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具機次世代工法化繁為簡 搶攻電動車加工需求遇難呈祥 (2021.03.05) 面對目前極端氣候威脅迫在眉睫,世界各國紛紛制訂禁售燃油車時程表,促使電動車成為後疫時代製造業扭轉乾坤關鍵。 |
 |
2021.3月(第67期)工具機 次世代加工 (2021.03.04) 工研院IEK預測2021年臺灣製造業景氣,
指出今年製造業產值將達19. 68兆元,產值成長率為4.75%。
四大業別,金屬機電、資訊電子、化學與民生都呈現正向成長。
但工研院特別指出,全球供應鏈與分工模式正在改變,
台灣必須提升製造的智慧價值,打造強韌產業生態鏈,
才有望在更強勁的競爭中站穩腳步 |
 |
三大台灣科技人才政策 超前部署前瞻技術 (2021.03.03) 2020年下半年,行政院力推的三大關鍵科技人才政策,備受矚目。在加大力道培育國內科技高階人才背後,是期望能超前部署前瞻技術的願景,而科技人才政策制定與企業支持和投放資源多寡密不可分 |
 |
剛性需求歷久彌堅 機械業可望迎來黃金十年 (2021.03.03) 即使今(2021)年初因為疫情干擾,導致原訂「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期程改為線上展先行,但整體機械景氣回溫態勢已然確定!預估今年產值可達新台幣1.2兆元、出口年增15%皆創下新高 |
 |
臺灣智造大聯盟推動委員會正式成軍 打造亞洲高階製造中心 (2021.02.08) 面對美中貿易戰和2020年COVID-19疫情襲擊之下,雖然造成產值無力進一步成長,卻也意外造就數位轉型的動力,甚至超過企業的CEO、CTO。但由於台灣機械產業現有規模超過97%屬於中小企業 |
 |
2021智動化年鑑(採購指南) (2021.02.08) 2021智動化年鑑(採購指南)
(數位版300元,另有紙本600元8折優惠中,至2021年4月30日止!歡迎來電詢問)
2021年的《智動化年鑑》持續以智慧機械為年度主題,因為智慧機械將會是台灣產業升級的關鍵,無論是哪個產業別,都將會需要透過智慧機器來實現智慧的流程 |
 |
TIMTOS 2021實體展延期 數位展將如期擴大行銷效應 (2021.02.03) 鑑於新冠疫情升溫,外貿協會與台灣機械公會日前正式宣布,「2021年台北國際工具機展」實體展確定延期辦理,請各界以官網公告確切續辦日期為準,但TIMTOS Online線上展仍將照常於3/15登場,持續服務參展商及全球買主 |
 |
2021內外合力扭轉乾坤 智慧機械跨域聯盟共享商機 (2021.01.26) 揮別2020年COVID-19疫情橫行的鼠年,到了2021年初已讓台灣機械業看好2021年即將迎來扭轉乾坤的契機, |
 |
中科再引進重點投資案 榮光機械為工具機產業擦亮前景 (2021.01.19) 迎接2021年全球製造業景氣即將從谷底反轉,向來有「工業之母」稱號的工具機產業表現更是舉足輕重,被視為智慧機械/製造產業的領頭羊,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日前也發表對於景氣最新看法 |
 |
計量引領智慧製造 工具機公會導入工研院量測能量 (2021.01.17) 繼去(2020)年12月宣示與半導體產業結盟,並期許雙方能先接軌共同標準之後,事隔一月工具機公會(TMBA)便馬不停蹄,由理事長許文憲、名譽理事長嚴瑞雄親自率領超過30家會員廠商前往工研院量測中心參訪 |
 |
展望2021年台灣智慧製造產業 三解方加速轉型升級 (2021.01.13) 受惠於全球供應鏈移轉和數位科技促使智慧工廠建置,提升製造產業機械設備之需求,加上5G應用及遠距商機等趨勢,估計2021年台灣製造業訂單雖可持續成長。但由於多數業者以出口導向為主,與中國大陸、美國市場緊密連結,難免受到區域經濟嚴重影響,應積極調整供應鏈布局,配合科技進程解決當前生產調度之問題 |
 |
