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被全球汽車與科技兩大產業視為下一代車輛系統的必然趨勢,不過要讓自駕車安全且順利的運行,除了車輛本身的感測器與控制系統外,還需精準掌握週邊道路環境資訊,在本屆「2035 E-MOBILITY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中,成大高精地圖中心就展出一系列高精地圖技術與內政部委託專案成果,這些技術成果與應用,不僅將為我國的自駕車發展奠立基礎,更有機會輸出海外,協助台灣業者掌握新世代商機。
|
圖為高精地圖中心主任江凱偉教授(右)於E-MOBILITY展現場解說 |
精準技術創造多元價值 高精地圖延伸智慧應用
在高精地圖標準與智能移動測繪的技術發展部分,成大高精地圖中心透過第三方群眾外包模式,將該中心所研發的物件辨識技術建置於公車、道路巡檢車、測繪車與自駕車...等運行於道路的車輛,藉此進行高精地圖物件變異辨識,並透過高精地圖中心進行驗證查核,最終更新資料至圖資供應平台,供自駕車團隊後續應用。另外,高精地圖中心使用定位技術(Beacon、PDR)搭配以測繪技術製作的底圖,應用於行動裝置室內定位導覽服務,此案例試辦分別以去(109)年度東南地所及今(110)年度桃園捷運進行合作,在東南地所案例中,可根據民眾所需服務進行手機APP導引,引導民眾前往服務窗口。桃園捷運部分則開發室內指引與導覽功能,讓遊客可了解自己所在位置,挑選遊客想去的捷運站附近景點並引導前往最適合的出口。
現場展示的另一項技術為多感應器與慣性導航關鍵系統的軟硬體設計整合開發。這項自主研發的測繪級與自駕車用級INS/GNSS導航系統,包含軟硬體,實現即時融合導航演算法於嵌入式系統,整體成本比現有產品顯著降低。亦可擴增輪速計、相機與光達等多元感測器,而高精地圖也可結合至此整合架構。此外也開發出軌跡後處理的精度驗證與成果分析程式,以利實車進行測試。
在圖資標準方面,內政部委託成大打造的台灣高精地圖架構,提出了「高精地圖圖資內容及格式標準」、「高精地圖製圖作業指引」、「高精地圖檢核及驗證指引」與「高精地圖更新作業及檢核指引-靜態圖資」,讓台灣高精地圖生產程序滿足未來自駕車用地圖製作正確性及檢核需求。而高精地圖中心更與日本名古屋大學攜手合作開發高精地圖自動化生產模式,讓業者可利用多感測器收集相關資料,依據系統指定格式進行自動化萃取物件及成果擬合,並透過品質驗證機制自動化產製符合OpenDRIVE與Autoware格式的高精地圖,降低傳統高精地圖生產成本與內業人工標記時間。
高精地圖結合AI 智慧辨識公路狀態
此外成大高精地圖中心也將高精地圖與AI辨識技術應用於智慧公路。此案是交通部公路總局與內政部合作,並由內政部委託開發公路設施自動設定變異偵測技術。透過公路巡檢車蒐集道路環境的空間特徵資料,當路面出現坑洞、標線磨損、標誌牌面模糊及變形或路面資訊錯誤等異常狀態時,系統會進行自動化辨識,並將相關資訊上傳至雲平台,由平台發出告警機制通知養護單位進行修復。
成大高精地圖中心指出,高精地圖是自駕車發展的基礎,在內政部與台灣產業的通力合作下,目前已完成全台約120公里的高精地圖建置,接下來計畫將地圖自動產生技術移轉給國內廠商,並尋找機會輸出至海外市場,讓台灣業者在自駕車趨勢中掌握多元商機,擴大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