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台灣醫療科技展登場 大健康產業藍圖現優勢
 

【CTIMES/SmartAuto 陳復霞 報導】   2017年12月07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10654】

「台灣醫療科技展」於11/7-11/10在南港展覽館舉辦,包括特色醫療、精準醫療、醫用設備、生技製藥、健康照護、居家健康、創新科技、農科健康8個專館,總共超過1000個攤位,以及上百個醫療團隊參展。其中最大的醫療特色館進駐60家區域醫院、醫學中心、醫療體系展示醫療技術及產品。此次醫療科技展由Taiwan Healthcare+國際入口平台、衛福部、台北市政府、農委會等單位共同主辦,先由國內60位醫院院長組成諮議委員會,籌備近一年時間,強調歸納從出生到年老的各項治療、照護需求,提供正確的解決方案,此外,更藉此讓國際看到台灣大健康產業的能量,拓展合作契機。

「台灣醫療科技展」包括特色醫療、精準醫療、醫用設備、生技製藥、健康照護、居家健康、創新科技、農科健康8個專館展示,圖為開幕與會貴賓合影。(攝影/陳復霞)
「台灣醫療科技展」包括特色醫療、精準醫療、醫用設備、生技製藥、健康照護、居家健康、創新科技、農科健康8個專館展示,圖為開幕與會貴賓合影。(攝影/陳復霞)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簡稱生策中心)董事長王金平提出「大健康產業藍圖」,他認為面對嚴峻的國際市場競合,台灣更要找出台灣的強項,讓世界走進台灣!生策中心經過3年多的深入盤點台灣健康醫療產業潛藏的特色跟能量,發現台灣有多項世界第一及亞洲第一的醫療團隊和尖端技術企業正在發展,因此勾勒出涵括醫療強項、尖端團隊及產業佈局的一張大健康藍圖。

王金平表示,藉由大健康產業藍圖縱貫人的生命歷程與產品研發,可看到產業與醫療兩端彼此的優勢利基,還有合作互補的機會,台灣傑出的醫療可以成為產業發展的火車頭,跨領域的集結整合IT電子產業、醫資通訊產業、生技製藥、創新醫材、精密機械到精準醫療和預防醫學到長照等產業,連動上、中、下游不同產業鏈共榮發展,開啟台灣的創新經濟。

台北市市長柯文哲提及,台灣醫術除了領先,最強的就是高效率的整合、專業的管理,像是葉克膜,其實各國都有,但是醫護團隊高效讓台灣成為世界頂尖;他舉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做得也不僅是看病的事,是傾聽、溝通走到病人心裡,才能打破原本的困難,建立醫病之間信任與關懷,從不同層面,探究醫療發揮的能量與價值,翻轉醫療文化與現況。

蔡英文總統表示,醫療一直是台灣的驕傲,擁有全球聞名的醫療技術,活體肝臟移植存活率、人工生殖活產率皆為全世界最高,台灣不僅可以提供高品質的臨床醫療服務,也擁有最具競爭力的生醫、照護、農業跟ICT產業,透過醫療,台灣能為世界做出更多貢獻。現在推動的5+2產業創新計畫中,醫療科技就是生技醫療產業重要的一環,希望連結台灣臨床經驗,跟產業創新的能量,打造屬於台灣的醫療品牌,拓展台灣醫療科技前景和未來。

新南向工作也把醫療合作列為重點項目,在於台灣跟新南向國家擁有相類似的風土環境,透過公衛防疫跟臨床經驗的交流合作,相信能共同推動亞洲醫療進步跟和發展,期待透過這次醫療科技展,能為台灣開啟更多元的國際交流。建立國際合作的網絡,政府跟產業會共同努力,讓台灣的醫療科技走進世界。

主辦單位Taiwan Healthcare +強調,此次展覽最大特色是首次加入ICT產業的能量,包括鴻海M次集團、大立光、遠傳、上銀、華碩、廣達、光寶、HTC等台灣的科技企業展出最新IT科技和健康管理平台,一探未來智慧新科技,開創數位化醫療商機與最先進的臨床科技應用。

關鍵字: 醫療科技展  精準醫療  醫用設備  健康照護  居家健康  農業  鴻海(富士康光寶  上銀  華碩(ASUS, 華碩電腦廣達  遠傳  大立光  宏達電(HTC, 宏達電子
相關新聞
光寶攜手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推動5G創新節能應用
上銀科技榮獲生態保育特別獎
上銀再獲義大利傳動元件(滾珠螺桿、線性滑軌)市占率首位
台灣取得2029智慧運輸世界大會主辦權 遠傳代表中華智慧運輸協會決選
第十六屆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揭曉 激發學子發揮創意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以馬達控制器ROS1驅動程式實現機器人作業系統
» 推動未來車用技術發展
» 節流:電源管理的便利效能
» 開源:再生能源與永續經營
» 從能源、電網到智慧電網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5.6.198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