機械業公協會偕法人衍生在地龍脈 (2021.01.13)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公會(TMBA)日前也延續過去與半導體產業攜手邁向工業4.0經驗,再度邀集協會與法人簽署合作備忘錄,期待能藉此讓有「護國神山」美譽的半導體產業衍生龍脈,世代護佑在地產業 |
 |
台德展開智慧製造技術合作 加速高雄在地產業數位轉型 (2021.01.13) 德國大廠西門子昨(12)日於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長廖泰翔見證下,與金屬中心簽署「智慧製造合作意願書」,未來將聯手金屬中心對在地產業提供轉型解決方案。
高雄市經發局長廖泰翔表示 |
 |
產學群聚短期救市不成 凸顯「國家隊」揠苗助長隱憂 (2021.01.06) 回顧2020年末因為貿易戰及疫情之故,造成跨國商務活動解封仍遙遙無期,台灣工具機產業對外須承受傳統出口市場景氣低迷、區域貿易壁壘高築等困境,無法再像過去容易取得訂單;對內又逢新台幣升值、原物料及運費飆漲,即使辛苦接單的利潤也備受侵蝕,對於幾無避險籌碼的中小企業主無疑是雪上加霜 |
 |
展望2021年製造業穩健成長 附加價值率微減價增 (2020.12.31) 回顧2020年雖受到COVID-19疫情肆虐,嚴重衝擊全球經濟,國際原油與原物料價格重挫,依IHS Markit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約為-4.0%,將是2010年來首度負成長。但明年可望在疫苗問世普及後,各國經濟逐步回復,加上低基期因素下反彈增加4.5%,在台灣約成長3.8%;更難能可貴的是,今年製造業附加價值率微減卻價增,料將維持體質健全 |
 |
鼎新電腦攜手鴻海、網聯、豪力輝 打造IT+OT+5G示範場域 (2020.12.21) 隨著企業數位化轉型需求加速,以及AI、5G、互聯網等智慧技術佈署愈趨成熟,台灣製造業普遍對智慧製造的態度也從觀望轉為積極。鼎新電腦身為「台灣智慧製造大聯盟」的一員,攜手鴻海科技集團、網聯科技等工業互聯網企業,共組策略聯盟,並與豪力輝工業合力打造實證場域,開創台灣機加工產業IT+OT+5G實證場域先例 |
 |
機械業發表機械雲開發者應用服務 以智慧機械及製造驅動數位轉型 (2020.12.17) 持續的美中貿易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 19、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簽署上的挑戰,近來都開始對機械產業帶來沉重變局與考驗。在經濟部技術處科專計畫支持下 |
 |
新變局下重構供應鏈 勤業眾信揭露台灣智慧製造業4大關鍵 (2020.12.04) 由於「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對台灣製造產業影響重大,過去已有多家製造業者在東南亞布局,成為企業因應RCEP的解方之一。然而,面對供應鏈從過去集中在中國大陸,漸漸分散到東南亞等各地的趨勢,如何提高各國據點的生產資訊串流與決策效率,便成為製造產業在跨國供應鏈管理上的一大挑戰 |
 |
台灣成立亞洲首座未來醫療實驗室 建立醫療與科技跨領域對話 (2020.11.26) 經濟部技術處25日宣布「TIBIC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Taiwan Integrated Biomedical Industrial Center)啟用,以三大驗證實驗室與四大模擬臨床場域,結合創新科技,領先建立國際化的醫療與科技跨領域對話平台 |
 |
第29屆台灣精品獎揭曉 中小企業獲獎比例創新高 (2020.11.25) 台灣產業界奧斯卡獎第29屆台灣精品獎頒獎典禮於今(25)日下午於台北南港展覽館盛大舉行,經濟部部長王美花頒發最高榮譽-台灣精品金質獎及銀質獎予30家企業(金銀質獎如附件),貿易局局長江文若表揚台灣精品得獎企業,外貿協會董事長黃志芳亦親臨現場為得獎企業祝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