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8896
(您查閱第 2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國科會提報最新科技發展重點 將應用衛星AI科技監測空品治理 (2025.01.14)
國科會今(14)日提報「115年度政府科技發展重點規劃」,說明國家整體科技布局及科技預算籌編規劃。其中包括「科學園區發展與均衡台灣」,強調未來發展須兼顧產業發展及地方共榮;另由環境部提報「利用新興科技監測與治理空氣品質」,運用衛星資料及AI技術進行智慧監測與治理
經部振興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 防AI荷蘭病落人口實 (2025.01.14)
經濟部今(14)日舉行「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啟動儀式,正式展開協助中小微企業數位轉型、淨零轉型及通路發展,並提供普惠貸款、租稅優惠及員工加薪的額外信保額度配套措施,提升中小微企業競爭力,為台灣經濟注入新的動能
解決工程師缺口擴大 IEEE推廣技術導向「微證書」 (2025.01.13)
根據Spectrum IEEE的報導,預估未來十年對工程師的需求將急劇上升,但人才供應將嚴重短缺。到2034年,美國科技業將新增710萬個職位。然而,波士頓諮詢集團和SAE International的報告顯示,到2030年,每年將有近三分之一的工程職位空缺
綠能科技前瞻 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尖端科技開箱 (2025.01.13)
為加速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集創能、儲能和節能三大技術,成為臺灣綠能科技的展示重鎮。中央大學今(13)日展現「白色能源屋」的尖端科技,邀請三位學者專家分享研究成果,期許引領台灣綠能科技與產業更蓬勃發展,在零碳時代共創永續美好
感測器融合:增強自主移動機器人的導航能力和安全性 (2025.01.10)
隨著自主移動機器人應用日漸廣泛,感測器融合領域呈現採用AI驅動的演算法、增強物體檢測和分類能力、感測器融合用於實現協同感知、多種感測器模式,以及惡劣條件下的環境感知等趨勢
生成式AI為製造業員工賦能 (2025.01.10)
本文探討GenAI改變自動化系統設計和開發的三種方式,重點在於提高生產力、簡化流程,以及培養更具適應性和彈性的員工隊伍。
智慧建築的新力量:從智能化到綠色永續 (2025.01.10)
現今零碳排放與ESG已成為全球企業與政府共同追求的目標。智慧建築將樓宇管理系統與節能環保效益結合,為實現智慧城市的願景奠定了基石。
5G加速供應鏈跨國重組 (2025.01.10)
迎合2018年以來全球供應鏈演進,正加速擺脫單一市場。中華電信也隨著海外台商跨國布局,並為了及時掌握關鍵資訊,偕同各領域夥伴透過5G通訊串連智慧基礎建築、智慧製造等解決方案
CTIMES編輯群解析2025趨勢 (2025.01.10)
每年的一月,CTIMES編輯群們針對自身所關注的領域,提出各自對於科技產業的觀察心得與看法。今年AI應用在各產業所發揮的影響力更甚於以往,為產業增添許多的新變數,並持續為產業造就出更多的樣貌
CES 2025:工研院打造AI羽球訓練系統 提升選手訓練效果 (2025.01.09)
工業技術研究院於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展示了許多健康與智慧醫療科技。其中邀請了兩屆美國奧運羽球選手Howard Shu於現場體驗AI羽球訓練系統,以及宣布與新加坡Reliance Medical Technology(RMT)旗下的Reliance Biotech Corporation合作,共同推動iKNOBeads免疫療法平台的商業化
CES 2025:Wearable Devices與RayNeo推出革命性AR眼鏡 (2025.01.09)
Wearable Devices與RayNeo宣布,雙方將攜手合作,推出搭載Mudra神經輸入手環的RayNeo X3 Pro眼鏡,重新定義擴增實境(AR)體驗。 Wearable Devices的Mudra技術透過高度精準的神經輸入手環進行手勢追蹤,無需視線內手勢,從而降低設備重量和功耗,並實現更緊湊、更時尚的設計
CES 2025:AI感測器改變生活應用 打造軟體與 AI 感測方案 (2025.01.07)
面對當前感測科技正在逐步改變消費者的生活,例如追蹤健身狀態、讓行動裝置更易於使用及監測空氣品質等精密、複雜的功能。經過智慧軟體與邊緣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I)提供強大的整合式感測器解決方案,將為使用者提供精確、即時及個人化數據;以及多功能、輕巧又省電的感測器,適用於消費性裝置
