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典故
 
 
只有互助合作才能雙贏——從USB2.0沿革談起
USB的沿革歷史充滿曲折,其中各大廠商從本位主義的相互對抗,到嘗盡深刻教訓後的Wintel合作,能否給予後進有意「彼可取而代之」者一些深思與反省?
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目前已成為炙手可熱的可攜式數位電子消費產品的優先互連(interconnect)標準。不過USB的沿革歷史卻是充滿曲折,其中各大廠商從本位主義的相互對抗,到嘗盡深刻教訓後的Wintel合作,能否給予後進有意「彼可取而代之」者一些深思與反省? 過去PC外部主要的輸出入周邊設備,如鍵盤、滑鼠等都是低速裝置,掃描器和監視器的低階解析度,序列和並列串接埠足可應付。1990年代以後周邊設備的質(解析度和資料傳輸速度等)和量(周邊設備數目增多)同步提昇,既有介面連接方式已無法滿足需求。因此在1994年,Intel、Compaq、NEC、Digital、Northern、IBM、Microsoft等七家公司成立了USB-IF(USB Implementers Forum),顧名思義即為共同協定串接PC與周邊設備的目標所成立的組織,並於1996年1月15日以Intel為首,正式制定USB1.0界面晶片組的規範標準。 當時Intel領先主導USB1.0主控制器的發展,但它拒絕透露開放稱為「通用主控制器介面」(Universal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UHCI))內建暫存器組的規格細節,因此Microsoft、Compaq、國家半導體(National Semiconductor)聯合其他開發了稱為「開放主控制器介面」(Open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OHCI)的暫存器組與之針鋒相對。並且此年Microsoft所訂定的PC97規格上,刻意將與USB1.0功能殊途同歸的IEEE1394內建成為介面標準,迫使Intel於次年不得不跟著表態在2000年也將開始沿用1394;同時在6月Microsoft更和Compaq策略聯盟使用1394周邊設備連結方法----Device Bay。因此受到1394與USB1.0規格競爭狀態渾沌未明所致,導致市場驅動程式的開發時程往後延遲,因而亦使符合USB1.0規範的周邊設備拖延到1998年後才開始出現在市場上。 另一方面,消費電子產業對1394的期待與Intel相互衝突,業者希望1394傳輸速度至少要提昇至1.6Gbps才能符合未來頻寬擴充的需要,因此主動加大對1394的研發力度,甚至威脅不利於當時Intel重視短期內PC單一規格的市場區隔策略。再者1394專利權最大的擁有者Apple,在1999年2月要求每單元1394埠徵收1美元權利金,後雖為平息業界眾怒,而由Apple、Compaq、Philips、東芝、Sony和松下合組授權管理公司,改以徵收0.25美元方式解決,但是不願受制於人的Intel乾脆自立門戶,推動USB2.0計畫。此際Intel徹底放棄1394而情有獨鐘USB1.X、進而升級USB2.0的動機,反而在於Intel察覺到當時連接1394a的所有周邊設備,必需經過PC控制,Intel既有以PC為核心主宰周邊設備的控制權將受到挑戰,這並非Intel所樂見,因而產生了研發無須經由PC、透過USB2.0即可使周邊設備相互連繫的積極動力。 於是在1999年春季的開發者論壇(Intel Developer Forum;IDF)上,Intel提出支援480Mbps高速的USB2.0版計劃,2000年4月27日USB2.0版正式對外公佈,支持者除原有的Compaq、Intel、Microsoft和NEC外,加上HP、Lucent與Philips。為避免重蹈覆轍,Intel願免費提供「加強的主控制器介面」(Enh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EHCI)暫存器組規格細節,Microsoft也承諾在2000年底開始在新版的Windows XP上配備支援USB2.0。這也意味所有USB2.0主控制器IC都將使用相同的暫存器組,不僅有利USB2.0周邊設備驅動軟體的發展,也奠定此類高速(High-Speed)USB成為USB IF確認的共同標準的基礎,並開始廣為各類PC周邊設備廠商及數位消費電子業者所青睞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