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應材發表新晶片佈線技術 實現更節能AI運算
 

【CTIMES/SmartAuto 陳念舜 報導】   2024年07月09日 星期二

瀏覽人次:【1208】

基於現今人工智慧(AI)時代需要更節能的運算,尤其是在晶片佈線和堆疊方式對於效能和能耗至關重要。應用材料公司今(9)日於美國SEMICON WEST 2024展會,發表兩項新材料工程創新技術,旨在將銅互聯電網佈線微縮到2奈米及以下的邏輯節點,以協助晶片製造商擴展到埃米時代,來提高電腦系統的每瓦效能。

應材Endura Copper Barrier Seed IMS( 銅阻障層晶種整合性材料解決方案) 與 Volta Ruthenium CVD(化學氣相沉積釕金屬系統)
應材Endura Copper Barrier Seed IMS( 銅阻障層晶種整合性材料解決方案) 與 Volta Ruthenium CVD(化學氣相沉積釕金屬系統)

據悉,目前最先進的邏輯晶片中共包含數百億個電晶體,經由長度超過96.5公里的微型銅線連接起來,數十年來低介電常數和銅一直是業界的主力佈線組合。但隨著產業規模微縮到2奈米及以下,更薄的介電材料會使晶片的機械結構強度變弱;而變窄的銅線,則會導致電阻急劇增加,進而降低晶片效能並增加能耗。

應材的Black Diamond材料數十年來便一直引領業界,利用低介電常數(或稱「k 值」)薄膜包裹銅線,並強化晶片的3D堆疊結構強度。藉此減少累積電荷、互連電網電阻,以免徒增功耗並導致電子訊號間彼此干擾。

應用材料公司半導體產品事業群總裁帕布‧若傑(Prabu Raja)博士指出:「應材最新發表的整合性材料解決方案,能使業界將低電阻銅佈線微縮到新興的埃米節點;加上提供最先進的低介電常數材料,可有效降低了電容效應並強化晶片結構強度,將3D堆疊提升到新高度。」

於今日推出Black Diamond的升級版,則為該公司Producer Black Diamond PECVD系列的最新產品降低了最小k值,可減輕晶片電容效應,微縮推進至2奈米及以下;同時提供更高的機械結構強度,強化邏輯和記憶體晶片的3D堆疊效能。此對於有意將3D邏輯和DRAM記憶體堆疊升級到新高度的晶片製造商和系統公司至關重要,而被領導大廠採用。」

此外,隨著晶片製造商進一步微縮佈線尺寸,阻障層和襯墊在佈線體積中佔了更大的比例,無法從物理上在剩餘空間中建立低電阻、無空隙的銅佈線。

應材推出最新整合性材料解決方案 IMS(Integrated Materials Solution),則強調在一個高真空系統中結合了6種不同的技術,包括業界首創釕和鈷(RuCo)的二元金屬材料組合,能讓晶片製造商將銅佈線微縮到2奈米及以下節點;同時將襯墊厚度減少33%至2奈米,為無空隙銅回流提供更好的表面特性,並將線路電阻降低高達 25%,從而改善晶片效能和能耗。如今採用Volta釕CVD的新型應材Endura Copper Barrier Seed IMS(銅阻障層晶種整合性材料解決方案)已被所有頂尖邏輯晶片製造商採用,並開始向3奈米節點的客戶出貨。

三星電子副總裁暨晶圓代工開發團隊負責人 Sunjung Kim 表示:「在圖案化技術的進步推動裝置尺寸縮小的同時,包括互連電網佈線的電阻、電容和可靠性在內的其他領域仍存在關鍵挑戰。三星正採用多種材料工程創新,將微縮的優勢擴展到最先進的節點。」

台積電執行副總經理暨共同營運長米玉傑(Y.J. Mii)博士表示:「半導體產業必須大幅提高能源效率,以實現 AI 運算的永續成長。降低互連電阻的新材料將在半導體產業中發揮關鍵作用,與其他創新一同精進整體系統效能和功率。」

應材是晶片佈線製程技術的產業領導者。從7奈米到3奈米節點,互連佈線步驟大約變成了3倍,使應材在佈線領域的可服務市場機會增加超過 10 億美元,估計每月產 10萬片投產晶圓(WSPM)的綠地產能,約為60億美元。展望未來,透過導入晶背供電技術,預計將使應材的佈線商機再增加10億美元,每10萬片投產晶圓達到約70億美元。

關鍵字: 晶片  半導體  應用材料 
相關新聞
應材於新加坡舉行節能運算高峰會 推廣先進封裝創新合作模式
HLF高峰會首次移師新竹工研院 吸引全球10大創新生態系代表齊聚台灣
台灣領航A-SSCC將邁向20年 台灣區獲選論文搶先發表
巴斯夫與Fraunhofer研究所共慶 合作研發半導體產業創新方案10年
DENSO和ROHM針對半導體領域建立戰略合作達成協議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先進封測技術帶動新一代半導體自動化設備
» 使用PyANSYS探索及優化設計
» 隔離式封裝的優勢
» 未來無所不在的AI架構導向邊緣和雲端 逐步走向統一與可擴展
» MCU新勢力崛起 驅動AIoT未來關鍵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5.34.237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