克服產業挑戰的顛覆性技術
»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 光通訊成長態勢明確 訊號完整性一測定江山
» 分眾顯示與其控制技術
» 新一代Microchip MCU韌體開發套件 : MCC Melody簡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IAA1P54STACUKU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