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053
(您查閱第 9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德鐵簽署63億歐元合約 加速鐵路數位化轉型 (2025.02.12)
德國鐵路公司 (Deutsche Bahn, DB) 近日與四家鐵路產業公司簽署了一項長期合約,總金額達63億歐元,以實現德國鐵路網路供應、數位控制和安全技術(DLST)。 這份合約是德國鐵路基礎設施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一步,涵蓋數位聯鎖技術 (DSTW),包括歐洲列車控制系統 (ETCS) 以及整合的控制和操作系統
日立成立4 億美元創投 聚焦量子、AI科技 (2025.02.07)
日立集團宣布成立一支新的4億美元創投基金 (HV Fund IV),聚焦量子計算、核融合、人工智慧 (AI) 等前沿科技領域的新創企業。 日立社長兼執行長小島?二表示,面對技術快速變革,除了內部研發,更需借助外部力量,透過創投投資發掘下一個科技趨勢
日立軌道公司採用NVIDIA技術推進即時鐵路分析 (2024.09.24)
日立軌道公司(Hitachi Rail)是一家驅動全球五十餘國的鐵路系統的全球運輸公司,該公司正將 NVIDIA 的 AI 技術整合至其技術中,以降低鐵路公司的保養成本、縮短列車空轉時間,以及為乘客提高運輸的可靠性
Hitachi Vantara透過混合雲平台 改變企業管理和利用資料的方式 (2024.09.20)
隨著生成式AI的普及、雲端技術的演進,以及資料量的爆炸性成長,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日立集團旗下Hitachi Vantara推出Hitachi Virtual Storage Platform One(VSP One)。該混合雲平台將徹底改變企業在現今瞬息萬變的技術環境中管理和利用資料的方式
Hitachi Vantara新任台灣區總經理攜手合作夥伴形塑穩健的生態系 (2024.08.28)
日立公司(Hitachi)旗下資料儲存、基礎架構、混合雲管理子公司Hitachi Vantara,宣布任命江偉儀(Lawrence Chiang)為台灣區新任總經理。江偉儀將負責Hitachi Vantara台灣的業務銷售策略並帶領本地業務、技術與後勤團隊持續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推動台灣業務成長
博世收購江森及日立暖通空調業務 居家舒適科技業務可望倍增 (2024.07.23)
為了實現以創新、能效解決方案,實現替代性能源轉型和緩解全球暖化問題趨勢。博世集團近日也宣佈由旗下的能源暨建築智能科技事業群,將以80億美元(約74億歐元)收購江森自控(Johnson Controls)公司全球住宅及輕型商用建築暖通空調(HVAC)解決方案業務
工研院與日立合作推動AI材料開發 開拓材料領域數位轉型新局面 (2024.05.20)
工研院持續推動人工智慧(AI)導入材料領域有成,為了協助廠商加速新材料開發進程,日前與株式會社日立先端科技(Hitachi High-Tech Corporation)及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Hitachi, Ltd.)舉辦材料資訊平台合作啟動儀式,將透過國際合作整合材料研發平台並導入AI技術,未來可望降低實驗次數並加速材料開發,開拓材料領域新局面
工研院VLSI TSA研討會登場 聚焦異質整合與小晶片、HPC、AI (2024.04.23)
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支持下,今(23)日由工研院主辦的「2024國際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研討會(VLSI TSA)」已逾41年,今年更聚焦人工智慧(AI)帶來的科技革新,匯集國內外產官學研超過60位專家共襄盛舉
Hitachi Vantara與思科攜手推出次世代混合雲代管服務 (2024.02.06)
日立公司旗下資料儲存、基礎架構與混合雲管理子公司Hitachi Vantara宣布,與思科(Cisco)合作推出一套創新的混合雲服務,以解決現代企業持續面臨的資料管理挑戰。此聯合解決方案Hitachi EverFlex with Cisco Powered Hybrid Cloud的獨特性
台灣全球招商論壇再登場 攜手24家外商投資共創產業商機 (2023.11.28)
緊跟著在台灣的總統大選正式起步,國內外經濟景氣更受重視。經濟部今(27)日即於南港展覽館二館再度舉辦「2023年台灣全球招商論壇」(2023 Taiwan Business Alliance Conference)
經濟部頒予20家國際大廠供應鏈夥伴獎 總採購突破2,000億美元 (2023.11.22)
