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佈供應鏈名單:好人你做、血汗我扛(下)

2012年01月16日 星期一
【科技日報朱致宜報導】

因應來自亞洲國家的輿論,蘋果於上周五(1/13)首度公佈其97%原料與製造上下游供應鏈廠商名單,強調供應鏈管理責任,並將逐年深入供應鏈改善工廠環境。但看在供應鏈廠商眼裏,恐怕只是「好人你作、血汗我扛」的刺眼感受。

�s�i

除了《紐約時報》所指出的事件之外,先前台灣媒體也曾爆出形象良好的可成,疑因設備發出廢氣遭附近居民抗議,而慘遭勒令停工檢查。先前蘋果採購主管向供應商收回扣案件,也讓多家「蘋果光環」廠商誠信受損、顏面無光。

願意制定更完整而重視勞工安全的「供應鏈廠商規範」,的確是立意良善。但問題真正的源頭在於蘋果太過深入掌控供應廠商的技術細節,幾乎讓這些廠商「無油可撈」。根據去年七月美國加州大學發表的論文報告,蘋果的產品雖然在都在中國製造,但是美國廠商卻可以在iPhone以及iPad分別得到58.5%的利潤;反觀台灣,雖然一長串風風光光的蘋果供應鏈廠商;但是很抱歉,一支iPhone台灣僅僅分到0.5%的利潤;iPad則是2%。

零組件供應以及組裝為主的台灣廠商,已被Cost Down壓力逼得僅能得到零頭微利;還要趕著緊繃的上市時程、在中國逐水草而居控制成本、應付中國政府的政策以及民怨。現在,蘋果一紙令下,表示「我們的供應商必須遵守這些規則,我們希望供應商的勞工能夠獲得更好的福利」。…

一攬暢銷產品、富可敵國的蘋果大可訂下「博得美名」的規矩,因為這些改善勞工處境的成本勢必由供應商負擔!供應商為了定單,必須擔下「血汗工廠」、「汙染環境」、「罔顧人權」的罵名;在我們自問是否值得的同時,只能說是為人作嫁的無言心酸。


關鍵字: iphone   ipad   apple   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