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人 內容
Wills Hwang
發表 發表於: 2007.01.12 12:02:42 PM    文章主題: Re: Desktop PC, Notebook PC, UMPC需要統統擁有嗎?該怎麼劃分利用?

OLPC硬體概觀:

Korbin Lan
發表 發表於: 2006.12.19 06:03:23 PM    文章主題: Re: Desktop PC, Notebook PC, UMPC需要統統擁有嗎?該怎麼劃分利用?

Desktop不應該被放進討論,在功能性上它並不具備行動的功能!!!

而NB或UMPC當然具有一定的市場重覆,如何區分則是依使用者習慣...
我不認為UMPC有取代NB的能力,相信廠商也會做出市場區隔...

能不能同時擁有是經濟力的問題!!!!
Keira Lin
發表 發表於: 2006.12.15 10:08:55 AM    文章主題: Re : Desktop PC, Notebook PC, UMPC需要統統擁有嗎?該怎麼劃分利用?

Wills Hwang 提到:
科技產品越來越多元,環境越來越複雜,不知道大家都如何因應?
雖然我們可以一個馬克杯用到底,但很多人還是會喝酒時用高腳酒杯,喝茶時用陶瓷茶杯,喝果汁時用大玻璃圓杯,不只有實用問題,還牽涉到氣氛與流行款式的因素呢,所以用科技產品也會是這樣嗎?

如果以功能面來看,具備其他產品沒有的量測功能,可能是UMPC的立足地。但是,UMPU的概念來自比爾蓋茲,而當習慣藍色巨人的他,勢必想將UMPC普及化,而普及化的考量就不止具備什麼額外的功能了。

所以我認為,在功能重覆性高的科技產品中,將產品符號意義化可能是另一個重點,消費者所佔有的不只是產品本身,而是符號背後的意義,由此看來,就算擁有三個產品,對消費者來說,意義也是截然不同。

Hong Yi
發表 發表於: 2006.12.13 10:24:33 AM    文章主題: Re: Desktop PC, Notebook PC, UMPC需要統統擁有嗎?該怎麼劃分利用?

UMPC (Ultra Mobile PC) 的重點不是PC,也不是Mobile,而是Ultra。

UMPC當然得有別於其它PC

 

微軟給終極行動PC(UMPC)的定義可用簡單的兩句口號來窺其梗概,那就是「處處皆可去(Go Everywhere)」與「事事都能做(Do Everything)」。這的確是令人心動的科技想像,也是一項有展望的市場應用,如果能夠不拘泥UMPC的型式來發展,那麼UMPC便可以在這兩句指導原則下,得到充份的發揮,並具體取得市場的認同。

附圖 : 微軟示意的UMPC圖像,它要說明的是一種使用概念。(Source: Microsoft) BigPic:375x231

也就是說,想要滿足「處處皆可去」與「事事都能做」功用的PC就是UMPC了,而這兩項功用,說穿了還不是人們本身的想望與需求?「處處皆可去」的挑戰不外是輕薄短小,「事事都能做」的重點就在功能齊全。然而光是輕薄短小並不能解決目前的問題,主要就是電源充電與電池續航力的支援,否則那兒都不能去,還不如Notebook PC的舒適便利;另外就是散熱的問題,如果用沒多久就會發燙的話,誰願意隨身帶著「燙手山芋」到處跑?所幸電池充電與散熱問題,陸續有多種解決方案提出,很快就不是業者須要擔憂的問題。

至於「事事都能做」也不只是本身功能齊全的問題,因為UMPC再怎麼強大的運算儲存能力,還是相當地有限,把它當作一種平台介面來處理,那麼才可能事事都能做得到。因此,UMPC最主要就是發展接收訊號與標準介面的轉換處理,不管走到那裡?做什麼活動?其實最重要的就是能夠接收這些訊號,例如要有數位相機的影像感測功能來補捉場景,也要有隨身錄音功能,其它還有溫度、海拔、方位與種種輔助感測識別能力等等。也就是說,它不能只是一般終端器透過通訊傳輸來連接伺服器的應用,否則所做的還不就是那些辦公室內的事。

答案揭曉了,只是能夠連網的行動PC不能叫做UMPC,必須結合種種感測能力,可解決目前所處環境問題的PC才是UMPC。從這一個觀點來看,解決了電源供應與續航力的問題之後,UMPC最主要處理的動態外在環境即人為的數位訊號與自然的類比訊號兩種。數位環境的訊號如與周邊設備的溝通使用,或其它控制網路提供的訊息,如GPS等;類比環境的訊號處理則是更接近生活化的輔助應用,例如拿UMPC來測量溫度或紫外線指數等,緊急的時候當然也可以測一下血壓或脈搏等。總之,由此來看,UMPC可以開發的應用空間,當然有別於Notebook PC與Desktop PC了。

Wills Hwang
發表 發表於: 2006.11.15 06:48:50 PM    文章主題: Desktop PC, Notebook PC, UMPC需要統統擁有嗎?該怎麼劃分利用?

科技產品越來越多元,環境越來越複雜,不知道大家都如何因應?
雖然我們可以一個馬克杯用到底,但很多人還是會喝酒時用高腳酒杯,喝茶時用陶瓷茶杯,喝果汁時用大玻璃圓杯,不只有實用問題,還牽涉到氣氛與流行款式的因素呢,所以用科技產品也會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