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新聞列表

快速搜尋﹕ 方法﹕ 時間範圍﹕
無印良品母公司將興建潔淨能源發電廠 以達成減碳目標 (2025.01.12)
  以簡約風格著稱的日本無印良品(Muji)母公司良品計畫(Ryohin Keikaku)宣布,為達成減排目標,將著手興建潔淨能源發電廠,並考慮發展太陽能發電,以確保潔淨電力來源。良品計畫的目標是,在2030年前旗下所有店鋪都100%使用再生能源...
機器人進駐養老院 減輕護理負擔、提升照護品質 (2025.01.12)
  面對高員工流動率和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多養老院開始使用機器人來完成各種照護任務。根據聖母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使用機器人與就業增加、員工留任率提高、生產力提升和照護品質提高相關...
NASA資助 5項創新構想 探索太空居住的可能性 (2025.01.12)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近日選出 15 項富有遠見的構想,納入其「創新先進概念」(NIAC)計畫,旨在發展革新未來太空任務的概念。 這些來自全美各地公司和機構的2025年第一階段獲獎者,涵蓋了廣泛的航太概念...
受地緣政治、日圓貶值衝擊 工具機「慘」連兩年出口下滑26.7% (2025.01.12)
  受到地緣政治美中科技、俄烏戰爭影響,促使台灣工具機相關業者不得不配合美方管制規定,使得出口訂單遭受波及;又有日幣大幅貶值與中國大陸市場內捲衝擊,導致2023年工具機出口同比減少14%、2024年同比又下滑14.8%,累計兩年出口下滑達26.7%,成為台灣機械出口產品受影響最大「慘」業!...
放眼2025年基建投資 IT設備掌握控制室與AI機櫃商機 (2025.01.12)
  適逢2025年開春即迎來美國準總統川普宣布,將獲得由阿聯酋地產開發公司DAMAC提供約200億美元資金,在美國多處興建資料中心基礎建設,成為全球科技競賽的關鍵籌碼。宏正自動科技(ATEN)日前發表未來展望,除了不斷推陳出新產品與解決方案,正興建中的桃園楊梅綠建築廠辦,也將於2027年Q3投入生產AI伺服器機櫃、機殼及相關配件...
機器人LLM估破千億美元 Cosmos平台成主流 (2025.01.09)
  基於現今人型機器人邁向高度系統整合,並有望從工業場景走進居家生活,前端的AI模型訓練將更為關鍵,以滿足更多後端的理解、互動需求。依TrendForce預估,包含AI訓練、AIGC解決方案在內的全球機器人大語言模型(LLM)市場,有望於2028年超越1,000億美元,2025~2028年複合成長率將達48.2%...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適合複雜AI視覺應用的 Raspberry Pi Hailo 8L AI套件 (2025.01.09)
  全球最新電子元件和工業自動化產品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供貨Raspberry Pi的Hailo 8L AI套件。此開箱即用的AI套件結合了Raspberry Pi M.2 HAT+和採用M.2格式的Hailo 8L AI加速器,提供了符合成本效益且節能的解決方案,將高效能人工智慧 (AI) 整合到製程控制、安全性、家庭自動化、語音辨識和機器人等應用中...
CES 2025:傲雷智能三合一電池充電器獲得創新獎 (2025.01.09)
  傲雷於2025年CES展會上展示了智能三合一電池充電器Ostation X,這款產品不僅融合了快速充電、精準測試和有序儲存三大功能,還榮獲CES 2025可持續性與能源/電力類別的創新獎...
CES 2025:工研院打造AI羽球訓練系統 提升選手訓練效果 (2025.01.09)
  工業技術研究院於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展示了許多健康與智慧醫療科技。其中邀請了兩屆美國奧運羽球選手Howard Shu於現場體驗AI羽球訓練系統,以及宣布與新加坡Reliance Medical Technology(RMT)旗下的Reliance Biotech Corporation合作,共同推動iKNOBeads免疫療法平台的商業化...
AI市場成長迅速 耐能進軍沙烏地阿拉伯深化布局 (2025.01.09)
  AI已成為推動全球創新與經濟增長的核心動力。無論是智慧城市、數位經濟,還是醫療、交通等領域,AI技術正逐步滲透並改變著各行各業的運作模式。根據最新市場數據,AI產業在未來數年內的年均成長率將保持在20%以上,中東地區特別是沙烏地阿拉伯,因其政策支持與資源投入,成為新興市場中的焦點...
CES 2025:Wearable Devices與RayNeo推出革命性AR眼鏡 (2025.01.09)
  Wearable Devices與RayNeo宣布,雙方將攜手合作,推出搭載Mudra神經輸入手環的RayNeo X3 Pro眼鏡,重新定義擴增實境(AR)體驗。 Wearable Devices的Mudra技術透過高度精準的神經輸入手環進行手勢追蹤,無需視線內手勢,從而降低設備重量和功耗,並實現更緊湊、更時尚的設計...
