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62 /  2025.03.19

「環境感知」作為構建智慧世界的關鍵基石,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環境感知技術賦予機器如同人類般的感知能力, 透過各式各樣的感測器、微處理器、無線通信模組等關鍵零組件, 收集、分析、處理周遭環境的資訊,進而實現對世界的智能感知與控制。 在這期雜誌中,我們將聚焦環境感知關鍵零組件的技術與應用

瀏覽人次:62 /  2025.03.12

人工智慧(AI)技術日新月異,正逐步滲透至各個產業,工具機產業也不例外。AI的導入為工具機產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但也伴隨著一些挑戰。本期特刊將深入探討AI技術在工具機產業的應用,以及其對台灣工具機產業帶來的影響,並剖析台灣工具機產業如何在AI時代保持競爭力,在

瀏覽人次:199 /  2024.11.11

因應疫情過後消費性電子產業不振,加上原物料成本上漲;, 對於台灣PCB產業而言,節能減碳和China+1供應鏈等永續策略布局, 更是揮之不去的挑戰。 由國內外品牌大廠推動產品碳中和浪潮下的綠色生產議題, 已成為推進中上游PCB製程及廠務兩端節能減碳的動力, 除了積極轉型智慧製造之外; 還須善用2024年上半年仍受惠於AI需求帶動出口好轉的契機, 驅動AI伺服器供應鏈加工技術與材料革新開源, 持續往高階供應鏈發展

瀏覽人次:171 /  2024.11.11

顯示應用持續不斷的發展,一方面持續提升在室內外公共領域的顯示極限,為大量的群體提供資訊服務,但另一方面,也朝著分眾化的方向精準滿足多元需求發展。 在大眾市場,顯示器追求極致的沉浸體驗,尺寸更大、解析度更高、色彩更逼真,持續突破視覺感官的界限;分眾顯示也蓬勃發展,客製化、個人化、情境化的應用場景不斷湧現,為醫療、教育、工業等領域帶來嶄新的可能性

瀏覽人次:171 /  2024.10.28

航太電子產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變革時期,從太空探索、衛星通信到無人機與飛行汽車的發展,這個產業的未來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台灣作為全球電子製造業的重要一員,正積極參與這場技術革命,並在全球航太電子供應鏈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瀏覽人次:566 /  2024.06.13

生成式應用當道,未來所有的內容創作,都將跟AI密不可分, 只有雲端平台的服務是遠遠不夠,在終端與邊緣的枝開葉散, 才是生成式AI應用的最終願景。 對創作者來說,PC平台不僅是最重要的創作介面,更是生產力最高的工具, 提高對生成式AI應用效能的支援,將是目前PC運算相關零組件最重要的發展, 本期的《零組件雜誌》將以「AI PC」為題, 一探以生成式應用為導向的PC運算的關鍵零組件與其市場現況

瀏覽人次:527 /  2024.06.13

回顧今年0403發生花蓮地震當下, 因為適逢日間可有抽蓄水力、併網型儲能系統備援, 倖免重演過去921震後全台大規模停電歷史。 卻在短短不到兩週內的傍晚, 便發生北台灣限電事故, 甚至須向企業高價回購電力。 隨著如今台電已虧損連連, 未來若還想透過多元儲能手段穩定電網

瀏覽人次:548 /  2024.06.13

AI對運算速度和數據處理有極高要求, PCIe在AI伺服器或AI PC將扮演關鍵。 PCIe 7.0優勢是更高的傳輸性能, 以及更佳的能源效率。 透過高速訊號測試設備, 能提供PCIe完整測試驗證。

瀏覽人次:529 /  2024.06.13

迎合當前工具機產業面臨永續變革、快速變動的國際產業環境, 智慧製造將為CNC數控技術帶來更多的市場機會, 尤其是在高速發展的新興亞洲市場, 則朝向高速化、智能化、多軸複合化及聯網化發展, 帶來創新商業模式。 隨著終端應用產品逐漸轉為高價值或客製化需求, 其生產製造模式逐步轉型為批量彈性生產製造

瀏覽人次:483 /  2024.06.13

自駕技術需要更多的AI運算支援。 汽車電氣化的需求也越見明顯。 需要全新開發才能跟上創新步伐。 以軟體控制為核心的電子系統架構, 正被逐步導入新的汽車之中, 目標就是要為乘客帶來安全與乘坐體驗。

已達資料底端

No more pages to 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