因應全球供應鏈不斷重組、深化趨勢,從最近台灣舉行的「2023經濟部電子資訊國際夥伴績優廠商頒獎典禮」(IPO Awards Ceremony)現況也可見一斑,既新增關鍵供應鏈夥伴、調整市場擴大夥伴獎項
AMD為前視攝影機系統提供支援 透過AI目標偵測增強汽車安全性 (2023.09.06)
AMD宣布,日立安斯泰莫(Hitachi Astemo)已選用AMD自行調適運算技術為其全新立體前視攝影機提供支援,用於自行調適巡航控制和自動緊急制動,以提升視覺功能並助力增強新一代汽車的安全性
安大略省將額外部署GE Hitachi BWRX-300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2023.07.10)
加拿大安大略省宣布,正在與安大略電力公司(OPG) 合作,開始規劃並許可部署另外三台 GE 日立核能(GEH)BWRX-300 小型模組化機組達靈頓新核項目現場的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MR)
PLC穩固智能化之路 (2023.06.28)
面對後疫時代及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導致製造業在營運上越發受到外在環境快速變化的考驗,產品庫存或產能過剩的問題接踵而來,也順勢催化產業須加強數位轉型的進程,首先要讓工廠數據可視化,接著才是導入AIoT智慧化,並搭配PLC兼顧彈性與高穩定度
EPC HZI選擇Valmet為英國Westfield發電廠提供自動化系統 (2023.06.12)
Valmet將為 Westfield Energy Recovery Limited 在英國蘇格蘭中部建設中的垃圾焚燒發電 (EfW)設施提供Valmet DNA自動化系統。 該訂單由Hitachi Zosen Inova AG(HZI)下達,該公司是該設施的工程、採購和施工(EPC)承包商
日立連續兩年獲Gartner供應商評鑑優良 突顯工業物聯網地位 (2023.02.20)
日立公司與Hitachi Vantara宣布於Gartner供應商評鑑(Gartner Vendor Rating)報告中獲得「整體表現優良」的評比結果,為連續第二年獲此殊榮。日立在2022年Gartner魔力象限報告中曾經獲評為工業物聯網平台的遠見者
ROHM第4代SiC MOSFET成功導入日立安斯泰莫電動車逆變器 (2022.12.20)
ROHM第4代SiC MOSFET和閘極驅動器IC已被日本知名汽車零件製造商日立安斯泰莫株式會社(以下簡稱日立安斯泰莫)使用於電動車(以下簡稱EV)逆變器。 在全球實現減碳社會的過程中,汽車的電動化進程持續加速,在此背景下,開發更高效、更小型、更輕量的電動動力總成系統已經成為必經之路
Hitachi Vantara與聯達資訊聯手 強化資料儲存應用與管理 (2022.11.10)
日立公司旗下數位基礎架構、資料管理與解決方案子公司Hitachi Vantara與聯達資訊今(10)日正式簽署合作代理,將為台灣市場提供先進的資料儲存及應用平台系列產品,協助台灣企業用戶強化現代化多雲資料儲存應用與管理
ABB與日立達成協定 出清所有能源合資公司股權 (2022.09.30)
ABB與日立公司達成協定,將其在2020年由ABB電網業務組成的日立能源合資企業中的19.9%股權出售給對方,日立持有80.1%的股份。日立已經行使雙方在2018年12月達成的看漲期權
Hitachi Vantara連獲儲存和IIoT平台肯定 協助企業數位轉型 (2022.05.05)
日立公司旗下數位基礎架構、資料管理與解決方案子公司Hitachi Vantara今(5)日宣布,該公司數位技術和儲存平台繼連續獲得Gartner 2021年「供應商正向評等(positive rating)」,以及工業物聯網(IIoT)平台和主要儲存方案(Primary Storage)「Magic Quadrant(魔力象限)」的領導者評價之後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雅特力AT32F421遙控攀爬車電子調速新方案,助力征服極端地形
2 貿澤開售適用於消費性和醫療穿戴式裝置的 全新STMicroelectronics含vAFE的ST1VAFE3BX生物感測器
3 Nordic Semiconductor的nPM2100電源管理IC延長一次電池供電藍牙低功耗產品的電池壽命
4 Rohde & Schwarz推出 R&S ScopeStudio 助力開發團隊的基於個人電腦的示波器解決方案
5 Silicon Labs BG22L及BG24L精巧版SoC提供應用優化的 超低功耗藍牙連接
6 群閎攜手R&S共創WiFi 7與5G檢測新標杆,助力企業拓展全球版圖
7 貿澤電子即日起供貨ADI邊緣運算平台,可支援自主機器人和自動駕駛車中的機器視覺
8 意法半導體推出適用於車用微控制器的可配置電源管理 IC
9 泓格iSN-811C-MTCP紅外線感測模組 從溫度掌握工業製造的安全與先機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