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24519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AI引領高齡照護新浪潮 台日韓專家匯聚共探智慧宜居未來 (2025.10.31)
隨著全球邁入高齡化社會,運用科技改善長者生活品質成為各界關注焦點。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今(31)日舉辦「2025智慧宜居國際研討會(Intelligent Living International Symposium)」,以「智慧居住、健康城市與友善環境」為主題,邀集日本、韓國與台灣專家學者共同探討AI、物聯網(IoT)與人因設計在高齡照護中的創新應用
經濟部核定「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 聚焦AI、高速互聯與邊緣運算技術 (2025.10.31)
為進一步強化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競爭力,並響應行政院「晶片驅動台灣產業創新方案」,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持續推動「IC設計攻頂補助計畫」,並核定通過群聯電子、智成電子、力晶積成電子、奇景光電、瑞音生技與合聖科技等6家廠商的5項計畫,總經費達30億元,核定補助金額為8.4億元
工研院以AI助攻觀光超人 創造智慧旅遊體驗 (2025.10.31)
為風災後花東經濟注入新活力,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導入工研院研發「AI智慧地陪技術」,串聯登山、單車共20條路線,即日起至11月底,讓民眾可以實際行動體驗各地景點,邀請民眾化身觀光超人支持地方產業,為花蓮注入溫柔而堅韌的復甦力量
研揚展示邊緣AI四大實境應用 展現城市轉型科技動能 (2025.10.31)
AI正在成為城市創新的核心驅動力,強大AI加速效能,得以讓邊緣端智慧部署更靈活、更節能。研揚科技(AAEON)將於2025年在西班牙巴塞隆納登場的「智慧城市展全球大會(Smart City Expo World Congress 2025)」中
意法半導體公布 2025 年第三季財報 (2025.10.31)
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為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橫跨各類電子應用領域提供服務,公布截至 2025 年 9 月 27 日止之第三季美國通用會計準則(U.S. GAAP)財報
從預測維護到利潤核心:PHM的多元應用策略 (2025.10.31)
工廠設備可藉由預測與健康管理(PHM)技術進行異常診斷與監測,並透過AI演算法預測設備潛在的故障時機,讓維護人員能在機台真正停機前完成保養與維修,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
AI浪潮推升電力挑戰 格斯科技鎖定AIDC備援商機 (2025.10.30)
格斯科技於本週「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上,展示了橫跨家庭、工業及運算領域的完整儲能產品線,強攻AI數據中心(AIDC)商機。 格斯科技發言人許志帆在論壇演講中指出,AI資料中心具「24/7不中斷」特性,其供電品質與瞬時響應能力至關重要
加速台灣淨零!西門子秀Electrification X、AI Box、Blue GIS方案 (2025.10.30)
在2025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上,西門子(SIEMENS)聚焦「賦能永續未來」主題,一口氣揭示三大淨零利器:「Electrification X」數位平台、實現空調節能的「AI Box」,以及亞洲首款在台落地的「Blue GIS」無SF6環保氣體絕緣開關設備,展現其從數位到硬體的全方位永續戰略
TrendForce看好CSP及主權雲需求 估2026年AI伺服器出貨增20% (2025.10.30)
根據TrendForce最新AI server產業分析,2026年因來自雲端服務業者(CSP)、主權雲的需求持續穩健,對GPU、ASIC拉貨動能將有所提升,加上AI推理應用蓬勃發展,預計全球AI server出貨量將年增20%以上,占整體server比重上升至17%
工研院:AI驅動電子業高值化 2026續攀高階市場 (2025.10.30)
面對AI浪潮席捲全球電子產業,由工研院今(30)日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行「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電子零組件與顯示器場次」研討會,則聚焦在AI應用驅動下,深入剖析全球供應鏈變動趨勢,與台灣電子產業升級與轉型的關鍵議題,共同探討未來佈局與機會
Vicor拓展與深化其智慧財產權授權業務 (2025.10.30)