英國海軍打造AI無人機 引領未來海上航空轉型 (2025.01.09)
  Leonardo 公司與英國皇家海軍及國防團隊,日前共同揭曉了 一款名為Proteus 技術驗證機的設計。這款重約三噸的無人旋翼機將用於展示自主飛行和模組化酬載技術的最新進展,同時開發包括設計和製造技術在內的尖端旋翼機技術...
CES 2025:全球創新記分卡揭曉 歐洲國家表現亮眼 (2025.01.09)
  美國消費技術協會 (CTA) 在 CES 2025上發佈了最新全球創新記分卡,愛沙尼亞、芬蘭、德國、荷蘭、瑞典和瑞士等國榮膺創新冠軍。 這些國家在高技能勞動力、快速寬頻、對企業家友好的環境以及對新興技術的開放態度等方面表現突出...
UPS收購醫療保健冷鏈物流供應商 強化端對端溫控服務 (2025.01.09)
  UPS宣布已完成對Frigo-Trans及其姊妹公司BPL的收購,加快為歐洲醫療保健客戶提供端對端溫控解決方案的計畫。這兩家公司致力於在歐洲提供複雜醫療保健物流解決方案。由於客戶在全球對溫控和時間敏感型物流解決方案的需求漸增,此次收購可強化UPS Healthcare提供端對端服務的能力...
Ceva與聯發科合作打造空間音訊行動娛樂高度沉浸感 (2025.01.09)
  Ceva與聯發科技 (MediaTek)兩家公司合作,將帶有頭部追蹤功能的Ceva-RealSpace Elevate多聲道空間音訊解決方案結合聯發科技的天璣(Dimensity)9400旗艦5G智慧手機晶片,為真無線立體聲(TWS)和藍牙 LE音訊耳機提供音效沉浸感,使得智慧邊緣設備能夠更可靠且更有效率地連接、感應和推論資料,為行動娛樂體驗提升全新的水準...
台達電子公佈一百一十三年十二月份營收 單月合併營收新台幣387.39億元 (2025.01.09)
  台達電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8日公佈113年12月份合併營業額為新台幣387.39億元,較112年同期合併營業額新台幣316.97億元成長22.2%,較上月份合併營業額新台幣366.47億元成長5.7%;113年1~12月份累積合併營業額為新台幣4,211.48億元,較112年同期累積合併營業額新台幣4,012.27億元成長5.0%...
第三屆碳中和農業論壇交流 推動東部碳農業以自然為本 (2025.01.09)
  國立東華大學永續發展中心與花蓮縣政府農業處日前在東華大學環境暨海洋學院共同舉辦第三屆「碳中和農業」論壇,吸引花蓮地區農業相關業者及團體共襄盛舉,並同時開放線上直播...
偏鄉醫療IDS再升級 增加全人整合照護成效 (2025.01.09)
  為了落實執行「全人健康照護」的理念,守護偏鄉健康及提升照護品質,中央健康保險署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於南投縣信義鄉共同啟動「全人整合照護執行方案」,該計畫以建構病人為中心,整合預防、保健及醫療,從原本疾病診治的醫療模式,向前擴大疾病篩檢,加強健康促進,向後加強慢性病照護、銜接長期照護到安寧終老...
2025科技顧問會議落幕 聚焦氣候調適與低碳能源科技 (2025.01.08)
  行政院2025年科技顧問會議今(8)日正式閉幕,經過7位國內外學研領袖組成的科技顧問、政府部會代表連續兩天的深度交流與討論後,由首席顧問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分就「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和「低碳能源與去碳化」兩大主題,向行政院院長卓榮泰提出總結報告...
豐田合成GaN基板技術獲突破 功率元件性能大幅提升 (2025.01.08)
  豐田合成株式會社近日宣布,其提升氮化鎵(GaN)基板性能的技術已獲得驗證,能有效改善功率元件性能。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固態物理學期刊。 更優異的功率元件在電力調節方面扮演關鍵角色,對於減少社會碳排放至關重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成大半導體學院團隊研發新型光學仿生元件 為AI應用開創新視角
2 調查:五大廠掌控車用半導體市場半壁江山
3 高教新世代啟航共創卓越 雲科大打造亞洲頂尖AI中心
4 超微型化仿生觸覺電子元件促進智慧皮膚更敏銳
5 推動失智分流照顧機制 科技輔具優化服務模式
6 為食安把關 東海大學精農學程攜手彰縣府檢驗農產品
7 DeepSeek催生光通訊需求 光收發模組出貨年增56.5%
8 Digital.ai應用程式防護方案獲 FIPS 140-3 最高等級加密認證
9 工業自動化助攻創新能源 加速氫能應用落地
10 多元支付行動 新北公有零售市場率先導入4G智慧支付音箱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