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典故
 
 
微軟的崛起
微軟於1975年,由比爾蓋茲和好友保羅艾倫共同成立,1981年,比爾蓋茲完成的MS-DOS 第一版與IBM生產的第一部個人電腦同步推出,藉由MS-DOS的成功,微軟陸續推出了很多廣受歡迎的軟體,除了注重產品間的相容性,也在軟體開發上重視長期目標的策略, 這就是微軟能持續保有市場的原因。
提到微軟,令人聯想到的第一個人物就是比爾蓋茲。1975年,年僅20歲的他和好友保羅艾倫(Paul Allen)共同成立了美國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 比爾蓋茲和保羅艾倫都是十幾歲便開始撰寫程式,當時這兩位電腦玩家是因為撰寫第一部微電腦--the MITS Altair8800的BASIC語言編譯器,促成微軟公司的成立,之後微軟又陸續為MITS發展了FORTRAN、COBOL等程式語言的編譯器。 1980年,IBM打算推出第一部個人電腦,採用的全是其他廠商的產品,例如Intel的微處理器、Epson的印表機,作業系統則採用專為英代爾微處理器所發展的CP/M,但因為IBM與CP/M的撰寫者齊德爾沒談成生意,IBM轉而委託比爾蓋茲。 比爾蓋茲為此花了七萬五千美元向西雅圖計算公司 (Seatle Computing)買回CP/M替代品QDOS的使用權及專利,然後在六個月的瘋狂加工之後,終於完成了 MS-DOS 第一版,在1981年與 IBM 第一代個人電腦同時推出。 微軟公司能夠成功有許多原因,除了歸因於創辦人比爾蓋茲的經營與行銷手法之外,能夠配合IBM個人電腦推廣其軟體更是關鍵。藉由MS-DOS的成功,微軟陸續推出了很多廣受歡迎的軟體,如文書處理系統(Word),試算表(Excel),視窗作業系統(Windows),以及 VISUAL BASIC、 VISUAL C++。 此外,蓋茲特別注重產品間的相容性,讓使用者在接受升級的產品時較無困難,就連不同系列的產品也能彼此配合。在軟體開發上重視長期目標的策略,這也就是微軟公司能持續保有市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