Vicor 在高密度電源系統技術研發中積累的智慧財產權,對於AI等高成長市場實現卓越效能表現非常關鍵。獲得 Vicor 核心智慧財產權授權——包括 800V、48V 及 12V 母線轉換器與垂直供電(VPD)技術——對確保供應鏈韌性與可擴充性至關重要
LIPS於Image Sensors Asia 2025展實力 以AI視覺引領感測新潮 (2025.10.30)
全球影像感測產業最受矚目的技術盛會─亞洲影像感測器展(Image Sensors Asia 2025),今年首次登陸亞洲,吸引來自半導體、汽車、機器人、醫療與智慧製造等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索影像感測技術的未來趨勢
大世科擔任「AI信賴加速器」架構師,助力百工百業AI落地轉型 (2025.10.29)
憑藉多年AI 專案實戰與系統整合經驗,大同世界科技(大世科TSTI)近日獲邀成為經濟部產業發展署(產發署)成立的「AI信賴加速器(Trusted AI Accelerator, TAA)」核心夥伴暨「產業AI架構師」代表,將以其關鍵技術與整合能力,全力協助百工百業實現AI 的「可運作、可維運、可擴充」願景
工研院邀跨域產業迎接AI趨勢 強化電網韌性發展與商機 (2025.10.29)
當全球AI技術加速各行業轉型步伐,也帶動用電需求增長,完善的智慧化電網韌性不可或缺,除了能穩定支撐產業用電,更可開啟新興商機。為促進產業交流與技術創新,工研院今(29)日便攜手台灣電力與能源工程協會
AI驅動智慧永續醫療新時代 醫療場域數位轉型關鍵動能 (2025.10.29)
在全球生成式AI與智慧科技浪潮的推動下,醫療產業正迎向數位與永續趨勢。工研院於今(29)日舉辦的「眺望2026產業發展趨勢研討會」,以AI應用、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為主軸探究,其中聚焦智慧醫療創新與策略的剖析,展現AI如何重塑醫療體系、提升營運效率,並且實現綠色永續成效
三星發表水處理重大突破 可同步「淨水」與「儲能」 (2025.10.29)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宣布,其與成均館大學(SKKU)共同研發的一項電化學水處理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這項成果已發表於全球頂尖的能源研究期刊《Joule》,它不僅能高效淨化水質,還能在過程中回收電力,為解決現有水處理技術高耗能與高成本的長期痛點提供了全新範式
中華精測以AI與手機需求雙引擎推升探針卡市場 創營收佳績 (2025.10.29)
中華精測科技今(29)日召開營運說明會,總經理黃水可表示,受惠於人工智能(AI)應用需求持續升溫與全球智慧手機市場暢旺,2025年第三季探針卡出貨量顯著成長,帶動單季營收創下年度新高,較去年同期成長達35%
台達宣布收購日本Noda RF Technologies Co., Ltd. (2025.10.29)
台達29日宣布,將透過子公司Delta Electronics (Netherlands) B.V.以總金額約日幣50.24億元(約新台幣10.34億元) 收購日本Noda RF Technologies Co., Ltd. (以下簡稱NRF) 90.23%股權。加上原持有之NRF股權,交易完成後台達將持有NRF全數股權(註)
台達於Energy Taiwan 2025打造全場景能源應用 迎戰 首展資料中心微電網方案 (2025.10.29)
台達29日於 Energy Taiwan 2025,以「賦能永續 引領未來」為主題,整合旗下能源解決方案與服務,呈現多來源、分散式、雙向傳輸的智慧電網應用場景,涵蓋 AI 資料中心、高耗能廠辦、電網級應用、兆瓦(MW)充電基礎設施與能源顧問服務
AMD與美國能源部合作建構新世代超級電腦 (2025.10.28)
美國能源部將與AMD展開高達10億美元的長期合作計畫,於田納西州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 ORNL)建置兩台新世代超級電腦「Lux」與「Discovery」。這項合作將進一步鞏固美國在HPC與AI領域的地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Ceva推出Wi-Fi 7 1x1用戶端IP 驅動AIoT與實體AI裝置邁向低延遲及高效
2 Littelfuse首款符合AEC-Q200標準1,000V高壓保險絲強化電動車電路保護
3 Detection推出多功能X射線線探測器AVA系列
4 HPE打造次世代超級運算系統 引領AI與HPC融合新紀元
5 洛克威爾新一代ControlLogix 5590控制器整合高效、資安打造智慧製造新基準
6 OutNature開創永續造紙新時代 Valmet技術助力農業廢棄物再生
7 鎖定極端環境應用 康佳特conga-TC675r模組通過IEC 60068測試
8 兼顧小型化且對應大功率! ROHM開始量產TOLL封裝SiC MOSFET
9 ROHM推出兼具低FET發熱量和低EMI特性的三相無刷馬達驅動器IC
10 實現業界頂級額定功率!ROHM推出金屬燒結分流電阻「UCR10C系列」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