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CTIMES / 專家專欄 / 陸向陽

姓名: 陸向陽
現職: CTIMES雜誌專欄作者兼特約主筆
經歷: 現職: CTIMES專欄作者兼特約主筆
經歷: 資通訊及電子領域資深媒體人及產業分析師,熟悉ICT技術及市場研究。

陸向陽的所有專欄:
Blues推一年免費衛星通訊的Starnote IIoT模組 (2024.03.22)
各位知道嗎?為何6G通訊要把重點放在衛星上?例如用衛星當信號反射,反射給地面基地台,或乾脆把衛星跟基地台結合,形成高空基地台。...
學童定位的平價機器人教材Arduino Alvik (2024.02.27)
近期Arduino Education推出適合給學生用來學習機器人技術領域的新硬體,稱為Arduino Alvik。...
Arduino結盟Silicon Labs深擁Matter協定 (2024.01.25)
2024年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4)期間Arduino官方宣布利多消息,Arduino將與晶片商Silicon Labs(簡稱SiLabs)合作,讓Arduino用戶更便利地開發使用Matter通訊協定的應用。 何謂Matter通訊協定? 假設讀者還不知道Matter通訊協定,在這裡簡單說明,在Matter協定未頒佈前,家庭自動化操控的傳輸協定是由幾個大廠各自為政的,例如Apple力推自家的HomeKit,Google也有自己的Android Things等,受控的家庭自動化產品如智慧百葉窗、智慧門鎖等,其製造商必須選邊站,消費者採行哪一技術陣營後,也就難以使用另一陣營的家庭自動化產品...
儲存函式庫到位Arduino實務開發添火力 (2023.12.25)
Arduino官方在2023年11月釋出兩套儲存相關的函式庫,主要供Arduino Pro系列(產業實務應用取向)的板卡使用,目前有4片板卡可用。Arduino官方表示後續會讓函式庫適用到更多板卡上。...
Arm策略性投資Raspberry Pi與觀察 (2023.11.30)
事實上Raspberry Pi許久之前就有產業應用取向的產品,在2012年推出首款樹莓派單板電腦後,在2014年就衍生推出Compute Module(簡稱CM)運算模組的產品......
Arduino推出支援Elastic的函式庫 (2023.10.29)
除了Elasticsearch外Elastic公司也延伸發展出許多與自家搜尋相互搭配的軟體,如Kibana資料視覺化儀表板、Logstash多來源資料攫取與轉換等,三者合稱ELK Stack.......
Arduino獲5,400萬美元投資並揭櫫新目標 (2023.09.28)
對廣大創客而言,Arduino公司獲得投資挹注是一大振奮鼓舞,就在近期的9月6日,安謀(Arm)公司決議挹注Arduino的B輪投資2,200萬美元,加上之前的投資此輪已累積達5,400萬美元資本。...
開放硬體認證現況探索 (2023.08.30)
開放原始程式碼硬體協會(Open Source Hardware Association, OSHWA)顧名思義是一個推動開放原始程式碼硬體的社團。...
Autodesk宣佈停止發展電子設計軟體EAGLE (2023.06.30)
近期Autodesk在2023年6月7日宣佈停止持續獨立的EAGLE,本來訂閱與使用EAGLE Premium服務的用戶必須在宣佈的2年內進行轉換......
Arduino開始賣起語音識別引擎 (2023.05.29)
許多創客(maker)在使用Arduino進行創作開發時通常會用到各種函式庫...若是開發者花費許多心力才完成的函式庫則可能要付費才能使用。...
繼承UNO R3盛名!Arduino UNO R4登場! (2023.04.13)
Arduino官方網站直到2010年推出Arduino UNO,才出現真正大宗使用的開發板,並以第三版(Release 3, R3)最為人所熟知。...
多接腳型開發板Arduino GIGA R1 WiFi登場 (2023.03.29)
近年來最普遍常見的Arduino開發板為Arduino Uno,但該板的可用I/O接腳有限,僅有14根數位I/O接腳及6根類比輸入接腳,其中數位I/O接腳還包含其他功能接腳,如脈寬調變(PWM)輸出或串列通訊等。...
ARDUINO植物澆水套件解析 (2023.02.24)
Arduino官方以Arduino Nano RP2040 Connect開發板為基礎,搭配相關感測器與配件,構成了植物澆水套件,到底澆水套件內容為何?...
ARDUINO PRO更加逼近可程式化邏輯控制器PLC (2023.01.17)
PLC跟Arduino有何關係?其實兩者的骨子都是MCU微控制器晶片,只是Arduino比較常在用一些電子創作......
[專欄]多核十年,增核需求仍在但意義已不同 (2016.08.23)
微處理器的原生(Native,並非用封裝技術拼裝而成)多核化發展,最受矚目的開端,當是超微(AMD)於2005年4月推出的雙核版Opteron,雖然在此之前IBM已推出POWER4,同樣為原生雙核設計,但因為已高階商務運算為主,因而較不受重視。 AMD推出雙核版Opteron後,即開啟x86處理器的雙核、多核戰役,英特爾(Intel)初期處於落後追趕狀態,但之後逐漸超越...
  陸向陽十大熱門專欄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4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