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馬達產業能效革新大晉級

2012年11月08日 星期四
【科技日報陳韋哲報導】

受到節能趨勢的引領,傳產的馬達因加上能效的附加價值躍上了市場主流;美國率先對業者強制施行馬達能效規範,更撼動全球馬達產業的革新與翻盤。

�s�i

UL台灣總經理湯家德表示:「由於傳統馬達驚人的耗電量造成能源上的高負擔,美、加巿場已開始強制要求馬達必須兼顧能源效率,並對違規者祭出嚴重罰鍰。以往舊有的馬達設計,已無法符合節能高效的要求,台灣產業勢必要加速提升自身技術,革新產品的設計與製造能力,才是有利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

本土廠商國帥董事長陳富森表示:「美、加兩國為強化產品能效的可信度,更要求馬達產品必須透由其認可的資格實驗室或第三方認證機構進行審核,因此除在產品研發上要突破,尋求第三方的認證支援,亦逐漸成為必要途徑。」。

根據UL的標準要求,製造商必須有良好的實驗室環境 (溫濕度監控、電力品質維持)、通過認可的測試人員、校驗完善的實驗設備、完整的設備管制與維持能力、良好的耗材採購及驗收與儲存流程、以及優質的樣品辨識系統等條件,才能獲得 UL 「見證測試實驗室」(WTDP) 的資格,得以在自身的實驗室進行產品合規的測試。

UL為美加兩國指定的馬達能效認證機構,是少數可同時提供安規認證及能效測試的第三方機構。美國能源部 (DOE) 自2010年12月19日起,即強制要求所有輸入美國的三相整馬力馬達必須符合美國能源獨立與安全法案的能效要求;加拿大自然能源部 (NRCan) 也跟進以美國法案為基準,調整其境內流通的馬達最低能源效率標準。2015年3月開始,美國更將把分馬力馬達 (Fractional hp) 也強制納入規範。其他如歐洲、日韓、紐澳和中國大陸,也都陸續實施馬達的效率最低標準。

根據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2011年的統計資料,全世界馬達產值約每年8,000億元,台灣年產值雖只達400億元,占市場的百分之五,但台灣生產的馬達中,有多項產品產量佔世界第一,在全球巿場佔有一席之地。面對龐大的能效商機,台灣廠商若能及時提升能效標準的符合性迎頭趕上,再創產業高峰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