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產品 /
凌力尔特新款25 V、600mA 同步升降压DC/DC 转换器
 

【CTIMES/SmartAuto 編輯部报导】   2016年08月24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3465】

凌力尔特(Linear) 日前推出同步电流模式升降压转换器LTC3130 和LTC3130-1,元件可从多种输入源提供高达600mA 的连续输出电流,输入源包括单颗或多颗电池,以及太阳能电池板和超级电容。 2.4V 至 25V 的输入电压范围和 1V 至 25V的输出范围 (LTC3130 为可调) 使其可在输入高于、低于或等于输出时提供稳定输出。

同步电流模式升降压转换器 LTC3130 和 LTC3130-1可从多种输入源提供高达 600mA 的连续输出电流
同步电流模式升降压转换器 LTC3130 和 LTC3130-1可从多种输入源提供高达 600mA 的连续输出电流

用户可选的Burst ModeR模式操作可使静态电流降至仅 1.6μA (无负载时为 1.2μA),以提高轻负载时的效率并延长电池续航力。 LTC3130/-1 采用的专利升降压架构可在所有操作模式下提供低杂讯及无抖动切换,非常适合对电源杂讯敏感的 RF 及精准类比应用。

该元件还具备可编程最大功率点控制 (MPPC) 功能,因此可确保从光伏电池等非理想型电源提供最大功率。 LTC3130-1 具备 LTC3130 所提供的全部功能,并具有 4 个使用者可选的固定输出电压,分别为 1.8V、3.3V、5V 和 12V,因此无需可调输出版本所需之电阻分压器。

LTC3130/-1 包括 4 个内部低 RDSON N 通道 MOSFET,可提供高达 95% 的效率。由于其低静态电流,转换器可透过低至 7.5μW 的电源启动,而使 LTC3130/-1 非常适于由较弱电源 (包括薄膜太阳能电池) 供电之应用。或者也可停用Burst Mode模式操作以提供低杂讯连续切换。

LTC3130/-1 的固定 1.2MHz 开关频率确保了低杂讯和高效率,同时可最大限度减小外部元件尺寸。内建回路补偿和软启动减少了所需外部组件数并简化了设计。其他特点包括电源良好指示器、接脚可选电流限制、精准的 RUN 针脚门槛、外部 VCC 输入和过热关机。

LTC3130/-1允许采用纤巧的外部元件、具有宽广的工作电压范围、精小的封装和超低静态电流,因此非常适合始终保持导通的应用,因为在这类应用中,延长电池续航力至为重要,相关应用包括长寿命电池供电仪器、可携式军用无线电、低功率感测器和太阳能电池板后置稳压器/充电器电路。

LTC3130 和 LTC3130-1 采用散热加强型 20接线 3mm x 4mm QFN 和 16 接线 MSOP 封装。 E 和 I 级版本元件可操作于摄氏–40度至 125度的工作温度范围内。所有版本均可供货。 (编辑部陈复霞整理)

产品特色

‧可调节 VOUT 至高于、低于或等于 VIN

‧宽广的 VIN 范围:2.4V 至 25V,?1V 至 25V (使用 EXTVCC 输入)

‧V OUT 范围:1V 至 25V

‧可调输出电压 (LTC3130)

‧具四种使用者​​可选设定的固定输出电压 (LTC3130-1)

‧无负载时 IQ = 1.2μA (启动Burst Mode模式操作)

‧降压模式提供 600mA 输出电流

‧接脚可选 850mA / 450mA 电流限制 (LTC3130)

‧效率高达 95%

‧接脚可选Burst Mode模式操作

‧1.2MHz 超低杂讯 PWM 频率

‧可编程最大功率点控制

‧精准的 RUN 针脚门槛

‧电源良好指示器

‧关机时 IQ = 500nA

‧散热加强型 20接脚 3mm x 4mm QFN 和 16 接脚 MSOP 封装

關鍵字: 升降壓轉換器  同步电流模式  凌力尔特  凌力尔特  系統單晶片 
相关产品
TI推出DC/DC升降压转换器 延长50%电池寿命
ADI推出2MHz升压/ SEPIC/ 负压输出转换器 内建4A、60V电源开关
凌力尔特推出新款双通道轨对轨100V电源监视器
凌力尔特推出新款双通道 4A、42V 输入同步降压切换式稳压器
凌力尔特Silent Switcher、42VIN、2.5A μModule稳压器
  相关新闻
» 巴斯夫与Fraunhofer光子微系统研究所共厌 合作研发半导体产业创新方案10年
» 工研院IEK眺??2025年半导体产业 受AI终端驱动产值达6兆元
» ASM携手清大设计半导体制程模拟实验 亮相国科会「科普环岛列车」
» SEMI提4大方针增台湾再生能源竞争力 加强半导体永续硬实力
» 国科会促产创共造算力 主权AI产业专区落地沙仑
  相关文章
» 使用PyANSYS探索及优化设计
» 隔离式封装的优势
» MCU新势力崛起 驱动AIoT未来关键
» 功率半导体元件的主流争霸战
» NanoEdge AI 解决方案协助嵌入式开发应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8BMDPI4UUSTACUK2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