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社群討論 / 一般討論區

kao.168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台湾
文章: 6

发 表 于: 2010.07.23 04:37:21 PM
文章主题: Re : Re: 請教陀螺儀的應用~急
lucrece_lu 提到:

沒錯! 就先宣告明確的方向 再以 "甘落" 移動值來計算 理論值的方向

不過 gyro 畢竟不是 羅盤, 如果你是要能指出正北的功能 還是建議你用 羅盤會簡單些,一般用 Gyro 來配合定位都是在做補償用的,各有各的功能哦

謝謝大大

一般磁感應羅盤在都市和建築物內磁干擾蠻嚴重的,

所以才有此需求!如此說來.......唉

請教

如果設計在工作前配合gps和磁羅盤在無干擾源環境先行[定向],

爾後移動再完全靠Gyro來計算是否可行???

大大對此很瞭解。是否可私下請益?感恩!

小弟em:   taiwan.168@hotmail.com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kao.168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台湾
文章: 6

发 表 于: 2010.07.23 04:41:28 PM
文章主题: Re : Re: 請教陀螺儀的應用~急
lucrece_lu 提到:

沒錯! 就先宣告明確的方向 再以 "甘落" 移動值來計算 理論值的方向

不過 gyro 畢竟不是 羅盤, 如果你是要能指出正北的功能 還是建議你用 羅盤會簡單些,一般用 Gyro 來配合定位都是在做補償用的,各有各的功能哦

謝謝大大

一般磁感應羅盤在都市和建築物內磁干擾蠻嚴重的,

所以才有此需求!如此說來.......唉

請教

如果設計在工作前配合gps和磁羅盤在無干擾源環境先行[定向],

爾後移動再完全靠Gyro來計算是否可行???

大大對此很瞭解。是否可私下請益?感恩!

小弟em:   taiwan.168@hotmail.com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Only Chen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台北縣
文章: 1024

发 表 于: 2010.08.19 11:18:05 AM
文章主题: Re : Re: 請教陀螺儀的應用~急
Only Chen 提到:
極大的地磁變化,仰賴電子羅盤與陀螺儀的海空飛航工具,是否會造成陸海空運輸交通安全問題?則有賴其它高手大大們來解?科技有時在自然界是極其渺小,有時其破壞力又極其大。
NASA觀測到強烈太陽風暴與地球磁場猛烈碰撞
來自:騰訊科技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日前,美國宇航局NASA星際邊界探測器(IBEX)掃描太陽系邊緣的圖像已返回至地球,觀測到前所未有的太陽風暴和地球磁場碰撞狀況。美國宇航局NASA在一項聲明中表示,星際邊界探測器首次觀測記錄了太陽風(從太陽釋放的數百萬公里/小時的帶電粒子流)與地球大氣層猛烈碰撞。太陽風會破壞地球大氣層,但不會偏移地球磁場方向。


        
星際邊界探測器觀測顯示太陽風堆積在地球磁場和太空的分界線——磁頂層前端,距離太陽大約56327公里。人類眼睛無法觀測這一交互現象,但星際邊界探測器的傳感器卻能夠探測到。

        
研究人員稱,這項觀測研究被認為可以更深入地觀測到地球磁場的“作用場”是如何運行的,以及探測地球大氣層最高層——外逸層的真實稀薄程度。

        
洛克-馬汀太空系統的斯蒂芬-菲尤斯利爾(Stephen Fuselier)稱,在太陽風與地球磁場交互作用最強烈的區域,每立方厘米有8個氫原子。目前,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地球物理學研究快報》雜誌上。

        
星際邊界探測器發射於2008年10月,用於繪製太陽系和星際太空之間的分界線。該探測器僅用8天即可環繞地球一周。它可從星際介質中直接收集氫氣和氧氣。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Only Chen
(不在在线)
nbsp;
来自: 台北縣
文章: 1024

发 表 于: 2010.10.08 10:13:30 AM
文章主题: Re: 請教陀螺儀的應用~急

Gyroscopes the Size of Sand Will Track You Anywhere (Even Underground)

Gyroscopes the Size of Sand Will Track You Anywhere (Even Underground)

The Israeli Department of Defense has cooked up the world's smallest gyroscope—powered by lasers and as small as a single grain of sand. The new gyros are sensitive enough to track your position and movements anywhere—no GPS required.

The underlying tech is the same that's found in aircraft and seafaring ships—minute physical changes are compared to each other, calculating a new position without the need for an external reference point. Essentially, the object (be it an aircraft carrier or something smaller) can detect itself moving. But for a gyro to be this tiny changes everything. Think of a smartphone that could pinpoint your movements in a cave—or, probably more realistically (and practically), a museum, or new apartment building. Sadly, we'll still need GPS a little bit, as the gyroscopes need to be told exactly where they are from above before their own internal detection can kick in. But this breakthrough will mean GPS access could someday be of minimal importance—which is great news (especially for any city dweller, who knows lining up a signal can be a pain at best). Just get one little satellite zap, and the micro-gyros will take it from there, anywhere in the world. [Pop Sci]

(gizmodo)

检视会员个人资料个人资料 回复文章 回顶端
[上一页]     1  [2]   
  相关讨论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專欄]大陸創新創業人才磁吸效應的挑戰
NEC發表可不受天候影響的光解析技術
[評析]台灣新定位:與全球創客接軌
  相关新闻
[COMPUTEX]DYNATRON机壳风扇以全新裸视3D科技改变游戏体验
德国IFA柏林消费电子展迎百年 接续引领AI科技新潮流
[COMPUTEX]Synaptics以感测、感知及无线连接为展示重点
[COMPUTEX] 慧荣全新USB显示单晶片 抢攻多萤与超高解析扩充市场
[COMPUTEX] NXP技术长Lars Reger:为世界打造能够预测且自动化的智能自主设备
  相关文章
视觉化 Raspberry Pi 数据:轻松用 Arduino Cloud 掌握物联网装置
一美元的TinyML感测器开发板
建筑业在无线技术基础上持续发展
环境能源物联网将为资产追踪带来革新
功率循环 VS.循环功率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