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近年來軟性電子議題在科技業界甚為流行,友達科技中心副總經理劉軍廷便表示,顯示器產業自CRT、LCD到軟性顯示器是個趨勢,其中技術成熟所需要的時間約五到十年,但市場商機何時到來,他不知道。此外,他也提及,相關的畫質好壞與數位內容是否詳盡,會是比技術成熟更重要的問題。
友達雖為台灣面板龍頭,市場更熟知友達有投入軟性顯示器產品的開發研究,但友達向來對此議題低調而且極少論述,而在工研院所舉行的2006國際軟性電子與顯示技術研討會中,劉軍廷首度揭露友達未來幾年在此領域的產品與技術發展藍圖。
劉軍廷表示,對LCD大廠來說,軟性顯示器是下一個產業,除了相關的材料、製程技術都需要同步發展外,完成硬體設備後所需要的內容更重要,在2000年時多數面板大廠開始投入該領域,但均以硬體為主,到了今年,才開始自相關的環境著手,而依友達的觀點,除關心上游材料、設備能否到位外,也很重視數位內容是否豐富,同時也希望軟性顯示器的畫質有著一日能與目前主流的LCD相抗衡;至於友達,目前正投入在軟性顯示器領域著重在高階產品的研發。
友達在發展軟性器上,以非低晶硅薄膜電晶體背板為主,但目前的瓶頸在於,其一,製程中的中高溫可能導致變形危機;至於友達未來幾年在此領域的產品與技術發展藍圖,在背板方面,希望用低溫製程產出非低晶硅薄膜電晶體,同時能將彩色濾光片做在TFT上以降低成本,而在顯示介面方面,預計到2009年有機薄膜電晶體的材料能夠成熟,然後到了2010年能以印刷製程產出,再導入捲帶式製程進行生產,但何時能以捲帶式製程產出,目前仍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