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2025.08.20)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陪伴製造產業數十年,匯聚了各領域的專業人士,也成為許多知名廠商參展的首選之地。隨著AI技術日益普及,製造業的升級需求不斷攀升,您也能在展會中發掘提升效能、優化品質、降低成本、促進永續發展的合作夥伴,開拓更多商業機會,共同邁向永續經營 |
 |
邊緣AI驅動的MEMS Sensor技術前沿 (2025.08.15) 隨著工業4.0與AIoT智慧製造的演進,數據處理的即時性與效率成為升級關鍵。傳統上由歐日大廠壟斷的工業傳感器與控制器,已難以滿足新世代的智慧化需求。邊緣運算(Edge AI)技術的崛起,為此帶來了決定性的突破口,它賦予終端設備即時處理數據與決策的能力,當結合先進的MEMS感測器時,將成為驅動機械產業智慧升級的核心引擎 |
 |
數發部協力AI驅動 資訊軟體服務成下一個兆元級產業 (2025.08.13) 數位發展部近日召開「數位經濟發展諮詢會」第2次委員會議,共邀集來自產、學、研專家,就「AI資料治理」與「AI產業發展」兩大關鍵議題聚焦討論。期待經由AI公私協力驅動產業發展,並兼顧資料治理及隱私保護,為未來的數位政策擘劃集思廣益、凝聚共識 |
 |
產業再添動能!園區審議會核准11案 聚焦半導體高值化與精準醫療 (2025.08.13)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科會)科學園區審議會日前召開第26次會議,為台灣高科技產業版圖再添亮點。會中核准11件投資案,總投資額達新臺幣62.25億元,另通過19件增資案,合計增資約111.85億元 |
 |
邊緣AI強化實體智慧 工業機器人兼顧安全可靠 (2025.08.13) 釋放邊緣力量,引爆智造革命!安全,是唯一不變的底線。 |
 |
關稅變局來襲 半導體與製造業如何重塑供應鏈地圖? (2025.08.13) 對於電子和高科技產業而言,關稅的變化對上下游供應鏈造成了重大影響,可見關稅凸顯韌性供應鏈的必要性。本文深入分析關稅對於供應鏈動態所造成的影響,如何認知風險與舉措 |
 |
ITIC創新攜手日本丸紅 共推全球創新投資與技術布局 (2025.08.13) 在全球科技競爭與產業轉型加速的浪潮中,跨國資源整合與創新合作已成為驅動企業成長的重要關鍵。面對再生能源、半導體、生物科技等高潛力市場的迅速崛起,能否有效結合資本、技術與國際通路,將決定新創與產業的全球競爭力 |
 |
AI賦能產業鏈 31項創新應用匯聚南臺灣亮相 (2025.08.13) 從稻田到工廠、從農業到製造業正逐步見到AI科技落地應用的。為加速南臺灣產業升級,透過智慧農業、製造自動化及高齡照護等多元場景,呈現科技如何為產業創造新價值 |
 |
Ansys用戶大會破千人參加 台積、鴻海獻策突破AI運算瓶頸 (2025.08.13) 模擬軟體商Ansys(已與Synopsys合併)今日舉辦「Ansys Simulation World 2025 台灣用戶技術大會」,現場匯集超過千名業界人士響應。包含台積電、鴻海研究院、台達等重量級講者也受邀發表演講,共同勾勒在AI浪潮下,「從晶片到系統 (Silicon to Systems)」的挑戰與技術藍圖 |
 |
下一代汽車中現代計算架構的性能元件和保護 (2025.08.13) 本文探討向分區控制的過渡、分區控制對電源管理的影響,以及確保下一代汽車系統安全、可靠和高效運作的關鍵保護策略。 |
 |
台積電宣布逐步停產6吋晶圓生產線 全面聚焦高階製程 (2025.08.13) 台積電(TSMC)近日宣布,未來兩年將逐步停產 6 吋晶圓(150 毫米)生產線,作為提升整體營運效率與資源配置的重要策略。公司表示,此項調整不會影響現有先進製程 12 吋晶圓廠的運作,並重申財務目標維持不變,顯示其營運體質與市場需求仍保持穩健 |