CES 2025:Captify智能眼鏡專為聽力障礙人士設計 實現即時字幕顯示 (2025.01.07)
在2025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5)上,Captify智能眼鏡引起了關注。這款專為聽力障礙人士設計的眼鏡,透過先進的AI技術,實現了即時的對話字幕顯示,填補了市場上對此類輔助設備的需求
2025年CES依然著重人工智慧 AI能力下放家電漸成趨勢 (2025.01.06)
ㄎ2025年CES於1月7日至10日在拉斯維加斯盛大開幕,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科技巨頭和創新企業參展。 本屆展會的焦點仍然是AI,各大廠商紛紛展示其最新的AI技術和應用。 三星宣布,其最新的電視機型將整合微軟的Copilot AI助手,轉變為「智慧夥伴」,不僅提供娛樂功能,還能監控並與其他智慧家居設備互動
韓國研發微型磁鐵操控細胞 可望革新醫療診斷技術 (2025.01.06)
韓國大邱慶北科學技術研究院 (DGIST) 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磁性工程技術,利用先進微影技術在微型磁鐵上刻蝕出微小凹槽,簡化並改善了細胞和生物載體的操作。這項創新技術可望應用於細胞分析、醫療診斷和晶片實驗室等領域,打造出更輕巧、更具成本效益的攜帶型系統
意法半導體推出 STM32WL33 低功耗長距離無線微控制器及專屬生態系擴充方案 (2025.01.03)
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正式推出 STM32WL33 無線微控制器(MCU)。這款 MCU 整合最新一代 Sub-G Hz 長距離無線電、ArmR CortexR-M0+ 核心,以及專為智慧電表設計的周邊功能與節能技術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能為工業應用提供精準感測的 Analog Devices MAX32675C微控制器 (2025.01.03)
全球最新電子元件與工業自動化產品的授權代理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供貨Analog Devices, Inc. (ADI) MAX32675C超低功耗ArmR CortexR-M4F微控制器 (MCU)。此產品是一款高整合度的混合訊號微控制器,不只提供高效能,也能保持超低功耗
半鑲嵌金屬化:後段製程的轉折點? (2025.01.03)
五年多前,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提出了半鑲嵌(semi-damascene)這個全新的模組方法,以應對先進技術節點銅雙鑲嵌製程所面臨的RC延遲增加問題。
DRAM製程節點持續微縮並增加層數 HBM容量與性能將進一步提升 (2025.01.02)
生成式AI快速發展,記憶體技術成為推動這一技術突破的關鍵。生成式 AI 的模型訓練與推理需要高速、高頻寬及低延遲的記憶體解決方案,以即時處理海量數據。因此,記憶體性能的提升已成為支撐這些應用的核心要素
意法半導體推出 IO-Link 致動器電路板 提供工業監控與家電應用的一站式參考設計 (2025.01.02)
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推出一款針對工業警示燈與家電報警裝置的 IO-Link 參考設計,該設計以完整組裝的即用型電路板形式提供,內建協議堆疊與應用軟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u-blox 推出適用於穿戴應用的新型 GNSS 晶片UBX-M10150-CC
2 Microchip 推出新款統包式電容式觸控控制器產品 MTCH2120
3 意法半導體推出 STM32WL33 低功耗長距離無線微控制器及專屬生態系擴充方案
4 意法半導體推出網頁工具,加速搭載智慧感測器的AIoT專案開發
5 凌華科技透過 NVIDIA JetPack 6.1 增強邊緣 AI 解決方案
6 Bourns推出全新高效能 超緊湊型氣體放電管 (GDT) 浪湧保護解決方案
7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能為工業應用提供精準感測的 Analog Devices MAX32675C微控制器
8 Bourns 全新推出 500 安培系列數位分流傳感器
9 Bourns 推出符合 AEC-Q200 標準 車規級高隔離馳返式變壓器系列
10 桓達FSE集塵節能粒子濃度偵測器可即時監測粉塵狀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