 |
茂綸亮相2025台北自動化工業大展 攜手NVIDIA實現智慧製造新時代 (2025.08.13) 茂綸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將參與「2025台北自動化工業大展」,於8/20至8/23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M420攤位展出,呈現涵蓋半導體零組件、自動化機械手臂、AI智慧應用等多元領域的創新技術與完整解決方案 |
 |
新代30而立再創高峰 以AI+智慧製造 驅動智慧機器人新未來 (2025.08.12) 迎戰近年來國際匯稅費20+N黑天鵝持續襲擊台灣,新代科技今(12)日宣佈今年將正式邁入30週年,不僅象徵企業穩健發展,更標誌著邁向全新階段的重要里程碑。
未來將積極布局未來 |
 |
高樓防震再進化 國研院推智能結構監測與強震預警技術 (2025.08.12) 台灣的地震頻繁,高樓建築的安全防護再添新利器。國研院國震中心近日宣布,成功開發先進的「高樓強震預警系統」,可針對即將引發高樓嚴重晃動的地震,在震波到達前提前警示,提醒民眾採取「趴下、掩護、穩住」等防護動作,有效降低人員受傷風險 |
 |
血糖控制大躍進!研究證實:連續血糖監測儀普及是關鍵 (2025.08.12) 摘一項橫跨15年的大型研究顯示,隨著連續血糖監測(CGM)與胰島素幫浦等穿戴式裝置的廣泛應用,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達標率顯著提升。數據揭示,年輕患者的達標率激增171%,但科技應用與成效仍存在種族與保險類型的差異 |
 |
經濟部擴大AI試產線與人才培訓 助中小企業智慧轉型與製程升級 (2025.08.12) 經濟部今(12)日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AI試產線人才培訓成果分享會」,呼應總統賴清德提出的AI三大推動方向,並整合金屬中心、精機中心、塑膠中心、食品所及工研院等法人資源,攜手打造先進的AI試產線,協助企業進行新產品開發與實作人才培訓,加速中小企業創新升級 |
 |
SK hynix:AI專用記憶體市場年增30% HBM成長動能強勁 (2025.08.12) 韓國記憶體大廠SK hynix近日預測,未來數年內專為人工智慧(AI)應用設計的記憶體市場將以每年約30%的速度快速成長,其中,高頻寬記憶體(HBM)系列產品將成為主要推動力 |
 |
20%+N關稅衝擊下的台灣工具機產業:訂單挪移、利潤壓縮與求生策略 (2025.08.12) 美國自 2025 年起推出的「互惠性關稅」政策,對進口貨品採取在既有關稅基礎上再加徵固定比例(如「適用項目關稅 +20%」)或由政府公告之國別稅率調整,業界口語稱為「20%+N」或「關稅疊加」措施,實際效果是使台灣輸美商品的稅負大幅攀升,且呈現不確定與動態調整的特性 |
 |
Intelligent Asia 2025 八月強勢登場 聚焦八大領域 展現全球智造力 (2025.08.12) 亞洲工業科技年度盛會「Intelligent Asia 2025」將於8月20日至23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二館登場。以「自動化、機器人、雷射、物流、冷鏈、模具、3D列印、流體傳動」八大主題為主軸,集結16國、超過千家展商,規模達4,500個攤位,並舉辦逾百場專業論壇,展現智慧製造、永續轉型與創新能量 |
 |
氫能源加速驅動低碳發展 (2025.08.12) 在全球面臨氣候變遷挑戰與碳中和壓力之際,各國無不加速推動再生能源發展與能源轉型。其中,氫能源因其具備高能量密度、零碳排放與多元應用潛力,被視為未來潔淨能源的關鍵選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